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指出,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确保人才符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国家倡导以创新促就业,改善就业现状,增加就业率。但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广西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很难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旅游人才供需失衡。多因素协同背景下,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迫在眉睫。本文就多因素协同下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促进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元素协同;旅游院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4-0158-03
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人才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故此,国家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把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契合,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中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旅游人才质量不高,尚未达到企业的发展要求,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加剧了供需的错位矛盾。多因素协同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建构,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多方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以创业促就业,真正培养高水平的旅游创新创业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关于创新教育的定义,有以下两种解释:广义上看,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狭义上看,创新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活动[1]。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分为狭义、广义两种,狭义的解释认为创新教育本质上是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广义的解释认为创新教育是强化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当前对其内涵并无明确的定义[2]。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最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该校大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重视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主张“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同时,斯坦福大学特曼教授指出,要把学术界和产业界结合起来,建构新型的合作关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学校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创业意识,在实践中累积经验,改善就业压力。研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创业”和“创新”两个部分构成,创新教育侧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体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确保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多因素协同下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多元素协同,主要体现在创业方法、目标及路径等方面,通过整合各项资源,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改革创新创业机制。通过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各要素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为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空间[3]。“产学研”是一种协同实践,能最大限度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能有效提高旅游专业的教育实效。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创业热潮愈演愈烈,旅游院校的创新创业体系建构需要突出多因素的协同发展,即企业、高校、政府等主体的合作,通过增强社会资源、教育体系间的交流,推动资源共享,突破传统教育资源模式的局限,建构动态化的合作平台,不仅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更杜绝了资源浪费的现象[4]。多元素协同背景下,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密切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实效,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带有很强的应用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综合性较强。旅游管理专业的设计目标,主要以实践和应用为主,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旅游管理专业开始采用应用与实践相契合的模式,为社会培养了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亟须开展更进一步地改革。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点。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方面难度较低。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优质人才,其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高职院校能够通过“产学研”平台的建构,促进各方交流,打造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与普通的教学方式相比,这一体系带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当前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一)创新创业内容认知不彻底
新时代背景下,广西旅游院校對创新创业的认知尚停留在表层,认为当前的创新创业是针对未来创业者的教育,对普通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学好本专业即可。现如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很了解创新创业的内容,简单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创办公司”,这说明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尚不充分,忽略了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5]。整体上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知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在相关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较为贫瘠;第二,学生不够重视,很多学生不以为然,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教育形式单一
在当前广西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尚未形成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开设较少,通常表现为创业大赛、讲座等形式,有的院校虽然有该课程,但大多是选修课,极少部分学生会因对创新课程感兴趣而选择学习该课程,更多的学生仅是为了获得学分[6]。在学校内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衔接不够密切,通常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人才培养需要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大多广西旅游院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停留在就业指导、创业讲座等方面。这些活动较为单一,对学生意识指导的作用相对局限,且教育内容过于枯燥,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三)师资力量匮乏,缺少“双师型”教师
师资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很重要,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必须要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培育优质的创新创业者。但目前相关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大多教师缺少理论及实践经验,许多教师都是跨专业的教师,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比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缺少创业经验,难以满足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需求[7],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
(四)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脱离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人才培养必须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现如今,广西大多旅游院校并未成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导致学生对理论的了解尚停留在表面,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校企合作力度有限,人才培养不符合市场需求,加剧了“供需矛盾”[8]。创新创业实践是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创新创业中的魅力,但在当前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中,实践课程的比例较小,导致培养效率低下,不利于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培养[9]。
四、多因素协同下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一)精准定位旅游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旅游院校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中,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能够为后续的活动提供导向。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强的应用型,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要突出创新型实践人才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现如今,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再加上消费者渴望新奇的旅游体验,追求旅游产业的个性化服务。因此,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应与时俱进,突破各个学科间的界限,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了解旅游市场的前沿动态,根据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与之相关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新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10]。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时刻关注市场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的特点,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坚持能力为本,优化课程体系
从旅游专业的特殊性来看,其人才培养不仅要求旅游人才具备专业化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该课程的设置,要实现跨学科的融合,突破各个学科间的局限,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旅游院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建构创新创业课程,更要拓展课程资源,如实践操作知识、理论知识等,最大限度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创业活动是一种转化实践的过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创业基地实践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高校还要设置隐性课程,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服务意识。
(三)优化师资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综合性较强,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科学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建构“双师型”队伍。在此背景下,旅游院校要积极安排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了解旅游企业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另外还应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专业内容,以此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效果。
(四)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旅游院校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人才,所以,在具体实践中,相关高校要把握好旅游产业的需求,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能够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企业、高校、政府、协会等都是校企合作的参与方。旅游企业通过与学校鼎力合作,能够让学生了解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确保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还可以开展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旅游企业的发展变化,树立创新意识,调动创新性思维,深化综合素养,提高旅游人才的培養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旅游资源有明显优势,发展当地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为了打造广西旅游先进省,提高当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意识到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构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以此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锋,滕跃民. 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支持体系研究——基于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2):90-93.
[2] 王玲俊.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同机制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7(25):61-63.
[3] 李丽萍.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2):3-4.
[4] 李亚奇,李峰,王涛,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4):5-12.
[5] 高斌淳. 协同视域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2017.
[6] 张永安,张瑜筱丹. 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新动能支撑效率的多视角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6):113-120.
[7] 张兵. 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的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J]. 教育探索,2016(05):87-90.
[8] 张冠蓉.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17.
[9] 任泽中. 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D]. 镇江:江苏大学,2016.
[10] 曾璇. 基于大学生创业者视角的创业支撑政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9(21):71-76.
(荐稿人:谢雨萍,桂林旅游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广西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旅游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多因素协同下广西旅游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LYHZWY004)。
作者简介:张素梅(1977—),女,硕士,桂林旅游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发展及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