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发展

2021-10-16 06:36张文佳
市场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跨国供应链新冠

张文佳

根据商务部统计,全球跨国并购的成功概率是25%左右,而中国企业的成功率达到40%,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程展,2012年)。但是新冠疫情为跨国并购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新常态”下,2020年全球企业并购活动减少,当交易曾一度停止,下半年曾经历显著复苏。根据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2020全年并购交易总金额同比下跌5%,跌至3.6万亿美元,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2020年下半年全球并购市场完成价值超过2.3万亿美元的交易,比上半年增加近90%。

一、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现况

在过去的近十年中,随着我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加快了跨国并购的步伐,成为并购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在全球跨境并购交易总额中,我国企业作为收购方主导的跨国并购占到了70%以上。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201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2020亿美元,见图1)。但随着我国外汇和信贷监管、以及东道国对海外投资审查的加强,2020年成为我国跨境并购交易量连续下滑的第五年,相比2016年减少80%以上。202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交易额略超120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40%。

图1 2015-2019年我国跨国并购交易总额(单位:10亿美元)

2016年,我国企业金额最高的海外收购案是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交易(见表1),前十大海外并购交易总额逾900亿美元。疫情之下的2020年,十大中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逾1553亿元(约230亿美元)(见表1)。

表1 2016年十大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交易

相较于2016年的十大跨国并购多涉及手游开发商或计算机/机器人等工业企业,2020年的十大跨国并购则更多围绕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行业展开(垃圾处理、电力、食品、保险、教育和医药等)。这些行业的需求相对稳定,往往受到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会较小(如垃圾处理、电力、食品),甚至会因为外部冲击的发生或者经济状况的恶化而需求增加(如保险、教育)。

随着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作为我国微观经济重要基础的中央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境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20年我国央企所进行的十大跨国并购中,标的公司主要集中关于电力、工程设计、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行业中,东道国主要涉及欧洲、南美洲、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见表3)。

表2 2020年十大中资海外并购交易

表3 央企2020年度10大海外投资并购

二、疫情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各国刺激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后疫情时代,全球各国的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措施,显著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和企业的可投资金。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在2020年7月举行的欧盟峰会达成了未来可使用总规模高达1.8万亿欧元(包含了下个7年中1.074万亿欧元的长期预算金额和0.75万亿欧元的“恢复基金”)的财政支出,是欧盟“史上最强”的经济刺激计划,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铺路②《全球疫情简报:欧盟达成“史上最强”经济刺激计划》,参见中新网,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0/07-22/9244887.shtml。。日本于2020年12月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高达73.6万亿日元,在此之前已经两次出台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计划,合计约22万亿日元。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投资者将得益于主要经济体提供的低利率从而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目前我国疫情得到有力控制,经济复苏较快,2020年GDP增长2.3%,2021年上半年增长率则高达12.7%。预期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坚挺,增强中国投资者的国际购买力。

(二)经济环境恶化导致大量并购标涌现

在疫情期间,不少行业会受到严重冲击,比如电影、餐饮、交通物流、零售、旅游与酒店业、制造、原油等,全球企业破产数量大增。国际市场的潜在并购标的也大量涌现。截止2020年10月,全球已有43家商业航空公司宣布破产,其中有20家至少运营了10架飞机,而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为12家和10家。惠廷石油公司、彭尼百货、罗德与泰勒百货、维珍大西洋航空和日本亚洲航空等知名、老牌企业相继破产倒闭。美国破产企业数量已达2019年的10倍,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超过500家,达10年最高③参见《2020年国际十大经济新闻》,经济参考报,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20-12/30/content_70371.htm。。

尽管各国政府的企业纾困计划会为潜在收购标的增加韧性,但市场上仍将存在大量的并购机会。预计未来两年全球企业破产数将大幅激增35%,达到历史新高④安联集团旗下贸易信用保险公司--裕利安宜2020年7月29日发表报告时称。参见《全球23家航司宣布倒闭,美国对跨境卖家种子刷单实施调查》,http://www.qqjjsj.com/show43a151723。。这将为中国出海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扫货”窗口。有利的市场条件和标的企业相对合理的定价水平,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通过并购积极重组海外资产、提升业务价值的绝佳机会。

(三)新冠疫情下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投资机会

产业转型升级和外在的金融工具创新往往是推动历史上各并购潮的两个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口。而这次新冠病毒迫使许多中国制造商面临着被迫减产停产的困境,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可谓企业自救的良药。新冠疫情倒逼企业加快升级变革的步伐,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的当务之急。在价值链的每一环节,新兴的核心技术和数字化转型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在2020年3月的电商企业首席惊喜官(CXO)月度调研显示,CXO们纷纷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本次疫情带来的最大的正面影响”。65%的企业认为本次疫情让员工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相比2月的56.2%上升了16%⑤方跃,“情倒逼“数字化转型”,企业如何抓住契机?”,见https://www.ceibs.edu/node/18597。。

新冠疫情是个加速器,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培养企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和韧性,这也为中国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中国已经在一些应用领域走在市场前沿,例如:在线诊疗、在线教育与O2O零售等。但在居家虚拟旅游和娱乐、家医疗检测与健康监控设备、数字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等领域,仍与全球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持续的国际化投资和拓展全球化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来提升市场地位,以满足国内外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日趋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四)国内外政策监管出现有利迹象

