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海荣 王松
摘 要 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师搭建“支架”,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文明礼仪学习转化为儿童可以实现的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意义,逐步达成教学目标。从学情出发,设计活动过程,搭建支架;从过程出发,安排学习活动,调整支架;教师适时地搭建恰当而多元的支架,让儿童在实践中进行辨析、反思、体悟、检验、实践,最终养成文明礼仪素养。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多元支架 文明素养 自主建构
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植根于兒童的生活,而活动性又是这一培养过程的显著特性。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但实践中教师“促学”缺位,在组织儿童活动的时候没有发挥好该有的促进学习的作用。而连结“儿童活动”与“教师促学”的桥梁就是“支架”。
支架式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即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师搭建“支架”,把学习转化为儿童可以实现的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意义,逐步达成教学目标。文明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儿童文明礼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搭建恰当而多元的支架,让儿童在实践中进行辨析、反思、体悟、检验、实践等,最终养成文明礼仪素养。
一、基于明确的目标设计支架,力求活动有实效
任何活动的设计都指向教学目标,所以基于明确的学习目标搭建支架,可以让每个活动都有鲜明的指向,这样才会有实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学会文明生活。笔者就这一课的教学,谈一谈基于目标的支架设计。
1.从目标出发,倒推活动过程,设计支架
支架教学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从目标出发,倒推出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实现了这一目标,可以设计哪些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支架来促进活动的完成和目标的最终实现,即进行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如图1)。
《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的具体目标有:体验和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建立垃圾污染的危机意识;了解垃圾的分类方式,知道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变废为宝是垃圾处理的重要途径,列举生活中变废为宝的事例,并付诸实践。基于以上目标,倒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进行活动的及时评价,同时倒推出教学目标对应的四个活动,分别是“感受垃圾数量之多”“探究垃圾的危害”“探究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有妙招”,并着手在每个活动中设计支架。如,在“感受垃圾数量之多”这一活动中,教师就搭建了诸如“垃圾调查统计图表”“城市运送垃圾车数量的数学题”“垃圾暴增视频”等可视化、可感知的支架,让这一活动立足生活,逐步深入,力求实效。
2.从学情出发,设计活动过程,搭建支架
在具体的活动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学情,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立足于最近发展区,搭建的支架要有利于儿童学习活动的展开,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一般来说,从学情出发的支架教学活动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即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学习、合作探究、评价反馈(如图2)。
如《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中“探究垃圾的危害”这一活动的设计基于儿童对垃圾的危害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这一学情来搭建支架,具体做法如下:先用图片创设“垃圾家庭”迅速扩大、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的情境,再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探究,搭建“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这样的过程性活动支架。具体如下:
读一读:读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垃圾的危害。
想一想:选择自己认为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来。
说一说: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汇报调查成果。
评一评:你觉得哪个小组汇报得有理有据。
3.从过程出发,安排学习活动,调整支架
在活动中,教师要和孩子一起经历活动,如果之前预设的支架不能很好地组织与指导活动,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或者补充,以此让学生继续活动或教师点拨引导,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如图3)。
还是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探究垃圾的危害”活动为例,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调查成果时,有的小组说得不够深入,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支架的调整和补充,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如学生在汇报“垃圾对土地的危害”时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教师应调整支架,补充资料,并用实验去提升他们的认识。
二、基于真实的活动搭建支架,力求儿童有所得
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与学的桥梁。儿童的品德学习要在真实的活动中去体验、建构,并付诸实践。搭建适切而多元的支架,促进学生真实活动的开展,是建构式课堂上老师的重要任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说话小点声》一课旨在让儿童感受在公共场所中保持合适的音量对营造舒适的公共环境的意义,培养儿童的公共文明礼仪。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搭建多元支架,让活动真实开展。
