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孙爱娜 陈秋丽
【摘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话不假。纵观世界语言文化圈可清楚发现,英语全球化早已催生众多具浓厚地域特色的英语语言变体。一般而言,英语区域性语言变体主要包含美加英语、澳新英语、日韩英语以及南非英语等。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黑人英语、白人英语等多种集团性语言变体,而不同地区的人类语言,也都会显现出各自独有的文化特色。中式英语变体简洁明了、直观易学,故深受国人与海外侨胞青睐。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奇而有趣之语言变体新梗层出不穷,惜以往鲜见对中式英语变体新梗作文体学层面之分析研究。凭借应用语言学全新研究成果,通过详尽案例分析,解读中式英语变体文化负载成分内涵与外延,并梳理出中式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层面有别于标准英语之语言变异与发展现状,以达预期研究目标及获客观分析结论。
【关键词】中式英语;英语变体;文化负载成分;交流与融合
【作者简介】李薇(1982-),女,汉族,广东中山人,广州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语言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孙爱娜(198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翻译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陈秋丽(1989-),女,汉族,广东茂名人,广州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中国特色英语的变体类型
众所周知,每一位说英语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区域性”英语环境的影响,从而在英文表达上显示出个人语言的特点,而理论上所谓的标准英语,在实际语境中是不存在的。中国人在海外旅行与外国友人用英语交谈时,因受汉文化思维的影响,往往会依照中文语法逻辑与语序来表达情感(to express the emotions),而这些奇特怪异的中式英语常让老外费劲挠头而不知所云,虽然交谈双方连猜带蒙也能勉强交流沟通,但由此而闹出的误会与笑话却是不少。
若依据中式英语的起源与语言功能将其整理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变体类型:
1. China English (中国英语)
2. Chinglish (中式英语)
3. Pidgin Business English (皮钦商务英语)
4. Bulk or Sandwich English (零散英语或三明治英语)
5. Pidgin English (洋泾浜英语)
二、关于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
复旦大学语言学权威葛传椝先生曾笑称道:“Chinglish 应该是China English 的blending(混合体),它基本上不能算英语,甚至不能算作人话,而China English则千真万确是English,所以它也该算作是人话了,而这种人话,懂英语的人基本上都会懂的。”
例如:1. floating population (流动人口)
shoulder to shoulder (肩并肩)
the twinkling of an eye(一眨眼功夫)
China English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英语变体,它主要通过音译、译借与语意再生而来,因此具有汉语言文化特色以及合理可接受性。简言之,人类文化的共同性使得不同语言的表达不谋而合,海外人士据此共同性也能大致看懂China English了。
三、难以溯源的Chinglish(中式英语)
Chinglish是一种不规范且畸形的英语,其使用者无论在思维方式或表达手段上,大都遵循汉语遣词用句的习惯方式来操作,但若没有这种变体形式的中式英语,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与概念,以及许多只可意会却難以言传的幽默意蕴就无法巧妙地传递出来。
追溯历史,英汉两大语言的民间交流始于350年前的明朝,而官方交流的资料则见于200多年前(1793年马嘎尔尼谒见乾隆皇帝)。中英语言文化的交流导致出现借词现象,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确实不少,例如:鼠标(mouse)、软饮料(soft drink)、菜鸟(rookie)、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等,久而久之,许多中国人就将这些通过借词方式而来的外来词语当成固有汉语了。当然,有些中英文语句的源出已难以查明,例如:Put new wine in old bottle(旧瓶装新酒)、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等。虽然上述这些中英文的意义相似,两者语序排列也大致吻合,但我们已很难从词源学的角度上去考证其来龙去脉了。以“Long time no see”这个用语为例,许多人认为它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式英语,但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而由此引发的争议至今不息。
虽然《美国传统习语词典》的解释词条,倾向于认为“Long time no see”这条用语是20世纪初,航行至远东的英国海员在与中国码头装卸工打招呼时,偶然学得此语并将之带回英国本土并广为流传,但许多资深词源学者对此说持怀疑态度,他们经考证认为,“Long time no see”更可能是源自早期的北美印第安人之口。语言学者们以1900年美国作家威廉F·德兰南的小说情节为例,在德兰南这部描写美国西部开拓探险的小说里,作者这样讲述他当时遇见荒凉西部印第安原住民的情景,“当我们骑马前去会见部落居民时,他忽然认出了我,并开口问候道:‘Good morning,Long time no see!他边说边顺势将枪的后膛放在了身前。”而这一条例证也被权威的《牛津英汉词典》所收录。
虽然大众对“Long time no see”的源出各执一词且莫衷一是,但这并不妨碍该用语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在著名导演卡梅隆执导的那部梦幻动作电影《阿凡达》(Avatar)里,这条言简意赅的问候语就出现在影片中,原话是这样,“What's going on,my brother?Long time no see!”(兄弟,過得还好吧,真的是好久不见了啊!)。1981年,牛气冲天的英国皇后揺滚乐队(Band of Queen)在蒙特利尔 的“We will rock you”大型音乐演唱会上,乐队主唱Mercury 在演唱会的5分零6秒时,突然双唇劲爆出那个激动人心的问候语“Long time no see!”,现场如痴如醉的数万观众闻言, 一瞬间就将演唱会变成了狂欢的海洋。
