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芙蓉 胡红霞 曾小琴 隋曌
脑卒中是临床中死亡率、复发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脑卒中属于脑卒中患者中预后较差的类型,通常情况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更为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多个系统的功能异常[1,2]。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护理工作的展开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重症患者长时间卧床、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护理,因此,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用于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护理工作的实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研究指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提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护理实践,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5,6],但笔者发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和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28例。根据研究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和研究组(2019年1~12月),每组64例。对照组男42例,女22例;年龄53~83岁,平均年龄(66.64±5.37)岁;病程2~10 d,平均病程(4.11±1.53)d,脑梗死39例,脑出血25例,糖尿病22例,高血压49例;研究组男45例,女19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5.88±4.95)岁;病程2~8 d,平均病程(3.86±1.12)d;脑梗死37例,脑出血27例,糖尿病20例,高血压48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重症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治疗方案明确;(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的患者;(2)存在颅脑外伤史的患者;(3)研究过程中发生死亡的患者;(4)不能完成相关问卷调查的患者,或出现重度昏迷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对护理质量进行常规的监管,护理人员按照医嘱顺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每日记录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和出入量,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按摩护理,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管理和记录,帮助患者进行清洁工作;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监管,及时处理负面情绪。研究组患者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根据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管控。
1.3.1 建立重症脑卒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各责任护士学习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相关的知识,对重症脑卒中相关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初步的学习,同时对护理质量控制相关评估量表进行学习,并纳入临床医生的指导意见,最终选取优秀代表,组成重症脑卒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小组。
1.3.2 筛选并确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管理小组的带领下,对既往文献减小初步筛查,并结合重症脑卒中的治疗情况,选取敏感指标,确定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最终选取患者识别准确率、护理技能合格率、风险评估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康复训练实施率5个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应用于研究分析。
1.3.3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的培训。根据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相关要求,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敏感指标的要求开展护理工作,同时需要进行动态评估,每周统计本周内每个敏感指标的执行情况,对于执行力较差或发生率较高的敏感指标内容进行整改,并提出改动意见,并付诸于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巩固和再评估,使得最终的护理计划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3.4 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管控下实施重症脑卒中相关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首先需要确认患者信息,充分了解患者目前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患者清醒,需要在执行护理操作前告知患者本次操作的目的,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脑卒中护理相关的职业技能,避免错误操作或操作失误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输氧治疗时,需要注意氧流量的调节,对卧床治疗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有效的监护;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并发吞咽功能的障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进行评估,同时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治疗,易形成压疮,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训练和肢体按摩外,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压疮风险进行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及时的评估,当患者符合早期康复训练的要求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更好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评估内容包括唤醒提问命令迟、凝望视野面容知、上下左右协调动、感觉语音不忽视,得分0~42分,得分与患者神经功能呈反比;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0个项目,满分100分,得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
1.4.2 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重点指标实施情况,包括患者识别准确率、护理技能合格率、风险评估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康复训练实施率,统计各项落实情况或发生情况。
1.4.3 比较2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用药错误、患者坠床、压疮、感染等。
1.4.4 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方法、护理态度、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效果等多个方面,共20题,分值1~5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2,信效度较好。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n=64,分,
2.2 2组患者护理质量重点指标实施情况或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识别准确率、护理技能合格率、风险评估合格率、早期康复训练实施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质量重点指标实施情况或发生情况比较 n=64,例(%)
2.3 2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 n=64,例(%)
2.4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n=64,例(%)
护理质量是临床中评定护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重症脑卒中属于临床中的危重症类型[7],相较于脑卒中患者,重症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受限更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依赖度较高,因此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重症脑卒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未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在现有的研究背景下[8,9],将与重症脑卒中护理治疗相关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已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和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后,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的质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影响较为长远,患者的各项医嘱执行情况更多地依赖于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情况,且相关护理记录影响着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后续治疗,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使患者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识别准确率、护理技能合格率、风险评估合格率、早期康复训练实施率分别为96.88%、95.31%、96.88%、90.6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时,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且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总结、分析、改进、再总结、巩固的循环过程[10,11],使得护理工作中每一项措施都能够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患者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个体化的服务,因此在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护理工作的质量会得到明显提升,加强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控制效果,有利于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保证了重症脑卒中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相关治疗。在本次研究的各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中,风险评估和早期康复训练相关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和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加快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进程,避免患者的治疗措施发生延期,在控制重症脑卒中风险的同时,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治疗和恢复,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疗效的提升。同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是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最为直接的体现,通过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个体化护理是达到优质护理的重要前提[12,13]。
综上所述,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治疗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了临床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了重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