黄维维
摘要:教育部大力倡导德育美育相关艺术教育走入小学课堂,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融入相关要求,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声乐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不仅有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基本歌唱能力的作用,更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互相传唱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审美能力。
关键词:兴趣培养;案例;金孔雀轻轻跳
一、背景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五声调式。歌曲采用规整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乐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幸福的生活画面。
二、描述、做法
师:首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谜语:“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尾巴像把扇,展开人人爱。”有人能够猜出来吗?
学生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
师:我来告诉大家吧,谜底是孔雀。大家见过孔雀吗?孔雀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动物园里有孔雀,孔雀的尾巴很漂亮,开屏的时候美丽极了。那么老师就给大家展示孔雀的照片吧!(将照片展示在教学白板上。)
师:同学们,孔雀这么美丽,我们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吧!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美丽、活泼、是吉祥的象征等。
师:那么大家知道,在我国,孔雀生活在哪个地区吗?在哪個少数民族中呢?
学生:云南、傣族。
师:同学们真棒!这是因为云南的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也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看”。
师:那就让我们来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来欣赏欣赏美丽可爱的小孔雀!
1.初次聆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初步歌曲了解歌曲旋律。
2.再次聆听,熟悉歌词,练习节奏。
(师:傣族人常把孔雀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未来。下面就由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下孔雀舞,想看吗?师示范傣族舞蹈动作)
3.第三次聆听歌曲,熟悉歌词,并带领学生上台随音乐展演。
4.在音乐声中由教师介绍“傣族”的民族文化。
片段一、二:学生对于《金孔雀轻轻跳》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识谱能力欠缺,不能够很准确、完整地把谱子认下来。
片段三:学生们有时会害羞怯场、动作不到位。
片段四:学生们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欠缺,导致新课进行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等尴尬场面。
解决做法:
作为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兼顾各个学生的相关做法去进一步地进行深入了解,找到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片段一和二的问题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乐谱的识谱、读谱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认读并逐渐整体认读。
关于片段三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到内向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和身边积极的同学一起练习,增强其自信心,适当地夸奖学生并给予奖励。
针对片段四之中的问题,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适当地加入关于傣族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互动之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闻和理解,让学生真正去理解背后蕴含的细节内容体现。
三、成效
经过一段实践的研究,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能够去自主、主动地认识谱子并且正确地打出拍子。根据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进行模仿其中的细节,能够简单地完整地复现舞蹈动作并且融入个人情感。由于是农村学生,难免会遇到基础薄弱的问题。学生们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认识了孔雀这一美丽的动物,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融入舞蹈表演、歌曲演唱中,并且能够对傣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简单的了解,认识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奥妙之处,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域之情。
四、探讨
针对此次的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进一步探索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学生的主观因素与教学设施的客观因素,尽最大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呈现一个更好的课堂表现效果,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学习、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比如针对上述的学生不能认准音乐的节奏拍子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乐谱的认识能力,勤加练习也好,用巧妙的小方法也好,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构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求教师做抛砖引玉的石头。教学课堂的主体还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只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深刻理解了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让学生将心中的真实情感表达在歌声和舞蹈中,达到艺术“传情”的效果。
只有教师做到学生们兴趣的开发者,才能够培养孩子们对与音乐美学的爱好,初步培养对于认识美的审美能力。只有认识了什么是美,学生们的生活才有更多可以发掘、探索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保中.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微探[J].戏剧之家,2020(05):23.
[2]马晓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