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雪 孙洪微 郝光红 胡海燕 姜微 徐吉雪 范桂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中凝固而形成的血栓,且与肺栓塞被认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两种表现[1]。本次研究已收治的全科患者均为病情危重者,且有多种疾病共存需要长期卧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便很有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而本次研究便决定实行三化一操协同PP治疗或常规护理干预,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全科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43~73岁,平均年龄(60.23±4.58)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42~74岁,平均年龄(61.287±4.53)岁。
入选标准:①既往有无血栓病史及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②目前疾病情况。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全科患者用药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预防护理指导、健康宣教等等。
观察组--三化一操协同PP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①标准化:指导患者正确认识DVT形成原因及相关临床治疗知识,提高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帮助患者树立康复和回归社会的信心。
②个体化:根据病情量身定做健康教育处方,且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及感受力结合病情随时对锻炼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③合理化(HEALTHY):合理膳食;体育锻炼;限酒戒烟;控制体重;控制盐摄入;情绪稳定;你会成功。
④健康操:鼓励患者做早期关节活动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①深呼吸及咳嗽动作;②脚趾、踝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运动;③足跟滑动;④直腿抬高;⑤四头肌等长收缩;⑥被动挤压小腿肌群;⑦坐位下肢运动。依据患者病情和耐受力随时变换锻炼时间及频次。
⑤PP治疗:气压泵治疗每天两次,为病人穿戴好,连接电源,打开开关,气泵以不同压力从远侧气囊开始像近侧气囊进行顺序充气和放气减压,产生如同肌肉的舒张和收缩作用,从而促进下至静脉血液回流。
1.3观察标准 ①记录并计算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②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度,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予以评测,评测指标有四项--心理职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精力,每项指标分值0~25分,分值与之呈正比。
2.1两组概率值与评分值比较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理职能、生理职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表1 两组概率值与评分值比较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属于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以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感剧烈、皮肤温度升高或出现红斑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临床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常选用预防和后期治疗的方式降低血栓发生率或积极改善临床病症。
经临床研究数据和流行病学数据统计得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年发病率为0.16 %~0.18 %,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持续增长着。本次研究为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决定采取三化一操协同PP治疗为全科患者量身定制健康锻炼计划与护理方案,为其提供专业、全程、优质、主动的护理服务,并以症状护理+Autar DVT量化评估为依据,主动对病人进行循环评估管理,按流程实施稳健有序的救治,以全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
综上所述,全科患者接受三化一操协同PP治疗后,可借助于标准化、个体化、合理化的健康锻炼计划配合健康操和PP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