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10-17 06:53蔡丽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蔡丽

[摘   要]概述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结合实验教学实践,建立抛锚式实验教学模式,并以“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教学为例进行课堂实践。抛锚式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扩大了实验教学的空间,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厘清实验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9-0070-02

抛锚式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扩大了实验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化学,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厘清实验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概述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建立抛锚式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课堂实践演练验证其实用性、高效性,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素材和方向。

一、理论剖析,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抛锚式教学由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约翰·布兰斯福德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出。抛锚式教学也称为“问题式教学”或“实例式教学”,将学生置身于实际情景之中,让学生在观察中确立一个要探究的问题,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再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完成。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实验往往由口述实验、视频实验、模拟实验来代替,这无疑脱离了实验的真正意义,使得学生失去了实验体验,进而制约了学生观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而抛锚式教学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利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需要认真观察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就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进而顺利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和实验教学任务。可见,抛锚式教学摆脱了传统实验的枯燥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

二、深层辨析,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模式研究

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重要的是“锚”和“抛”,即“锚”是什么,“抛”在哪里,且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据此,我们建立了课题名称“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模式”,并经过反复实践、磨合和修改,设计了课堂教学流程(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学流程共分为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套,进行“固定式”教学,一方面要考虑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原有认知,将大的教学目标拆分成小的教学目标,分清主次、分清层次;另一方面,基本的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在逐步拋出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一致,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锚”,在学生的思维跳跃区进行“抛”,从而为学生搭建有意义的脚手架。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学生熟悉的点出发,逐步进行问题的发现、提出、思考、交流和评价,为学生建立螺旋式上升的阶梯,使学生的思维从低起步逐步实现跨越上升。

三、课堂教学,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课堂的生成总是不可预测的,唯有教师的顺势而导,才能使课堂不偏离方向,实现学生思维的自然过渡,使抛锚式教学真正融入实验教学之中。本文以“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教学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1.情境创设,观察发现,确定抛锚

课堂就像一艘船,任课教师是船长,学生是船员,所有的人都竭尽全力想着上岸的方法。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状态,想象自己是情境中的主角,积极调动知识储备,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发现的关键性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抛锚。

如在“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作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来发现问题。

情境1: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不会使细胞失去活性;情境2:农业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区分种子的饱满度来进行选种。

视频的呈现来源于生活,迅速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两个信息的对比中,学生明白了氯化钠溶液的使用是有要求的而不是随意的,并在心中冒出一个关键性问题: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此时,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顺势导出本课的主题,即确定抛锚。

大锚:如何配制50 g 16%的食盐水?

问题以“锚”的形式出现,不再是一个笼统的、简单的问题,而是变为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被问题激发,在自主思考中尝试“跳一跳”,实现潜能的爆发。

2.自主学习,协作辨析,实现搭建

沉思是一种内敛的提升,是潜力爆发前力量的积攒。在问题出现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讨论或者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围绕 “大锚”,自主列出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知识清单,积极地从中选择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整理、融合和构建,让学生明白哪些环节自己可以解决,哪些环节不可以。几分钟后,学生心中的疑惑变为了外在的问题,主动表达出来想要寻求帮助。此时,教师可以摒除学生会的部分,将学生不会的部分设置成“小锚”,建立子环节,让学生进行协作辨析,增加学生之间思维的有效碰撞,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对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推进,逐步实现知识框架的搭建。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适时参与和点拨,以逐步归整学生的思路方向,确保知识搭建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锚:(1)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2)溶剂如何量取?(3)溶解需要哪些仪器?

通过小锚的建立,学生学会了将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几个小问题,并在对小问题的逐个解决中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进而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时而为观点的共鸣击掌,时而为观点的不同而进行争论、补充和修正,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这个概念的理解,并在大脑中建构起一个完整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框架。

3.反思评价,对比发现,成功上岸

反思是一种思维的进步和升华。在实验结束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再次回顾,相互评价操作中的一些做法,对其中的原理、装置、过程、现象和结果进行理性思考,以使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想法,对实验进行再次提炼和总结,带着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去思考,学会利用资源和深入探究。

实验反思:(1)如果称量时,砝码与物体放反了会怎样?(2)量取蒸馏水时,仰视、俯视会造成什么影响?(3)如果氯化钠固体不小心洒了出来,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学生发现,在反思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化学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错误进行分析,模拟砝码放反、仰视或俯视、氯化钠固体洒落的过程,在细致观察、分析、思考中得出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结论。通过对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反思和评价,学生将不同的问题汇聚在一起,得到了实验的误差分析,特别是当学生将准备好的谷粒洒入配制好的溶液中时,清晰地看到有些谷粒下沉、有些漂浮,顺利实现了对种子的筛选,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平稳、安全地实现了“上岸”,不仅牢固掌握了其中的化学知识,体验到了定量分析实验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还学会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和探究,在效果评价、对比发现中收获满满。

总之,抛锚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扩展了学生学习实验的空间,通过实验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等环节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实验深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来掌握实验学习的方法、技巧和思想,顺利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全面促进学生实验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抛锚式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抛锚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不忙不乱,让时间听我的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