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建议

2021-10-16 17:11:00马文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5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园

马文娟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中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区域活动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通过在不同的区域内活动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班级内区域的创设,是幼儿活动的前提。幼儿在这个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和学习,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怎样科学引导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呢?本文将针对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要点以及指导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163

引言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区域并主动投入区域活动的形式。通常区域分为五至六个。通常设立的区域有图书区,美术区,表演区,建构区,科学区,益智区,生活操作区。根据不同的年龄设置的区域,以及区域内容有所区别。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区域选择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一、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点

针对区域活动中,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指导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但是在差异化的同时也有一些共性的指导要点。

(一)巧妙利用同伴间指导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游戏能力水平也不相同。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区域与自主选择玩伴创设游戏条件。区域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几个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作为游戏的带动者。[1] 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共同解决困难完成活动。

(二)注重环境隐性指導

区域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是遵守基本的区域规则。遵守规则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反复提醒。这时就可以借助区域环境创设,将区域规则张贴在相应的区域内作为提示。中大班幼儿则可以通过墙面装饰,获得游戏方法,提升游戏能力。

例如,大班幼儿区域增加益智区,通常会投放棋牌类材料。棋类博弈是一种游戏,玩法多样,技法巧妙地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在墙上张贴棋类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了解棋的玩法以及棋的技法。提升自己的棋盘游戏水平。

(三)重视区域活动环节完整

区域活动的游戏能力提升是在总结和不断反思,改进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的。区域活动不应只是简单地幼儿选择区域开展活动,整理材料结束活动,这样简单。区域活动的开展应有计划有总结。[2]在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幼儿科学的选择自己参与的区域,并对自己今天的区域活动有所规划。幼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计划的表达,可以采取绘画的方式,可以采取讲述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统计的方式。区域活动开展结束后,幼儿要对自己今天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找出优点以及不足。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要帮助幼儿提取活动中的优缺点,并及时总结提升。让区域活动有始有终。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

区域活动时,幼儿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通过怎样的手段进行干预更好呢?下面介绍一些巧妙的干预方法。

(一)平行介入法

平行介入法巧妙运用了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平行计数法尤其适合小班及中班幼儿。当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遇到瓶颈,或产生能力不足的现象时。教师通过在一旁操作相同的材料或解决相似的问题,给幼儿做出侧面示范。干预时并不直接指导幼儿,而是进行教师方法的展示。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展示,主动模仿和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幼儿的区域活动能力。

例如小班幼儿在建构区搭建积木,她用正方形的积木块叠高楼,但是由于下面的积木少,底部不牢固总是倒塌。幼儿经过两到三次的尝试,有些沮丧她发脾气将玩具推倒。教师这时就可以通过平行介入,在一旁用相同的方形积木搭建高楼。示范科学搭高楼的方法。幼儿通过观察教师搭建高楼的成功案例,学习到了方法并进行相似地模仿或复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的就是平行介入。

(二)交叉介入法

交叉接入法多用于中、大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指导。尤其是大班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专注力较强。采用平行介入法,有时无法引起幼儿的关注。在大班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往往都是比较有难度的。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指导。[3]交叉介入法,更注重巧妙性与适当性。介入的时机合适,引导的程度合适,既要给幼儿一点启发,又要留给幼儿自己探索解决方法的空间。

例如大班幼儿在玩小食堂游戏时,遇见游戏材料不足。游戏中断的情况,其中一个有幼儿说:“白菜没有了。”于是游戏进行到这里就停止了,幼儿们开始讨论白菜不够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幼儿并没有想出办法。这时就是教师介入的巧妙时机。大班幼儿“以物代物”的水平已经发展的较好。教师可以扮演游戏角色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可以扮演菜店老板,用纸片或不织布代替“白菜”,给幼儿提供蔬菜。幼儿通过教师的启发,将游戏进行拓展和展开。

总结:教师要成为幼儿区域活动的优秀观察者。不仅要观察到幼儿的行为,还要会分析幼儿的行为,找出介入的科学形式,进行无痕化干预。在不影响幼儿正常活动的前提下,科学的介入。通过教师巧妙无痕的指导,提升幼儿区域游戏的能力,借助区域活动均衡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渊媛. 智慧引领,聚焦成长——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00(012):98-98.

[2] 王现军. 聚焦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误区与对策[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00(001):27-29.

[3] 杜丹.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 教育,2016,000(005):P.12-12.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认识和实践探讨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4:24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