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0-15 16:33:33禹洪珠
康颐 2021年16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临床效果针灸

禹洪珠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予以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90例肢体障碍患者,经由数字随机抽取法分组: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康复所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积极予以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突出应用价值。

【关键词】肢体功能障碍;针灸;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DOI】

肢体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感觉功能障碍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一般是由于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所导致,主要表现为感觉减弱或者是缺失,肢体的肌力下降等[1]。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做好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针灸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医治手段,它属于一种内病外治的中医技术。本文即针对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以提供可能的参考思路。现予作文详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遴选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于我院就诊时间均介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经由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以组别划分: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前者男/女(例):25/20,年龄于33~70岁范围分布,测验平均值结果为(54.74±2.26)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例,脑出血患者5例。后者男/女(例):23/22,年龄于32~72岁范围分布,测验平均值结果为(56.21±2.64)岁,其中脑梗死患者4例,脑出血患者2例。对上述基线资料施以对比,差异均衡(P>0.05)。实验的实施已获取医院伦理协会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针灸治疗。针灸采用提神醒脑、静脉疏通、调和阴阳的方法,患者取卧姿,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主穴包括百会穴、三阴交穴、尺泽穴、曲池穴、内关穴、水沟穴、委中穴、丰隆穴、足三里穴以及涌泉穴;内关穴采取泻法,水沟穴采取雀啄法,三阴交穴采取补法,尺泽穴、委中穴采取直刺,提插至患者肢体有麻胀与抽动感为止;其他各主穴采取虚补实泻法进行针刺。针刺位置均取患者身体两侧,每次进针后行针,使针刺感向内散发;患者针刺得气后均需留针20至25分钟,并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以提插法为主。(2)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维稳后,护理护士引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带领患者进行体位转换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增加患者训练强度,从下肢负重训练逐步转变为双下肢负重训练;引导患者进行坐姿站立转换训练,使他们能够保持身体平衡,适当引导患者进行走路训练。及时指出并纠正患者的不良走路姿势,并指导患者学会正确走路方法。在练习走路时,护理人员应用牵引布带拉扯住患者,使患者处于一个身体平衡的状态,保证患者安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主要分为优(患肢可正常活动、生活能力已完全恢复)、良好(患者可借助拐杖进行活动,生活可基本实现自理)、差(未达以上标准)三个衡量标准,优+良,便为优良率。

(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康复所用时间。

1.4 统计分析

在构建本实验数据模型的同时,经由SPSS24.0完善统计分析工作,对以(%)予以表述的计数资料行X 2检验,对以(x±s)进行表述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对最终所获取结果为P<0.05即示观察指标差异兼具统计学意义,反之为无。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所用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康复时间经调查为(41.24±6.04)d,对照组则为(52.18±7.24)d,差异显著(t=7.783,P<0.05)。

3 讨论

肢体功能障碍属于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症状,多发于脑出血、脑梗死疾病后,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不受控制[3]。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差,会给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质量。所以,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4]。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康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分析为: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通过针灸医治方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再联合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肢体恢复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借助于针灸,可达祛痰化瘀、通络之效,且百会穴、四神聪穴等,为经络与脏腑聚集之处,对此处刺灸,可兴奋大脑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进而使体内阳气得以调节,修复可逆性神经细胞,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中枢神经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重新建立,使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功能进行重新整合,以此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积极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能使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大大缩短康复所用时间,具突出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苗.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塞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5):763-766.

[2]赵颖.针灸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031(002):191-192.

[3]黄蓉.针灸康复护理在肢体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研究,2019,001(004):103-103.

[4]杨晓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24):154.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临床效果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PCI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后的康复护理分析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30:20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