用英文表达“好久不见”的词语远远不止“Long time no see”,事实上,我们随处会发现许多采用英文单词组合,且语序与思维逻辑恰好与汉语意义相同的各式英语问候语,见之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例如:
1.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英式英语:好久不见)
2.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美语:好久不见)
3. It has been a while. (英美民间语:好长时间未曾谋面啊。)
4. How are you?I haven't seen you for Donkey's years. (您还好吗?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您了)。据说驴的寿命长达20-50年之久,远胜其他许多家畜,所以Donkey's years也就转意为“长长久久”了。
四、被讹读的Pidgin Business English (皮钦商务英语)
17世纪上半叶,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到中国广东沿海一带进行商贸活动,海外传教士也来到中国进行教义传播,“皮钦商务英语”就应运而生。“皮钦”是英译词,源于business在汉语方言中的读音,这在英国商人听来,就像是pidgin(与鸽子的英语 pigeon同音),中英双方商人为了顺利沟通以便开展生意业务,于是就顺其自然以讹传讹,“皮钦商务英语”就在广东商界逐渐流传开来,而中国华南沿海一带的人当年所说的Pidgin,其实就是英国人所说的business。
事实上,Pidgin作为通过汉语方言而进入英语的词汇,它在英语中的含义却有所改变。英语中的Pidgin特指“语言”而非“生意”,虽然有中国人将Pidgin译为“皮钦语”,但后来却泛指江浙上海一带的居民所说的“洋泾浜英语”了。时光飞逝,光阴似箭,21世纪出现的现代网络皮钦语(cyber——pidgin),语言学家根据它变形夸张的符号图像以及简洁幽默的语言表达,将其定义为动漫化语言变体的一种新形式。
五、时尚流行的Bulk English or Sandwich English (散装英语或三明治英语)
散发出浓浓三明治味的散装英语,其形成及流行与时代发展的背景紧密相关。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海外旅游与文化交流,受国外英语环境氛围的影响,他们在与人交谈时往往习惯于混杂N个英文单词。在现代社会,不少年轻人为显得与众不同,也总喜欢在话语中夹带一些美语音调以示时尚超前,于是散装英语的异域韵味就弥漫开来。
假若有机会听听世界500强企业里中方员工之间的通话交谈,我们就能切身体验到散装英语的生动情景。
例如,Hi,小王,我是研发部的Engineer Chen,事情是这样,你们上周hand in来的project item 我已经初步check过了,嗯,总体情况还算OK,但是资料的第三部分还得modify一下,好的,等你们修改confirm以后,我们再抽空discuss,好的,那就这样吧,Thank you。
六、上海滩旁的Pidgin English (洋泾浜英语)
一般而言,所谓上海版的皮钦语,其实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洋泾浜英语,洋泾浜(Yang King Pang Creek)原指上海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当年曾一度成为英法租界的界河。1845年,随着英法租界在附近出现,供职于洋行的员工以及街头小贩也来此地谋生,他们操着华洋混杂的上海话及不太地道的英语与外国人交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上海浦西的洋泾浜地区出现了一种发音奇特且带有浓厚江浙宁波口音的“洋泾浜英语”,嗅觉灵敏的出版商从中看到可贵的商机,于是趁机印刷出版了许多语言小册子,一时洛阳纸贵,从上海滩到广州十三行商贸大街上,到处可见手持《洋泾浜英语手册》的中外人士用Pidgin English交流商务行情,而买卖双方通过这种Broken English (蹩脚英语),再运用手势比划,居然也能搞懂对方的报价与意图。而当年那些流传甚广的洋泾浜英语词汇,如;Puddling(布丁)及Waltz(华尔茲)等,则大多被汉语所接纳吸收,成了现今中文词语的一部分。
七、中式英语变体与时髦语言新梗
时过境迁,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中式英文的态度,早已从轻蔑嘲笑改变为由衷地欣赏与喜爱,一些让人心领神会且幽默搞笑的中式英语新梗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
1.Heart flowers angry open.(心花怒放)
2.Red face knows we. (红颜知己)
3.We two who and who ? (咱俩谁跟谁呀?)
4.Color wolf (色狼)
另外,一些在中国网络广泛流行的中式英语也被美国在线俚语专集所收录。
例如:
1.No zuo no die (不做不死)
2.You can you do (你行你上)
3.vegeteal=vegetable+steal=(偷菜)
八、結束语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在英语诞生1600年后的今天,这个语言巨人终于从全球6604种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通用语言之一,而这一成果当然与英语变体的旺盛生命力密不可分。不可否认,严谨而富有仪式感的拉丁语使英语表达细腻而有质感,上流社会的法语也让传统英语披上时髦典雅的外衣,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及建筑词汇的输入,更使英文具有自由驰骋的表达张力。在21世纪的今天,红红火火的中国元宵(Yuanxiao)、热气腾腾的饺子(Jiaozi)与馄饨(hun tun),都让雾霾遮日的英伦上空透露出“中国红”的晴朗曙光,而热度居高不下的“中式英语”变体,也早已从被人轻视的“英语异类(Linguistics heterogeneous),一跃而成为受人追捧的香饽饽。此情此景,大概是数百年前依赖Pidgin English (洋泾浜英语)来沟通交流的中外人士做梦也没有料到的一件奇事吧。
参考文献:
[1]Bulter C S. Systemic Linguis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M].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 1985.
[2]Brown G and G Yule.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李亚丽著.英语帝国——从部落到全球1600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4]张勇先著.英语发展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5]李赋宁著.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