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科院校对培养“通外语懂专业”的英语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科院校应该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并强化学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表达交际能力及跨文化交际防“文化休克”的跨文化应用能力。本文将对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及成因、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关键词】商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视听说;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费广会,贵州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综合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贵州英语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ZC123)的研究成果之一。
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属于必修课,其特征是凭借其规范地道的英美语言、丰富广泛的英语题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模拟真实的场景多样化地让学生练习,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同时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此,适用于商科院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怎样才能坚持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并强化学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表达交际能力及跨文化交际防“文化休克”的跨文化应用能力,才能培养“通外语懂专业”的英语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呢?
一、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及原因
1.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现状。受英语教学大环境影响,大部分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仍采用传统“3P”(Presentation呈现新知识,Practice实践,Production输出)教学模式。英语视听说教学还是“学生听——教师讲解(根据教参配备的光盘课件进行讲解)——对答案”的模式,教师仍是整个课堂的操控者,教学模式形式化,教学方式机械化,教学内容片面化;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很多环节如,预习、复习、翻转、作业、测评等仍然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
2.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现状的成因。大多数商科院校在录取非英语专业学生时没有单独进行口语听力测试,对英语成绩没有单独的要求,只看高考总分,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参差不齊,成为老师授课时的短板和拦路虎。受学生进校成绩和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客观情况限制,加之学校设备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时数及时间有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不佳。又因采取大班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更多时间进行操练和巩固。受传统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院校和教师不与时俱进,未及时根据本校情况探索、尝试、引进、采用新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导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仍在使用。
二、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综述
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杨炤宇提出了把大学英语课堂时间“一分为二”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创新点在于“生生互动”的形式,课堂时间一半由教师主宰,保留了传统教学中的授课精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基于学生课外通过自主学习所内化吸收理解的知识,结合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讨论式参与型模式,针对高校英语课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分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应用于大学视听说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用一体”的听说实践能力及交际能力,将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途径“三位一体”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具备视听说思变能力、积极主动的自学内化能力、学术规范及展示等能力。
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李西、谢颖提出了基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无时空限制的、可重复的、高开放性的“慕课”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习的互动和学习的体验,使学生不受任何限制且无需成本却能系统学习一流大学的一流课程。其流程大致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大纲——教师设计“慕课”教学任务——教师创建“慕课”教学视频——教师创建“慕课”教学任务单——学生课前完成“慕课”教学任务单——分步骤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实施——课堂实践效果的测评。这种教学模式整体彰显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学生成为具有积极主动创新的主动性实践技能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带有愉悦而有成就感主导性的设计者、咨询者、组织者、引导者,真正达成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脚踏实地地从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山东滨州学院外语系的蒋倩提出,大学英语视听说实行开放模块化教学,旨在凭借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基础构建学生新的学习模式,通过把英语教学模块分成语言技能模块、文化素质培养及国际文化知识模块、综合技能模块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实验室的作用,彰显层次性和综合性的融合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秉承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基础到提升、由启发到引导、由思考到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此达到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李立文、王淑琴提出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程内容研究解决问题,通过明确项目主题的设计、项目主体的实施、项目完成后的评价,采取实地调查等多种手段,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视听说成绩的目的,实现英语视听说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从而达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以培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李燕玲及其他高校的某些老师强调,以学生为主的诞生于信息化环境的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和学突破了时空界限。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赋予学生对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实现了教师从单一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向创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转型。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课前由教师提供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视频、讲座及各种多媒体视听材料,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先自主课前学习;课内知识内化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到底哪一种更切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是更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呢?
三、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索
1.传统与新潮教学模式相结合。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资料,发现有翻转式、对分式、慕课、微课、项目教学法等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笔者在2019年的暑期培训中听闻专家提到的一些特别先进的教学模式,受益匪浅。再回头审视所在商科院校的学生及教师情况,反思这些教学模式好不好,适不适合所在院校的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单一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即使再先进也无法满足笔者所在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主张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几种时下流行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呆板的一板一眼“讲”和“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融入了新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脚手架式教学模式,音频和视听材料可以是纪录片、名人名言、抖音、电影节选、新闻报道等。
2. U校园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笔者所在院校实行的是“4-4-2-2”大学英语学分制和课时制,即大一每周4节课,大二每周2节课,课时由原来的64学时减半到32学时,但学校对学生四六级的过级率要求高了。如若教师还按照传统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听说自如的英语交际能力,更难真正实现大量语言材料输入内化和输出运用。如何在课时减半压力要求增大的情況下辅助学生提升四六级过级率呢?
充分利用功能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和各种外语学习平台。U校园和随行课堂就是两大交互性强、资源共享性高、知识覆盖率广且自带强大功能和趣味性的外语学习平台。要充分利用上述平台混合式、一站式教、学、评、测、研的教学解决方式,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自主学习,完成检索及分享资源、师生交互、知识存储及管理。教师可以在线上线下监管学生的学习情况。
具体做法是:除去教材必教内容,其余不在教学计划内的视听说内容按照一学期16周的时间平均分配,规定的时间设定及格门槛,比如80分才能过关,要求学生自学完本单元内容,测试成绩作为学生一学期过程性评价的真实依据计入期末考试成绩。课下以学生自学为主,课上教师可以利用部分时间进行课中翻转,可采取各种方法,如让学生做PPT或者拍微电影在课中进行分享反馈。笔者曾参与外教老师给中国学生上英语视听说课,每天早晨固定时间放一段语速很快的新闻,让学生边听边以最快的速度记下所听到的词汇。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能力进步很快。
四、结语
语言是用来完成请求、劝告、建议、邀请、需求、命令、希望、拒绝、同意等带有交互性语言交际功能的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交际和会话策略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选择性地、层级性地、拓展性的、系统性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礼仪、禁忌、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等跨文化拓展知识,增强学生在真正的语言交际环境中,能得心应手应对“文化休克”,这才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最终目的所在。
要真正达到学习教授语言的最终目的,除了教学主体的转变外,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教学内容也需要改革,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内容要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改变,这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燕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7):88-90.
[2]薛琦峰.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16.
[3]李西,谢颖.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2):98
[4]蒋倩.大学英语视听说开放实验模块化教学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