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教育形式正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从根本上激活和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认真分析和了解“互联网+”,掌握应用“互联网+”构建英语课堂的方式,同时学会运用“互联网+”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欲望。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构建原则
【作者简介】张苏雯,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黄岱小学。
要想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就需要教师将“互联网+”的价值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可运用“互联网+”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的导入模式,调整和改变英语知识的呈现方式,同时还可构建出更加真实、有趣的对话情境。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改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固有印象。
一、“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便捷性原则。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逐渐融入不同的行业中,英语教师也应当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在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遵从便捷性的原则,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流程,实现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步提升。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及时汇总所要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从网络上搜集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料,并将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为学生下载资料、在线学习提供诸多便利。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还会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同时,网络平台还能有效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交流、互动的便捷性,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最终实现学生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
2.开放性原则。互联网+能够保证英语课堂更加开放,可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其形成良好的开放性思维。无论是学习何种语言,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而是要将语言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视语言的实践和应用。英语是当前世界上的通用语言,其应用更加频繁。此时,教师就可从网络上搜集更多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料,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教辅材料、传统教学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因而更需要教师能够搜集、应用和整合多种不同的学习资料,努力构建出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英语课堂。
3.创新性。在小学阶段的教學中,教师需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构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获取不同的学习体验,从根本上激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能够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也将会获得有效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激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与策略
1.优化导入方式,点燃学习热情。在过去,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不够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通常在上课时直奔主题,而这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顺利从轻松和谐的课件玩耍中,平稳过渡到较为沉闷、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下,英语教师应当学会运用互联网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歌曲、视频等,使英语课堂能够充分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增添更多的趣味元素。这样的课堂能够有效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今年的日历,并利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知识:“Now,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say the name of the song.”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歌曲Happy New Year。在聆听后,很多学生都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教师需继续引导学生:“You're great. You know the name of this song. Can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New Year and foreign new year? Let's sing the song happily together.”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这首歌的歌词,并与学生一起演唱这首歌。在完成演唱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中国新年,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国内外新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有的学生说:“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ew Year and American new year. I like Chinese new year very much because I have a longer holiday in the new year.”。
利用歌曲、视频等方式导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能够营造出较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转变知识呈现形式,降低学生理解难度。面对当前的“互联网+”,教师的教学不再只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整和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英语知识,使其能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我国小学生来说,英语知识是一门较为陌生和抽象的语言,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因而,教师就可将互联网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学会运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时,该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动物,因而教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导入性语言:“Do you like small animals? Do you have pets?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这时,很多学生都开始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I like lovely cats very much. They are very flexible and lovely.”。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同步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除了教材中的动物外,还可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动物、濒危动物、野生动物等。同时,教师还可围绕着这些动物进行随机提问:“Do you know what the animal in this picture is? How do you know about it?”学生需要根据图片中的动物回答问题。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语法、句型等,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和交流,使其初步了解他人喜欢和不喜欢的动物,并牢牢掌握该节课的英语知识。
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互联网+能够有效改变当前英语知识的呈现形式,将较为抽象的英语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其能快速掌握和理解全新的词汇、语法等,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3.构建真实的对话情境,锻炼表达能力。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语言,就需要经常进行交流与对话,这也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互联网+给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而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出更加真实的对话情境。教师可运用音乐、视频、动画等形式,构建出一个交流的场景与画面,提供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从根本上激发学生開口表达和交际的欲望,其学习态度、状态也将会发生较大改变。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英语对话的编创、设计以及表演对话中,打造出一个生动的互动式英语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中获取真实的交流体验,积累更多的对话经验,最终实现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掌握更多的表达技巧。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 5 “A party”时,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派对的视频,动听的音乐、快乐的氛围能够给予学生听觉上、情感上的良好体验,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和了解派对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围绕着派对提出问题:“Do you know about parties? Do you like parties? What kind of parties have you all been to? What do you need to prepare for a party?”,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学会运用教材中的语法和句型。同时,教师还可创设对话情境,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重新演绎派对的场景,模仿课文中的内容设计对话内容,完成口语交际训练。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能够将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出最真实的派对场景,激活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其能够主动交际、互动和表达。在直观画面的影响下开展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目前很多领域都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与支持,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构建真实的对话情境、调整导入形式、优化知识的呈现形式,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热情和新鲜感,最终实现其英语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敏.浅议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思考[J].信息周刊,2019(48):1.
[2]常志奎.“互联网+”时代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策略[J].新智慧,2020(6):28.
[3]蔡小演.借助互联网+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阅读习惯[J].校园英语,2019(46):208.
[4]柯莉群.“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83-87.
[5]王晓丽.互联网+时代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J].智力, 2020(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