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重庆S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建设、抓手建设、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其质量提升的困境为突破口,提出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合理配置创业教育资源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三条路径,为重庆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重庆;民办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升
新时期,重庆民办本科高校充分强化自身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增强专业育人能力,十分明确地诠释出重庆民办本科高校与国家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理念的对接耦合。因此,创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创业举措稳步落实的重庆,必须抓紧牵引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方向和动态,加强创业教育建设,不断拓宽大学生创业教育格局和视野,为开放发展的内陆高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一、重庆S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1.夯实创业基础,加强创业教育
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制定就业策略,找准就业途径,无论公办院校还是民办学院,都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重庆S学院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了创业課程课时,教授的课程内容包含了向学生分析当前国内创业政策、法律法规等。
2.明确创业抓手,完善层阶体系
在“五个层阶”的实验课程体系中,除了学科基础课程实验、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外,重庆S学院重点开设了综合实验(实训)课程、实践课程与实创实验课程。重庆S学院不仅注重基础教育教学,更是注重在强化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实验(实训)过程强化跨学科专业知识融合,通过实践课程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并在实创实验课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搭建创业平台,拓展创业空间
重庆S学院遵循“厚基础”的定位,重视实践教育,加强学生课程与实践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与平台建设。先后与区国土局、税务局、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等政府部门,及大型国企、行业领先企业(国内外)等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创建了民生银行校园银行、长江会展研究院、惠普学院、京苗班等合作平台与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客座教授与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充分利用教师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双重指导,重点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丰富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制约重庆S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
1.创业课程覆盖面不足
根据重庆S学院2020届毕业生创业课程学习情况统计表,各院系学习过创业课程的比例为21.5%。可见毕业生学习过创业课程的人数极少,而没有学习创业课程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学校没有开设创业课程和对创业不感兴趣,其中学校没有开设创业课程这一原因的比例高达80.4%。就学习创业课程而言,2020年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并未做好充分的教学工作安排,所以学生们学习和了解创业知识有所局限。
2.创业资金短缺
重庆S学院2014年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创业的人数为4人,共1个项目,创业氛围较低。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到2020年,总共有345人参与,共49个项目。但依旧存在毕业生不愿意在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创业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创业项目少、融资困难。综合分析,2014年学校没有开设创业课程导致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在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创业的人数仅为4个,共一个项目。2020年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在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创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但由于融资困难和创业项目少等原因,使得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可以说明创业资金短缺使得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创业机会,阻碍了创业发展。
3.创业教育体系欠缺
中国的创业教育大多采用统一的刚性计划教育模式,知识结构单一,以专业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按照以创业认识、创业兴趣激发、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扶持等划分的梯度与层次教育,从而造成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的大多数毕业生只能被动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重庆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1.拓展创业课程覆盖面,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
因创业教育课程的覆盖范围窄、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导致不少大学生思维受限,宁愿选择被动就业,很少自己主动去创业,民办高校大学生求职路径之艰难可见一斑。基于这样的现状,可以院系为单位开设创业课程四年学习试点,即依照不同年级划分层次开展对应创业课程教学。例如对大一年级学生开设初级创业课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责任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大二及以上年级学生进行创业兴趣的继续培养、端正创业动机、引导创业方向等。所以,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强化,转变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创业的作用与意义。
2.合理配置创业教育资源
学校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上,应完善创新创业课程,除了能让大学生学到扎实的创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实践教育环节。所以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与实际,比如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中引入“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并锻炼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活动。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如与专业相结合的创业技能大赛、创业论坛、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营销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丰富学生创业经验。
3.因材施教,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如前述,在实现创业课程全年级、异梯度覆盖的基础上,可视学生年级或创业进展,开展不同的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为基础,创业实践为核心,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如对大一年级或者尚无创业意识的学生开展初级创业教育,选择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进行讲授,通过案例教学,深入浅出地传授资金获取渠道、资源获取、创业发掘等,使其形成初步认识,拓展视野,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兴趣为出发点。再如对大二大三年级、创业兴趣浓厚或着手准备创业的学生开展中级创业教育,深入讲解企业建设流程、组织与人员设置、市场营销策划、形象设计等知识,通过更深层次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创新创业技能。最后,对大四或已经创业学生开展高级课程教育,进行具体行业或者企业的专题教育,同时,开展对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发展规划、风险规避、资源挖掘、市场扩张等深入教育,提升创业成功率,从而形成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易开刚,厉飞芹.“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环节与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21):22-28.
[2]刘亚娟.独立学院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16.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辅导员工作室“正浓学风工作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蔡婷(1987-),女,湖北荆州人,重庆财经学院会计学院专职辅导员,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
重庆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