1.搭建情境支架,调动兴趣,创设稳定的活动氛围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果这个情境能把一节课的几个活动串联起来,就营造了一个有内在关联的学习的“场”,使得学习氛围变得稳定。这个情境的创设,需要老师搭建支架,开展游戏、体验等活动。例如,《说话小点声》的课堂伊始,教师用图片和声音作为支架,创设了“大雨小雨”的游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模拟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体验出“声音是有大小的,音量是可以调节的”,接着教师播放真实的大雨和小雨的录音,让学生听声发现,风声、雨声调节小了,就可以听见泉水声和鸟鸣声,以此启发学生一起来当“小小调音师”。
2.搭建探究支架,激发动力,驱动积极的任务活动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品德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搭建探究支架,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例如,《说话小点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图图的烦恼》这一生活视频,引导学生辩论“说话声音是不是越小越好?”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明晰:小点儿声不是音量越小越好,而是在不同的场合有合适的音量。再例如,在探究和辨别不同的场合所用的音量大小这一活动时,教师设计了“音量大小排排序”的活动支架,让儿童将小组讨论时、在小朋友耳边说话时、做游戏呐喊时、课堂发言时、用心写字时的音量按从小到大排序,分别用“0-5级”的音量等级去表示。在这样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儿童对不同场合的说话音量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为在公共场合考虑他人的文明行为作铺垫。
3.搭建评价支架,能动建构,提升儿童的文明素养
在学生进行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搭建评价支架,促进真实评价的实现。评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让儿童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评价,另一种是对活动本身进行评价。无论是哪一种评价,都要有评价量表、图片、视频等可視化支架的参与,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动建构,从而促进文明素养的提升。例如,《说话小点声》一课的教学就分别为这两种评价搭建了支架。教师先出示随机录取的一段课堂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评价,在学生不能完全把这段视频中出现的吵闹现象梳理出来时,教师提供了视频的截图,让学生关注细节进行评价,从而为后面如何当好教室调音师作准备。再如,在一段讨论之后,教师评出讨论声音大小最为合适的小组,然后提供“声音小了,听见关心的声音;声音小了,听见文明的声音”等标语和“静”的图示和图标等支架,让学生制作“调音卡”,送给自己或同伴,让学生在互动中建构“文明的声音”,提升文明素养。
三、基于结构化的课堂搭建支架,力求过程合逻辑
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可大致安排两三个探究活动,教师在设计这几个活动时统筹考虑,将活动打通,整合为一个大的体验或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更趋结构化,意味着更加合理的过程设计,活动的支架设计也尽可能体现开放、整合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也会是建构的、立体的、深切的。
1.设计开放性的支架
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具有开放性,在设计品德活动时要搭建开放性的支架,促进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涵养儿童的德性。统编四下《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中的“文明购物”教学旨在让儿童学做文明的顾客,学会看商品包装的有关信息,学会辨别优劣产品,培养独立购买商品的能力,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常规的教学会设计“找一找”“选一选”“辨一辨”等活动,教师尝试将这些零散的活动进行统筹,设计成一个大活动,并为这一大活动搭建一个开放性的支架。具体做法是:把班级“打扮”成大的购物市场,学生分成售货员、顾客以及文明购物指导员,通过营造购物氛围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供开放性的支架:“市场上”有售卖“三无”产品的、有在购物电梯旁独自玩耍的、有随便拆开包装的、有未把商品放回原处等不文明行为;并出示“你发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吗?身为______角色的你,面对这种行为会采取什么样的处理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和同一角色的伙伴讨论”。如此开放的情境支架和探究支架激活了儿童思维,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并现身说法。
2.设计整合性的支架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2]。这样综合性的课程,其活动也应该是综合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具有整合性的活动支架。统编二上第三单元中的《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说话小点声》这四课都涉及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学习,学生在进行每一课的学习时,习得的是相对孤立的文明素养,而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时候往往是对一个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检阅,于是,这一单元的复习课上,教师把四课内容整合起来,创设了一个“秋游花果山”的生活化、整合性的大活动。教师设计了学生排队坐游1路公交车,车上礼让乘客、下车礼貌询问路线、爬山时爱护景观文物、不乱涂乱刻、不招惹猴子、不乱丢垃圾、聚餐讲文明等一系列情境游戏,并搭建了“你觉得哪位同学的行为是符合文明礼仪规范的?用你喜欢的方式给他(她)点赞”的整合性支架,通过评价,将每个情境游戏中所体现的礼仪规范再次巩固。
参考文献
[1] 单志明.基于学习支架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1-2):91-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