在不涉及核心技术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国内外政策倾向于做出相应调整,为海外并购提供更多机遇。实际上,全球供应链洗牌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许多中低端制造产能已经从中国转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收购国际品牌和先进技术,只要所在行业不受监管限制,能为国家带来额外的投资、消费和就业机会,便很可能受到国内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

尽管中国直接对外投资(FDI)面临复杂的全球监管环境,但不涉及核心技术或国家安全的交易通常仍能进行。在欧盟,尽管需要经过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两道审批,也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审查和公众监督,但中国在充分沟通、承诺保留相关工作机会的情况下,往往受到欢迎。例如,2020年我国企业进行的最大的两起以及央企十大海外并购中的四起均发生在欧洲。尽管疫情以来不少国家均在收紧投资监管,审批、监管机构出现停摆,但是也出现了不少有利迹象。RCEP以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订有利于中国经贸和投资的全球布局。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有利于加速中国对欧洲的跨国投资。在可预见的将来,在敏感度较低的行业领域,尊重市场经济规则的主流经济体将继续欢迎中国投资者进入。

三、疫情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

(一)地缘政治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加剧了地缘政治风险,比如新冠疫情迫使全球供应链进一步中断和重组,从而加速了中、美之间贸易摩擦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裂痕。随着美国和中国之间经济摩擦的加剧,很有可能转化为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观之争,以及安全因素之争。

(二)产业链中断

在全球疫情控制不住的形势下,全球经济将长期处于衰退期,逆全球化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化供应链可能转变为将战略物资集中在本土的自给自足型供应。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区域合作可能会取代全球化合作。高度嵌入国际产业链的行业,如电子组件、设备行业等,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不少国家都试图把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搬回本土,全球制造业格局也会因此而调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机会也将面临新的调整。

(三)人员、物流跨境流动不便

疫情爆发后全球有130多个国家纷纷采取出入境管制措施,人员、货物流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企业的人员流动、市场调研、商务谈判、项目招投标等活动被迫暂时停止,影响投资项目的推进,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放缓。由于工程建设和投资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投资合作人员、货物配备面临困境,产能开工率不足甚至有些停工(林勇明,2020)。

四、疫情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分散化的国际布局

新冠疫情加快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重构步伐,推动了大国战略竞争尤其是中美博弈,加剧了中美“新冷战”和“全面脱钩”的危险,也给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徐进,2020)。中美科技加速脱钩,中国企业应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2016年之后,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国家占中国海外投资额的比重由1/3下降至19%。无论中美在科技领域是“硬”脱钩或“软”脱钩,中国投资者在部分领域的投资仍将面临制约,包括半导体、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

未来在消费科技领域(例如社交网络和电子消费品),全球可能形成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两极分化的二元格局。全球性企业将在两大阵营间寻求业务布局的平衡,在华跨国公司也有意加强与国内战略投资者和本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实现“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同时,出海企业要坚定与国际接轨和全球化发展的信心,谋求在北美之外进行技术收购,出口导向型的中国制造企业可通过在海外新建和扩大生产基地,更好地向全球市场供货。

(二)制定合理的供应链整合策略

受疫情防控措施限制,供应链断裂和产业链重构的情况更为普遍。疫情的确对我国制造业造成了影响,我国现在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供应链会越发完善。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特殊优势,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深度供应商网络,政府对制造业的大力支持和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国内国际大循环的基础,也正是特斯拉和霍尼韦尔等企业进入中国所看中的。我国在过去十年中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制造业产出占全球占比达到35%。

跨国并购是对原有供应链进行重构、整合的过程。疫情之下,我国企业想通过跨国并购来整合实现采购和产业链时,应注意进行合理的交易设计和整合策略。交易设计决定了交易的方式以及收购双方在交易和整合中扮演的角色,进而关系到供应链的跨国信息整合、运营整合、文化整合以及人力资源整合。而这些整合策略相互作用,构成供应链整合的支持体系,决定着供应链的韧性和连续性。对交易所涉及的诸如法律、市场、财务、政治、技术、运营等风险进行研究和及时评估,有利于双方的有效整合。另外,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各国发布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救市政策,及时了解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助于利用东道国的“政策红利”。

(三)把风险防范贯穿全过程

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是跨国并购成功的前提条件。跨国并购是国内业务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并购将关键资源配置于产业链、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才能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做好跨国并购的尽职调查是确保并购取得成功的第一步。通过尽职调查,摸清目标企业所在地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优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事先做好风险防范预案。

疫情增加了海外投资的风险,掌握东道国的疫情管控措施的动态信息也成为了风险防控的一大关键步骤。运用金融工具、保险、市场等手段健全风险预警、转移和应对机制,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驻外使馆、商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力量,有利于降低和规避并购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在东道国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中资企业也应积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打造企业在当地社区的良好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林勇明,2020)。

结论

疫情加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投资机遇。企业既要做好风险预警与管理,又要从头做好规划,等待时机展开新的投资布局,提高供应链的韧性和连续性。未来医疗信息技术(包括远程会诊系统、自动化检测技术、医疗数据传输通讯等),或将成为海外并购的重点领域。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也将成为企业谋划海外投资布局的主要领域。政府也应在这些领域加强政策支持,以提升企业“走出去”的空间和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借助跨国并购活动,企业可以抢占核心资源、强化核心技术、加强人才储备、占领市场制高点。在目前相对低迷的全球经济状况之下,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谨慎的风险管理,以及规划缜密且执行到位的并购后整合,形成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猜你喜欢
跨国供应链新冠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新冠疫苗怎么打?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