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钲
众所周知,人体的经络系统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这些都是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双手也是经络循行所过之处。手上有众多的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治疗该穴位隶属的经络所主导的疾病。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言“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例如合谷穴可以治疗牙痛,落枕穴可以治疗落枕,少府穴可以治疗失眠、多梦等。下面介绍后溪穴的功效。
定位与功效
后溪穴是手太陽小肠经的穴位,虽然在手上,却是颈肩部保健的要穴,其效果有时候比颈肩部的穴位都好。之所以效果好,因为它所在的经络是循行颈肩部的,即“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这句话说明,手太阳小肠经正是从手上的小拇指、上肢外侧的后缘,走行到肩部,环绕肩胛。因为它与肩部关系密切,所以这条经脉被人称为“肩脉”。而后溪穴就是肩脉上的重要穴位,擅长解决颈肩部的问题,如颈肩疼痛、僵硬、活动困难等。
另外,后溪穴还与督脉的经气相同,所以具有舒筋解痉、通督醒神的功效,不仅可以用于治落枕、肩肘臂痛、头痛、咽喉肿痛,还用于急性腰扭伤、足跟痛、胸胁痛、眶上神经痛等病症,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止痛要穴。
后溪穴保健法
揉按后溪穴 以拇指点按或揉按患侧或双侧后溪穴1分钟,同时缓慢活动颈肩部,以缓解颈肩部疲劳、疼痛等不适。
艾灸后溪穴 将艾条点燃后,对准后溪穴进行艾灸。艾条与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艾灸15分钟即可。艾灸的同时,也可缓慢活动颈肩部。
针刺后溪穴 以毫针刺入后溪穴0.5寸左右,或施以捻转手法,同时让患者活动颈肩部,以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范围。
工作了一天,颈部、肩膀、腰背都很累,此时可以点按后溪穴,同时活动活动颈腰,伸展一下臂膀,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从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