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善刚
【摘要】在现代化体育改革进程中,校园足球逐渐成为我国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也愈发重视校园足球发展中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渗透德育教育职能的同时有效强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程度。文章通过研究校园足球发展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实践策略,认为可以从礼让精神、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在有效推动学生日后全面均衡发展,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校园足球;礼让精神;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一、引言
在校园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每一支队伍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协作模式,每位成员都需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争取获胜,而学生在团队配合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养成为集体目标共同努力奋斗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优化个人精神品质、培养奉献自我精神的目的,对小学生日后个人发展和集体生活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为班级荣誉付出努力,进一步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建设。
二、校园足球发展中培养学生礼让精神的实践策略
礼让精神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但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大部分幼儿生来便充分享受到家人的疼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礼让和分享精神,部分学生还存在任性、骄纵、腼腆等性格特点,不利于学生日后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因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小学生身心成长发育时,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树立礼让意识,使他们将礼让精神和分享精神转化成其自然行为,为日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充分发挥礼让教育的价值,促使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始终持有谦逊、礼让的美好品德。
促进校园足球发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礼让和分享精神,小学生在参与足球运动时会获得充实的满足感,他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自由选择任一位置,在足球比赛过程中还能随意支配自我,有效协调与平衡自身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互相分享的方式轮流在比赛过程中掌握控球权。因此,发展校园足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队友,又使学生能积极借鉴与学习其他优秀成员的经验和思维过程,并通过对比的方式明确自身与其他队友之间的差距,在日常足球训练过程中就能磨合出更默契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小学生在参与足球比赛运动时,必须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态度,明确自己是否具备成功传球的实力,避免过度表现自我甚至盲目忽视队友的配合,而是积极与队友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传球与接球,并在比赛过程中深入体会不同角色和位置之间的差异性。实际上在足球运动开展过程中,最需要引起学生重视的事项即为场上位置的选择,不同位置需承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而小学生在参与足球比赛时则可以了解与掌握各个位置中与队友保持最佳合作关系的正确方式。
三、校园足球发展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实践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行业愈发重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而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互动关系,有效沟通也是促进小学生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原本就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因此在小学阶段发展足球运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际上发展校园足球不但能充分满足小学生喜爱游戏运动的需求,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使学生与其他成员保持友好沟通关系,真正意义上锻炼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日后集体活动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开展校园足球教学时,教师通常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然后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分组,组织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验自身的位置和角色。学生与队友相互配合完成接球传球互动时,通常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合作关系。在比赛过程中一旦小学生出现理解和沟通方面的障碍,很可能导致配合失误,甚至影响整个比赛的成绩。因此,在开展足球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流自身的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沟通交流时间,引导各个足球小组共同研制科学合理的战术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学生极容易发生相互碰撞的行为,而学生在身体极度疲劳或情绪波动影响下很可能表现不佳,需要教师及时上场进行有效调解,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安抚双方的情绪。当小组内部成员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也应适当引导小组成员加大互动交流力度,而非片面性地减少沟通机会,致使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甚至对整个队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比赛过程中位置的选择和变化也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友好沟通,若学生所在位置较为尴尬,使其无法最大化发挥自身球技,则可以通过与教师沟通的方式大胆提出自身见解,从而有效调整场上位置。此外,在比赛过程中难免存在球队意见不合、队员不团结的现象,而科学有效的沟通不但能解决以上问题,还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反应能力,因此在校园足球发展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校园足球发展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实践策略
小学生普遍生长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下,其是整个家庭内部的核心,在日后成长过程中极容易形成自我意识过剩、缺乏集体观念的行为习惯,在参与集体活动时也并未意识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但足球这项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射球能力,还需要在队友的配合下完成传球互动,而传球则能直接体现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
对于足球这项运动而言,赛场中通常需要11名不同位置的球员各司其职,尽管不同位置的球员需承担的责任不同,但每位球员的最终目标基本一致。每位球员需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通过切磋、合作、对线等互动加强与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从而在队友与队友之间、队友与集体之间形成更密切的人际交往关系。帮助学生寻找最适合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纠正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等不利于其日后发展的行为习惯。实际上若脱离于团队看待某位球员,其可能具备较为高超的足球运动技能,但在失去整个球队的配合作用下其个人能力会弱化,因此只有将某位能力高超的队员安置于集体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我们要在集体合作过程中深入发掘每位球员的潜能,在此过程中,每位队员都需要认真考虑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球场环境中正确认知自我、锻炼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有效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真正意义上培养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和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还能形成尊重他人、体谅队友、互相理解、誠恳待人等美好品质,逐渐意识到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可以充分发挥整个集体的最大作用,加强协同配合能力可以综合提高整个队伍的竞技水平。不仅足球运动项目需要密切的团队合作,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也需要教师与其他同学积极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获得他人予以的信任和回报。基于此,在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协作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科学调配团队内外部关系,始终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基本原则,共同朝着最终的目标努力前进、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任何一个足球团队都离不开具有领导能力的组织者,教师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体委和队长,鼓励学生始终秉持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在竞争过程中促使学生明确能者居高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后训练过程中付出加倍的努力。对于竞选成功的成员,教师也应督促其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意识,鼓励其以身作则发挥良好的表率作用。
五、结语
足球运动在校园体育项目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项运动具有较强的活力和生命力,不但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敏捷性思维,还能推动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因此,在校园体育发展中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天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小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促使其在强健自身身体体魄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建华.校园足球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2):83-85.
[2]凌志雄.对带好小学足球队的几点思考[J].体育师友,2015(4):42-43.
[3]王敏,任冬冬.关于足球进校园的辩证思考[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9):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