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身份,助力初中创意写作

2021-10-17 07:00谭玉银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意写作

谭玉银

摘 要 学生常受写作视角的局限,作文难出新意。古诗中诗人“对写法”的运用诱发我们思考,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作者”要素的指引下,可借助思维导图和表格图示,提出真实个人变身、职业身份转换、虚拟空间穿越等虚拟身份视角,以打破写作的固化思维,拓宽思维渠道,助力创意写作。

关键词 虚拟身份;初中写作;创意写作

古诗作为中国古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社会背景下游子和思妇怀远思归情感的表达媒介,其一直以来都是诗人们探索和追求的表达形式,诗中采用何种表现手法也是诗人们不断摸索和思考的问题。其中,“对写法”就是诗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手法,它不直接抒发思念之情,反从对面落笔,含蓄委婉地表达真挚的思情。

如杜甫的《月夜》是诗人深陷叛军之手时,对妻子和儿女的怀念。“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诗人不直写自己思念妻女,而写妻子对自己如何牵挂、担忧,从对面设想妻子望月怀人,女儿童趣无知而反映诗人对妻女的牵挂和忧虑。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不说自己对故乡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却说故乡之水万里相送,恋恋不舍诗人离去,在对面着笔中更显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还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从兄弟登高发现少一人的对面视角表达自己做客他乡的思家念亲之情。可见,对写法是调动想象为真实存在的人赋自我的情感,即个人情感的虚拟寄托,换言之,即写作者运用了一种较为特殊的虚拟身份,使诗歌情感的表达含蓄化、新奇化和双向化。

虚拟身份是国内外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共同要素“读者、作者、目的”中“作者”要素的分支点,可作为初中创意写作的入口。将古诗“对写法”链接到信息时代下的虚拟身份变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一、真实变身,寄情体验

古诗中的“对写法”是诗人时常从对方着笔,表达亲情、友情和乡情的表现手法。在这些情感表达中,诗人面对的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或物,即人或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也是真实变身的可选项之一,因他们的经历口耳相传,可为写作者提供素材来源和情感变化基点。此外,有一些真实存在的过客,或匆匆一眼,或关注片刻,便可完成变身,开启不一样的过客体验。变身为真实个人或事物,将自我的情感寄托在所变身的个人、事物身上或者认真体验真实个人的情感变动,以完成真实个人虚拟变身中的寄情体验之旅。

同一作文题可实现不同的变身,同一变身也可适用于不同的作文题。如2020年绵阳中考作文题“人生最贵的是浩然正气”,可变身为明朝名臣于谦,一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道尽其人生最贵之浩然正气;也可变身为杨继盛,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子”行为将人间正气展露无遗;还可变身为嵇康,一首《广陵散》述说着他临刑不惧、至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亦可变身为王阳明,“君子当养浩然正气”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核心素质,也是他人生写照的正气歌。此外,同是变身王阳明,除了可写“人生最贵的是浩然正气”这一题目外,还适用于题目“射箭的瞬间”(2019年广东中考题),王阳明在一众因其身材瘦弱而不服的武将面前,举箭立威之际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及射箭的瞬间他的所思所想所行都预示着他即将到来的成功;变身王阳明的射箭素材还适用于2018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原来,瘦弱之下有乾坤”。在2020年重庆B卷“绊·伴”的中考作文题目中,变身王阳明面对人生的绊脚石——被贬龙场,惨遭追杀,机智脱险后,面对偏僻无居所、语言不通的龙场,他以己之力搬除绊脚石,自建房屋,从此书籍为伴悟圣贤之道。化身为真实的个人,可实现多样化的创意寄情体验。

写作时除了進行真实个人的虚拟变身外,还可变身为真实之物,如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化身为丽江最富特点的物——水,以一滴水的拟物视角勾勒出了丽江的人情风貌,让该游记散文从众多描写丽江的文字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小学生偏爱的独具一格的游记作品。在变身为真实之物时,需了解并熟悉物的分类和规则(如图1),可将物划分为生物和非生物,对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言,写作者需熟悉生物的成长历程,方可游刃有余地变身为真实的生物,寄情其上进行写作。此外,在实现真实变身之后,可以凭借水、火、风、笔、蜡烛等非生物的视角进行合乎作文主题的故事的讲述,他们既可以是故事的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的当事人。同一个故事,写作者以不同的方式讲述出来,读者的阅读感受则截然不同。当写作者变身为真实之物,以物之视角叙世间事,抒己之情,便可让读者耳目一新,产生阅读的兴趣,是写作的一大创新入口。

