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二重性”现象

2021-10-17 09:31王寿鑫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二重性阅读者教学内容

王寿鑫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语文教师与学生都存在“二重性”现象。语文教材既是“潜在文本”又是“现实文本”,从“潜在文本”变为“现实文本”才意味着文本价值的实现;语文教师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形式发现者”,只有从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变为“形式发现者”,语文教师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学生既是“阅读者”又是“学习者”,学生在“阅读初感”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二次飞跃,语文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二重性

语文阅读教学涉及教材、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基本要素。这三个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前后存在两种状态不同,实现从前者向后者的飞跃,是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一、 语文教材的“二重性”:“潜在文本”与“现实文本”

我国的语文教材大部分是属于文选型教材。选文作为教材的核心构件,是进行语文教育的主要载体。这些选文在进入教材之前是作为一般阅读物存在并流通的。读者阅读这些文章获取知识或者获得某种审美体验。此时,这些文章并不肩负着语文教学的任务。

然而,当这些文本被选入教材,成为教师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载体时,对教师而言,对文本的阅读就不再是一个私人行为,而成了一个公共事件。私人行为到文本解读即已终止,但是作为公共事件的语文教学是从文本解读才真正开始的。由文本解读到课堂设计,是一个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寻找恰当课堂活动形式的过程。

王荣生教授指出:“我国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是教学内容的乱象。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妥当乃至荒唐,在语文教学中长时间、大面积地存在着。”可以说,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妥当,课堂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是否匹配,是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体现。

李海林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是必须由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中现实地生成出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语文教学内容生成并完成的过程。”可见,教师备课中的教学内容还只是一种“预设”。此时的文本还只是一个“潜在文本”,只有学生参与了阅读,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升,这样我们才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内容最终生成,语文教学的“潜在价值”变为了“现实价值”,“潜在的教学文本”经过学生的“参与”与“填充”,成为了一个“现实的教学文本”。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学过的课文自然还只是“潜在文本”,而那些尽管学过,如果教学内容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得以生成,这样的文本仍然不能说是一个“现实文本”。

二、 语文教师的“二重性”:“信息接受者”与“形式发现者”

依据李海林老师的见解,语文教材存在双重价值: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被选进教材之前是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而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在原本的传播信息的价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李海林老师认为这就是“教学价值”。

笔者以为,教材中选文的价值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所传播的信息价值,即“原生价值”;一种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姑且称之为“形式价值”。这两种价值的总和才是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教学价值。对别的学科而言,学习教材,只学“所传播的信息”即“原生价值”就可以了,而在语文课程里,学生除了学习“所传播的信息”即“原生价值”之外,主要要学习“如何传播信息”,即“形式价值”。

语文教材的“形式价值”居于语文教学的最高层,而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即“所传播的信息”只是为实现教材的“形式价值”服务的。

如果说选文的“原生价值”是直接诉诸“陈述”的,是相对好把握的价值。那么语文教材的“形式价值”就是内隐的价值,它隐藏于“原生价值”之中。在语文教学中,越是重要的价值,基本的价值,越隱藏在语文教材的最深处,越难发现和掌握。

这对教师来讲,即意味着教师不再只是一个“信息接受者”,还是一个“形式发现者”。从“接受信息”到“发现形式”,语文教师才能实现从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向一名专业语文教师的转变。

而我们语文教学经常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错误是:把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全部的“教学价值”,不着眼于它“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而只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这正如孙绍振先生所痛切指出的,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只在文本表面滑行,在内容层面上转来转去,而无法解释文本的形式秘密。

事实上,语文教师如果不能成为“形式的发现者”,那么也就无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对接。因为发现形式就是要发现文本写作的秘密,只有关注到文本的形式层面,学生才有可能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尝试与探索。

三、 学生的“二重性”:“阅读者”与“学习者”

语文教师需要从一个“信息接受者”变为一个“形式发现者”,学生也需要从一个“阅读者”变为一个“学习者”。

学生阅读文本必然会形成“阅读初感”,作为阅读者,学生可以就此止步,但作为学习者,阅读初感还只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作为阅读者的学生可以对文本“读之不懂”,也可以“读之不深”,还可以“读而不用”,但是作为“学习者”,学生必须要“读懂”“读深”“学用”。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自序》中说:“自然学科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如果说学生阅读文本形成“阅读初感”是学生认知的第一次飞跃,那么让学生在“阅读初感”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二次飞跃,具体来讲就是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浅层理解到深层理解,从缺乏实践地理解到主动迁移与运用,乃是语文教师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事实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以“阅读者”的身份存在的。但是学生阅读的水平却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而不断提升。反过来,阅读水平的提升又会将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实现学生认知的二次飞跃,学生阅读文本还只是停留于“阅读初感”的层次上,那么阅读与学习就会一起停滞下来。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二重性”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与终点问题。弄清楚两者的关系,对于阅读教学来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联:济南第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二重性阅读者教学内容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