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高段班级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2021-10-16 07:57:36沈玉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1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班级管理班主任

沈玉婷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推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中坚力量。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整体性,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大多数班主任缺乏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合理的组织手段,导致学生在班级活动的参与和集体精神的培养方面存在“没意思”“我不去”等问题。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段;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283

班级管理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主体的发展效果。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班级作为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对此寄托了许多情感,合理构建班级环境、科学实施班级管理,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情感升华产生积极作用。此外,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班级管理的主体化实施和个性化引导,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民主班级、管理细节、多样活动以及家校共育四个方面出发,对小学高段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进行探究。

一、发挥主体优势,构建民主班级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班级活动的实施主体。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及时转变管理思想,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优势和组织作用,积极构建民主化的班级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和加入到班级活动之中,为班级的全面建设建言献策。同时,班主任可以采取“下放”权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级和处理事务,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民主意识得到加强,更易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益。此外,在民主班级的构建与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运用轮岗轮值的调控方式,定期调换岗位和职务,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班级事务,了解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在处理问题矛盾时形成换位思考的观念,从而实现和谐、高效的发展目标。

二、把握管理细节,提升整体效益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加强班级管理的细节,既要从学生的主体入手,把控学情、了解心理,还要从活动细节入手,调控方式、优化策略,保证各环节、各活动的有效衔接。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牢牢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行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成长档案,认真记录学生的点滴变化,进而为下一步的活动制定和管理实施方面提供真实依据。同时,班主任还应保持“融进去”“俯下身”的指导思想,与小学生“打成一片”,积极沟通、有效解决、情感渗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心理指明道路、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还应在管理的策略和环节的组织方面“下功夫”,创设适合小学生学情和认知的班级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渗透、积极参加,保证整体活动的实施效益。

三、开展多样活动,推动素质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班级作为小学生学习成长的“主战场”,其班级活动的有效设立和组织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和集体项目,如“我为校园环境负责”“家务工作共承担”“感恩父母”“遵规守纪我先行”“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这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行动执行力,还使学生在不同教育主题的活动参与中获得不一样的精神体验,这对小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在主题活动的选择上,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一些亲子类活动,如“校园开发日”“我与孩子一起学”等,既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培育孩子良好的家庭观念。另外,为实现多元开发的教育目标,班主任在班级活动的类型上还应进行丰富,如组织“法在我身边”的演讲活动,使学生了解法治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组织革命纪念馆参观活动,了解革命先烈的奋勇精神和奉献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实施家校共育,保障成长环境

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其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家校共育机制,将家长纳入到班级建设当中,一方面可以改善家长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家长的教管能力,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法,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家长建立“聊天群”“讨论会”等信息平台,及时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和有效沟通,将孩子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制定教育策略,保证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组织形式,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班级氛围和主题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通過构建民主班级、把握管理细节、开展多样活动、实施家校共育等策略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使学生在班级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实现其素质发展的目标。同时,将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相融合,以延伸教育、整合推进的方式,为小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理性的发展空间,不仅能帮助家长更为全面的了解孩子,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还使学生的整体成长得到更为真实、有效的组织保障,这对现代教育素质培养的深度实施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明泉,路文华.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外交流,2018(031):66-67.

[2]艾秋芹.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国际教育论坛,2020(7):172.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分类及教学范式研究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