二、身份转换,亲历感悟

身份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复杂性,而身份的可变性和机动性使写作中的身份转换成为可能。不同的身份领域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如表1),写作时对于身份领域的界定和转换决定了文本的价值走向。

好之则愈钻之,在引导学生变换身份之前,对他们的职业兴趣进行调查分析,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职业身份指向,有利于写作者明确职业身份的价值取向及其所需知识技能,并通过变换所喜爱的职业身份提前体验职业生活,在实践中真切体验和感悟职业身份的价值。如学生的最高兴趣是在教育领域工作,该工作通过德才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这种职业领域包含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等身份。若转换身份为一名教师,需具备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教师和转换身份为教师的学生一起集体备课,制作精品课程,最后学生以教师的身份为其他同学上课、批改作业等,实现教师身份的转换体验。此外,为了提高身份转换真实体验法的效率,设计开展小组活动,同时进行多种身份的体验活动,即十人左右为一个体验小组,各个小组在不同的小教室中同时进行,小组内部的虚拟身份有班主任和教师,小组外部有校长和教育局长等身份的扮演者学生,体验时间为一周,教师在每个同学体验完毕后会进行一次总结和对学生的虚拟身份进行评价考核,凭借考核结果颁发证书和奖品。在为期一周的教学体验和考核工作中,虚拟教师、校长、局长能体验教学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思考和使用,实现身份的转换和亲历感悟,为学生在写作时运用教师、校长、局长等教育领域的虚拟身份视角进行创意写作张本。

三、 虚拟穿越,创塑人生

现存经典文学作品通常以现实为原型进行创造而得,而影视漫作品和网络游戏则是以文学作品为原型进行改编创造的。虚拟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生巧妙创造身份,重塑人生故事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增添了网络文学以及游戏场景的拟真化等等,学生可穿越进入虚拟世界中的虚拟时空,以虚拟人物的身份存在,变作文为塑造不一样的人生。此外,除了虚拟的网络故事和场景,文学作品中如各种小说的人物身份,都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身份和故事,学生可穿越回真实的文学作品或虚拟的网络作品中,对人物进行再创造,实现虚拟的穿越。(如图2)

不同作品的虚拟身份的使用有些细微的差别,如经典作品可在尊重原创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而网络文学和游戏则可借用人物身份进行故事再造。当写作者变身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时,可借助悟空大战妖怪及与师父、师弟之间相处、终取真经的故事进行暗合主题的故事改编。如201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恒》,写作者变身为孙悟空后,以悟空的视角写唐僧之恒,写那九九八十一难终取真经的恒之感悟。当写作者横穿游戏世界如《王者荣耀》时,为游戏创造新的符合作文主题的故事或增添人物身份以另创故事,将学生对游戏喜爱转移到写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且培养学生在游戏时不忘挖掘写作素材的习惯,将学生沉迷、大人畏之洪水猛兽的游戏转变为学生积累素材的有效、有趣之阵地。有些游戏人物是以文学作品为参考塑造的,这也有利于学生整合虚拟网络游戏中的故事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为作文主题服务。

古时诗人作诗从对面入手,写他之感抒我之情,达含蓄委婉之妙用,此乃虚拟身份变换之作文教学策略的源头。古今链接,信息时代网络畅达,对面到虚拟,同质异构。借古诗“对写法”之思考,立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之“作者”要素,提出不同类型虚拟身份的作文教学策略,助力初中创意写作。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杏联中学]

猜你喜欢
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引入大陆高校后的教材评价与建设
英语国家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研究
分析以童书阅读促进小学生创意写作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传统文学与语言的有机融合
创意型社会下文学教育的转型与出路
“创意写作”理念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