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婷
摘 要 学历案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从学生 “学会什么”的目的出发,设计学生 “何以学会” 的学习经历,并从课程视角去关注“教—学—评”的统一,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设计评价任务,最后实施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积极深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代表着课堂的深度转变。
关键词 学历案;初中语文;课堂转变
一、什么是学历案
“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背景下,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及知识的专业方案。学历案始终关注一件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经历。
谈到学历案不得不明确一个概念——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是指从课程视角去看,先确定这节课要达到的目的,再确定整节课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有哪些课堂活动。
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是“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活动,最后进行教学评价”,而学历案则把评价任务设计在学习过程之前,即“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设计评价任务,最后实施学习过程。”评价任务是基于学习目标并且为检测学生学习是否达成目标而设计的任务评价形式,它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做出评价的重要依据。评价任务就像学历案的一条主线,它串联起学历案的目标—过程—评价,是学历案中真正的灵魂所在。
二、怎样设计学历案
在设计学历案之前我们要明确它不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不是单独地为某一课写教案,而是从整本教材到单元再到具体一课的设计思路,具体化的设计应该是从单元学历案设计开始。从课标出发,寻找这个单元安排所对应的重点,再去分析整体单元教材内容的特点,分版块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然后细化每一课所需要的课时,为整体教学考虑。以《语文》七年级上册二单元为例,首先要明确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里的内容:
总目标1: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学段目标2-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段目标2-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然后分析本单元的教材内容:
(1)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体会亲人之间真挚感人的情感”。
(2)就文章写法的角度看本单元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有所不同: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3)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①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②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③对于文言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训练文言语感,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4)本单元的作文板块为“学习记事”,一般要求写起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板块为“有朋自远方来”,主要分为“交友之道”和“向朋友展示自我”两个部分。
再从学情方面分析:
在朗读方面,在上一单元学习了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朗读技能,这一单元要注重“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两个单元在朗读技能点上是互相呼应、反复训练、螺旋式上升的。在内容主题方面,内容切近、平易,对于刚上初中的同学们来说易于理解,也易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写作方面,“学会记事”要求同学们在说清楚的前提下,抓住细节,表达感情,本单元文章的学习为这次写作做了铺垫。在综合性学习方面,“有朋自远方来”是初中阶段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但内容比较简单,和生活实际相连,可以由同学们自主、合作完成。
第四步进行单元课时设计说明。
最后分版块说明单元学习目标: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积累常见字词字音字形,达90%正确率。
(2)学习常见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达80%正确率。
【阅读】
(1)能通过阅读,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2)能通过赏析,深化理解,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
(3)能通过整合性阅读,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
(4)能通过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写作】
(1)能结合课文,把握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能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3)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综合性学习】
(1)交友之道:能按照主题要求,搜集恰当的资料,并与同学们分享,坦诚地与同学们交流看法。
(2)向朋友展示自我:能抓住自己的突出之处做自我介绍,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策划并组织实施小型的班级活动。
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拿到单元学历案之初,就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课时安排,学习目标,着重点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为后面具体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带着具体的目的性去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当整体单元导学案完成以后,再去设计每一课的学历案,在进行每一课的学历案设计时,我们也和单元学历案一样,需要明确学习目标,除此之外也可以对本课内容以及同学们现在的学习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再去確定学习目标以及对应的评价任务。最后再具体每个学习环节。以七上二单元第六课《散步》为例,笔者主要设置了以下几方面环节: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感受、联想和思考。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进行多元化的理解。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1)在散文中运用了小说笔法。
(2)语言不俗亲切,却又精心营构。
2.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内容容易理解,也可能从多角度去分析,但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应该尊重其感受,这也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精神的绝好契机。
3.学习目标叙写
(1)识记重点字音字形,辨析多音字,易错字。
(2)能够通过反复朗读,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4)能够通过阅读,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
4.评价任务设计
预习任务:借助课后读读写写和工具书,梳理字音字形。任务一:反复朗读,练习朗读的技巧,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任务二:细读文章,畅所欲言,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任务三: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5.学习过程设计
6.学后反思
在学习《散步》的时候,收获的学习经验。
三、学历案设计的思考与所得
在学历案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学历案就是通过一些引导使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深入进入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在每一课的学历案设计之外,单元学历案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就让学生形成单元系统学习构建。其每一课的学后反思也是很重要的,学后反思是学生在课下的再一次思考,对课程的再一遍思考与回想,对自己进行追问。
总之,学历案它是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梳理,但它只是一个框架,一个工具,学生才是它真正的的使用者和填充者,在实践中我们也要不停地自我反思,与同学们一起对学历案进行修改,它是设计与使用也代表着课堂的深度转变,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的交到学生手上。
[作者通联:成都市西航港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