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摘要:语文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其往往会通过经典诵读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们在阅读经典、品读诗词的过程中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因此而参差不齐,农村地区的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相对于城镇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概述了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农村目前的经典诵读教学困境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倡导“伙伴式轻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经典诵读;困境及对策;伙伴式轻阅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290
引言
中华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解中华文化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此各个学校应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工作,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由于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优越,其整体文化素养也比较偏低,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种种困境,教师应积极倡导“伙伴式轻阅读”,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依托“快乐读书吧”,提高经典诵读水平。
一、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们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为其文化底蕴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础。诵读需要学生眼到、嘴到、耳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分散,其心记能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并且相比于枯燥的阅读,小学生们更喜欢进行诵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中华经典书籍的求知欲。另外,经典诵读可以使得学生的言行举止更加的规范,因为经典文本中会叙述一些与古人相关的行为方式,而古人的行为举止、处事方式一般都是优雅而不失礼的,所以学生们在长期诵读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学习其中的言行规范,久而久之,其性格行为就会更加地稳重踏实,对其日后的成长发展也是有益处的。
二、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
1.经典资源较少
城市有着优质且集中的教育资源,图书馆、报告厅等都为城市里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可农村的教育资源会由于建设力度不够等原因而匮乏,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诵读经典的机会。学生只能在“学校图书室里有什么就读什么”的情况下进行被动选择书籍进行诵读,学生的阅读量也会因此而大大地减少,经典诵读教学也会因此而无法正常地开展。
2.教师对经典诵读不够重视
虽然经典诵读之于学生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仍有不少教师并不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其在教学时只进行语文课本知识的讲解,希望学生的语文成绩能够有所提升,却不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即使有诵读课,也会被占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几乎是没有诵读时间的,其对经典名著诗词的认知也会因此而减少。教师对经典诵读的不重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其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加上农村地区的家长普遍重视成绩,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会忽略对学生诵读诗词、阅览经典的教学。面对此种教学困境,教师应先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培育学生诵读能力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不顾及学生的综合发展,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三、解决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的对策
1.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诵读资源
首先,学校要重视经典诵读教学,为教师提供开展教学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为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助力。虽然农村小学的经济条件有限,但这不是阻碍经典诵读教学的根本性因素。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场所,其必须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学校的相关部门应重视经典作品的采购,重视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资源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开启经典诵读模式,这对于语文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有着不可思议的帮助。其次,学校可以定期地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并在此活动中设立奖品,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此活动,这样学生为了得到活动中的奖品就会在平时的经典诵读课上就会更加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经典诵读课堂也会因此而活跃起来,其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升。诵读活动的举办既能提升校园的文化气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使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组织教师们对先进的诵读教学理念进行学习,要求教师掌握新理念的精髓,以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农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够重视经典诵读的教学建设,其甚至会有经典诵读教学是可有可无的错误认知,使得经典诵读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倡导“伙伴式轻阅读”的理念势在必行。“轻阅读”即轻松的阅读,轻快的阅读,轻灵的阅读,“轻”不是没有分量,“轻阅读”是另一种重质感的阅读。上海文化出版书社以“轻阅读书坊”为名出过五本一系列的丛书,第一次提出了“轻阅读”的概念。“轻阅读”是一个旗号,或者说是一个愿望,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阅读理念的反动。“伙伴式轻阅读”指的是学生以志愿组合的形式,结伴组团,阅读部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推荐或老师精选的素材,轻松、轻快、轻灵地开展阅读活动,在自由沉浸书海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语言的积累、习得丰富的语言,整体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当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转变时,其就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教学安排,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有所得。例如,在学习完《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虽然这三首诗的篇幅较短,但想要诵读的有情感、有层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应先给学生们播放一边这三首诗的诵读音频,使学生体会诵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并在课堂上加以练习,然后让每个语文小组开展“伙伴式阅读”,搭建一个值得彼此信赖、彼此畅通交流的读书平台。营造一种轻松的读书环境,形成一种愉悦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静下心阅读的习惯。让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分享阅读的快乐,真正做到了以读会友,以读修身,让学生“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结束语
经典诵读之于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只是暂时性的,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诵读平台,重视“伙伴式轻阅读”的教学建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快乐读书吧”,为学生打造优质高效的诵读课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參考文献
[1]李发俊. 分析经典诵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参花(下),2021,(06):53-54.
[2]王广阳,杨军. 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探究[J]. 汉字文化,2019,(1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