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艳琳
摘要:学校不仅仅是教书的地方,还是育人的地方,现在教学越来越急功近利,很多应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却已然缺失,这就有可能使学生未来发展出现畸形。分数绝对不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排名更不是!但是欣慰的是,新课改越来越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课改中一个要求就是教师以及课程应该渗透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精神成长。那人文精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渗透,这值得探讨。
关键词:人文精神;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人文关怀。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意思就是学生是主体,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自主学习,去探索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养料,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有的学生擅长背诵,有的学生擅长作文,有了兴趣,学生更愿意去学习语文,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教师的作用是找到恰当的教学方式,避免千篇一律,帮助学生找到独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
一、讲究方式方法,启迪学生人文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知道,学生一定不是机器,不是产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教学方式应该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内心差异比较明显,所以关注学生的内心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初中生内心敏感、叛逆,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多说话,多沟通,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不让他们把想法压在心里。而且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内心,丰富的内心不仅来源于宽广的心灵,还来源于丰富的知識,作为教师,应该不止学习的脚步,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完善知识储备的更新,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关于人物塑造的篇章,其中有一篇是《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讲述了他勤劳一生的母亲:聪敏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教师再结合课外阅读《献给母亲的歌》,把问题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如何描述他的母亲的,在方式上教师可以讲解人物塑造的方式方法,内容上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回忆自己母亲的行为,体会母爱,感悟真情,这就是人文精神。深刻理解这种精神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都得到升华。我相信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在自主探究和实践过程中,他们的人文思想会渐渐得到启发。
二、充分利用教材,丰富学生人文内涵
教师教学的基础工具就是教材,它不能被辅助教科书代替。选用这本教材有它的道理,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产物,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集中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智慧,是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去学习的,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关怀的部分。人文关怀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需要共鸣的,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丰厚的人文修养,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关于自然的,关于生命的,关于爱与被爱的,充分让学生去感受!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阅读,有《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这几篇新闻。不仅让学生学习新闻的特点、格式,激发学生采访的兴趣,这些是知识,还有其他作为情感的部分。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让学生去感受其中的人文的部分,比如《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这篇新闻,伦琴对科学不断探索,以及个人谦逊的高尚品格,为科学奉献的精神。第二单元中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列夫托尔斯泰长相平凡内心伟大敢于揭示黑暗社会的大无畏精神;居里夫妇热爱科学、顽强研究、贫贱不移的科学实验精神;八下一单元《回延安》中的革命精神;第二单元《最后一次演讲中》闻一多热爱祖国、甘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丁肇中先生提倡的格物致知精神……我相信学生在各种精神品质的浸润下,他们的思想发展会更全面更完美。
三、辅之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光学习教材是不够的,学生学习内容有限,学习能力提高有限,一篇以及几篇文章提高学生能力的空间是不够的,所以还应该辅之以课外阅读。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教学都很重视阅读的,学校设置有阅读课,教室有图书角,学校图书馆也是免费开放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一部分家庭甚至在家里给孩子设置了一个单独的读书室。可见课外阅读很重要,不仅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还让他们的文化知识更夯实,精神世界更丰富。
当然,教材中要求的课外名著阅读更不容忽视,读《西游记》,学生可从悟空身上看到什么是疾恶如仇;读《红楼梦》,可从黛玉身上看到什么是爱情的执着;读《三国演义》,可从关羽身上感受什么是义薄云天;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从保尔身上,感受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真正的生命意义。课文后面的类文阅读也不可忽略,不管是文学类还是实用类的课外阅读,都丰富了学生知识,让学生明确了单元总体特征,比如说,这个单元是注重人物形象描写的,侧重精神品质,另一个单元是注重景色描写的,侧重自然生命,教师应该系统讲解总体性特点,让学生在各个年龄段感悟课外阅读带给大家的人生哲理,热爱社会,关心他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具有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的魄力等,一部部文学名著强化了孩子们的精神素养。
四、结语
人文精神的渗透,应该侧重的是教师方面的方法,教师个人的基础,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延伸。教书育人,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我们不能只教学,而不育人,而育人就必然离不开人文精神,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常玉华.让初中语文教学深入学生生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