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需求也在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倾向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人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渗透品德教育,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能手。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黄金阶段,在初中课堂上加强德育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不单单接受化学知识,也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并且由此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初中生目前的身心发展相吻合,也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现实价值
(一)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在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在人才教育阶段必须要更加注重德育。依照初中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不单单是指人才技能和知识的培养,也是对人才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汲取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强化道德修养,促使社会主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二)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阶段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因此教育改革模式也跟随大方向逐渐变革,以使得学校所供给的人才和整体市场需求相符合,从而保障人才核心素养。为了能够提升人才核心素养,需要将德育教育不断融入化学课堂。
二、对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相关策略
(一)准确对教材内容加以解读,将唯物主义理念渗透给学生
教师在教授初中化学课程知识时,必须要将课本内容吃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将课本中所涉及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从而恰当予以学生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授“原子的构成”一课时,通过讲解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观念中树立微观和宏观意识,明确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而所有看起来静态的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中,从而进一步延伸到质变和量变的相关理论概念上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向学生教授唯物主义观念,让学生明白唯物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合作精神得到强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得到加强,而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力图创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很多实验原料比较容易和简单地制取,这些制取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课本并不会讲述所有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我设计实验去发现和挖掘物质制取的有关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还有实验现象。化学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在旁边观察指导,让学生的实验效率大大提升。学生在进行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大脑和手都运作起来,这样就能避免学生通过书本进行机械记忆。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让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索的意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让实践和理论结合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以讲述化学家事迹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学科
初中化学教材里涉及数量众多的化学家,这些化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探究的优秀品质正是教授学生的最好素材。教师可以以伟大的化学家为例,让学生在化学家的故事中知晓勇于探索思想的重要性。比如,英国伟大的化学家道尔顿,他是原子论的创始人,穷极一生立志于学习探索,并且自学成才为人称颂。而化学家舍勒,早期只是普通学徒,但他凭借自身努力成为化学家,他依靠着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精神,才有了如今的伟大成就。教师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崇拜和热爱化学家,让化学家的个人魅力展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探究欲望的增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究化学学科中的未知现象,让学生坚信只要热爱科学,勇于去发现真理,便也可以像那些成功的科学家一样成为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
(四)促进学生拥有理性思维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教授方式,导致学生的思想逐渐被束缚,这样根本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以及学习习惯。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优化,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加强,见识得到拓展,让学习的有效性更加强化。在教师教授各种化学知识时,应当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促进学生探索意识的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直接观察到物质之间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从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让学生面对化学知识时可以具备理性思维,并且进一步地强化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让学生具备化学核心素养。学生在体验化学整体变化的阶段中,大脑和手一起行动,能够主动创造和探索实验的真相,从而将实验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下来。
(五)通过教材树立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逐步提升,对于地球的利用也在逐步加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化,这是身为教师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初中化学教材里,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有很多,比如,在学习与空气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知晓为何会造成空气污染,以及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还有臭氧层破坏的巨大危害,等等。如当学习与水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应当向学生灌输水资源的重要性,如当前人类面临淡水资源缺乏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今水污染的状况,不管是农业生产中所污染的水资源,还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等,这些都让水环境逐步恶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生存。当讲解化学燃料环节时,教师也可以在其中将环保知识渗透进去,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构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其会导致树木、庄稼以及其他植物遭受破坏,水质出现酸化现象。
学生对上述环境情况了解之后,就可以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概念,从而将这些概念传输到日常生活中去,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献出一份力量。化学教师在指导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将化学废料放入指定容器,并且将能够回收的物质进行回收。比如,当进行制氧实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提取完氧气之后回收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这样就可以让每一种药品都得到充分利用。竭尽所能地将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到其的环保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保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实践于环保行动中。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教师也可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为主题,要求学生布置相应板报,号召学生减少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通过点滴小事践行保护环境的意识。尽管在初中化学知识中所学习到的环境保护知识有限,但是通过这些小活动也能够让学生的环保意识萌芽,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有意识地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勇于参与环保行动,并且让学生带动周围人群共同形成环保意识,一起努力维护家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中,化學是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教师要在教学中时刻渗透德育理念,让整个化学课堂和德育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石效忠.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家长,2019(9):11.
[2]王由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201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