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党史教育的理与路

2021-10-19 09:48龙薇许晓玲
中国德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党史教育大思政

龙薇 许晓玲

摘要:党的百年历史是高校青年学生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的精神支柱,是贯彻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源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立足于新形势、新变革、新要求,在“大思政”观指引下,高校党史教育以时间为主轴,厘清党的发展脉络;以理论为主导,把握历史规律;以人物为主线,传承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以实践为主旨,培养时代新人,将高校党史教育的实践向纵深推进。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党史教育;青年学生

作者简介:龙薇,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晓玲,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是对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必要而精准的概括,充分彰显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目前高校党史教育出现认识不到位、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等现实难题,固然有教师、学生等多方缘由,但更重要的是党史教育的理念与机制未能跟上青年学生的需求和时代变化的速度。“大思政”教育观,为高校在党史教育领域开展守正创新的探索活动,统筹探索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过程协同的党史育人路径[1]。

一、“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理路

(一)学生维度: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基地,党的百年奋斗史正是补足学生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一方面,党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吸取历史经验,寻找理论滋养和精神支柱,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充满艰辛的奋斗史,也是苦难中创造辉煌、奋斗中开创新局的前进史。面对现代错综复杂的变革形势,党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谱系是启迪思想、增长智慧、提高本领最生动的教材,它能够为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思想动力,为青年学生的拼搏与奋斗提供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党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社会认同感。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感悟党的公仆情怀和奉献精神,从而能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同时能够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历史担当,更好做到正本清源和价值辨析。

(二)学校维度: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2]。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培养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任务和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党史教育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价值,把党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历史经验全面贯彻于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提高拓展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真正把立德树人目标落到教育实处。同时,有效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血脉,能够提升青年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其实践本领,进而促进其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国家维度:推进复兴伟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国家兴旺依赖人民的精神血脉和拼搏奋斗,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青年学生是人民群众中的中流砥柱,更是引领国家发展的顶尖力量。高校党史教育,不仅醍醐灌顶—深化年轻一代对党史的认识和政治认同,而且鞭辟入里—强化青年学生历史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年轻一代以史为鉴,系统掌握党的重要理论成果,自觉践行党的行动方针,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成为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的时代新人。

二、“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党史教育的逻辑理路

(一)以时间为主轴,厘清发展脉络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桑巨变。时间对党史教育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承载功能,其构成党史的整体脉络和框架,是党史的重要评价依据和理论要素。据此,高校党史教育应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党史时间观念,引导学生以时间为主轴,阐述事件的开端和结点,厘清党的发展脉络。一是把握党史时间的阶段性。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阶段划分,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建设、改革、开启新征程等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二是探析党史时间的关键点。教师应重点研究党发展上的转折点,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时刻党对方向的把握以及问题处理的智慧和经验,提升学生对党的认同感。三是把控党史时间的综合性。党的发展是一脉相承、前后息息相关的,把关键节点与发展过程相结合,把握党的整体历史,提升对党的发展的全局性把控。

(二)以理论为主导,把握历史规律

正所谓“学史明智,鉴往知来”,要想真正博古通今,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就必须以理论为支撑。党的发展史是一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推动理论创造和思想创新的历史,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沉浮,揭示了一个政党的沧桑巨变。高校党史教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感受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契合的理性力量。一是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義理论为民族革命、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辩证方法论,重温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实践观、历史观、世界观,感悟马克思主义征服人心、凝聚力量的持久魅力。二是深入学习理论创新成果。回溯百年历史,我们党一直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新理论成果。[4]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中总结发展规律,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原则。理论的生命力源于不断创新,推进党的理论在实践中持续发展和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积极跟随时代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党史教育大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