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诊治精神性疾病

2021-10-19 05:41张承楷吴丽娜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8期
关键词:精神性心理学心理

张承楷 吴丽娜

山东省枣庄市枣矿集团东郊医院,山东 枣庄 277110

在当今社会中,精神性疾病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精神疾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使用心理学知识,能够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疾病恢复[1]。本文主要探究运用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诊治精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精神性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1.26±8.1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2.87±7.19)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还给予观察组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诊治: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想法和感受充分了解,通过合适的手段,引导患者将自身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同时嘱咐家属给予患者一定的照顾和关心,从而使患者获得家庭的温暖。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定不良情绪[2]。

1.4疗效评价标准[3]消除症状时为显效;明显改善症状时为有效;病情加重时为无效。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n(%)]

2.2两组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分)

2.3生活质量: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生活质量分)

3 讨 论

从客观角度来说,精神性疾病的发生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理性因素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家族中存在遗传基因,对刺激存在相对较差的忍耐力;在家庭中受到粗暴的打骂或过分的溺爱,均容易导致脾气暴躁或过度依赖;步入社会后不能与人进行正确的交往,不接受、不理解社会风气等。从主观因素来说,由于自信心比较缺乏,心理脆弱,严重的胆怯、自负或自卑等,会经受不住任何的打击和挫折,进而引起精神性疾病发生[4]。

现阶段,通过心理学知识治疗精神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分析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及催眠疗法等。精神性疾病的治疗没有定式,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状况,对治疗方法进行适时的变换和调整。在精神性疾病治疗中,运用心理科学知识诊治任重而道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学习,从而将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研究出来,使患者的痛苦感减轻,改善其生活质量[5]。

本文通过探究运用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诊治精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42.41±6.64)分、SDS评分(41.29±6.84)分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综上所述,运用心理学知识预防和诊治精神性疾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精神性心理学心理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心理感受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