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探讨

2021-10-15 06:23赵永昌柴红梅陈卫民
食药用菌 2021年5期
关键词:牛肝菌松茸出菇

赵永昌 柴红梅 陈卫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昆明 650205)

野生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退耕还林、禁牧多年后,全国的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但有的区域生态质量未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得到有效改善。大型真菌是生态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指示剂,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几乎无生产成本,对振兴农村经济有利,并可提高农民保护森林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受饮食文化和营养价值观念的影响,野生食用菌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追捧。作为限量可再生生物资源,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受关注度较高,但人们对其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包括:(1)营养或药用价值极高。食用菌包括野生食用菌,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有用”不等于“有作用”,既不能神化也不能直接代替药物。(2)野生菌长得大是不是施过化肥?其实“大”主要是受物种、生长环境、气候和营养条件影响,如野生金福菇,一丛可达几十千克。人工管护可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适时采收有助于得到大而壮的子实体,目前干巴菌和松茸比较明显。(3)重金属问题。野生菌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其重金属含量不可控制,对其所谓的“危害”研究不足。几乎所有食物都含重金属,关键是含量和摄入量,因而只讲含量不讲摄入量不科学,现行的针对食用菌特别是野生食用菌的“标准”有一定缺陷,需要逐步完善。(4)尼古丁问题。多数真菌都会产生尼古丁,野生菌也不例外,日常食用的茄科类植物,如辣椒、茄子、马铃薯等,都含有尼古丁,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因此,野生菌干片含有尼古丁并不是所谓的烤烟房烤出来被污染所致。就食用量和含量而言,野生食用菌是安全的。

以下笔者总结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的研究结果,就其可持续发展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现状

1.1 野生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及国内产地

估计世界真菌物种数有150万~500万种,已进行分类描述的约10万种,其中大型真菌约3万种,大型真菌中非菌根类约0.5万种。我国估计有真菌约30万种,已记载约2万种,其中大型真菌约0.6万种,非菌根类约1 500种。理论上,非菌根类大型真菌均可驯化栽培,但实际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要少一些,估计我国具有驯化栽培潜力的约600种。在可食用的大型真菌中,进入野生食用菌贸易的主要物种约100种,主要类群是牛肝菌类(10个以上属)、乳菇类(2个以上属)、口蘑属(Tricholoma)、块菌属(Tuber)、鸡㙡菌属(Termitomyces)、革菌属(Thelephora)、红菇属(Russula)、离褶伞属(Lyophyllum)、鸡油菌属(Cantharellus)等。

云南120县(市、区)均有野生食用菌分布,根据近年抽样调查的结果,按野生菌贸易量可分为四类:I类县(市、区),产量3 000吨以上,有6~8个;II类县(市、区),产量1 000~3 000吨,约20个;III类县(市、区),产量500~1 000吨,约有80个;IV类县(市、区),产量在500吨以下,约有20个。

据此推算,云南野生食用菌每年贸易量为15万~20万吨,其中近万吨的种类有1个,为美味牛肝菌。云南贸易性野生菌品种的自然蕴藏量,包括已采集、尚未开发和无法采集(滇西北地区为主)的量,估计为贸易量的2~3倍。全国野生食用菌的贸易量在30万~40万吨,约为栽培食用菌的3%,2020年原始产值在200亿~300亿元,占食用菌产业产值的7%~10%。由于我国野生食用菌除云南和四川外,其他地区的利用程度都不高,估计全国野生食用菌资源量在200万吨以上。

我国野生食用菌种类多、产区广,主要以西南和东北地区为主,近年华中地区商业利用水平提高较快(表1)。

表1 我国野生食用菌主要种类的主要产区

1.2 野生食用菌市场现状及特点

(1)产业链延长。野生食用菌产业成本较低,产业链目前主要是一产和二产,随着休闲和大健康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一、二、三产的产值比可以达到1∶2∶1。云南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最大产区,又是全球野生食用菌产品的重要来源地,短期从业人员达600万人,长期从业人员为12万~20万人,从事该行业的食用菌企业约1 000家,野生食用菌原始产值75亿~100亿元,流通增加产值100亿~150亿。

近年,鲜品电商市场迅速崛起,使野生食用菌产业链延长,鲜品电商野生食用菌销售种类如松茸、松露、鸡㙡、青头菌、白葱、黄赖头、鸡油菌、老人头、黑虎掌等增加迅速,销售时间长达8~10个月,范围遍及大陆所有省区市。野生食用菌鲜品电商模式的兴起,也带动与野生菌相关的仓储、物流、包装、分拣等专业化工种逐步形成。

(2)价格稳中有升。近年,全国性的野生菌采集食用和销售热潮兴起,昆明木水花市场来自全国的野生食用菌种类、贸易量逐年增加,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出菇时期有差别,市场销售期延长,如1~4月份有来自广西和贵州的一定量的松乳菇在木水花市场销售。受林地管护面积增加的影响,云南野生食用菌产量变化不大,但质量提高明显;出口量基本稳定,国内市场扩大。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全国性连锁餐饮企业也开始使用大众种类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平均价格逐年上升(图1)。国际市场对我国野生食用菌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小,即便是以国际市场为主的美味牛肝菌,价格也基本没有大的变化,2021年7月的每千克收购价约为50元,为往年同期的2倍左右。

图1 云南省部分野生菌品种和栽培食用菌2010—2021年平均价格比较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野生食用菌批发市场,昆明木水花野生食用菌市场已实现了买卖全国。云南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市场在国内,特别是省内市场,占65%~70%。在国内市场份额逐步提高的同时,多数野生菌的价格不断提高;野生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许不会增加,但价格趋势相同。

(3)市场和消费多元化特点明显。国内、国际市场同发展,目前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高端产品市场已形成,新种类的市场不断扩大。野生食用菌的烹饪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其中块菌、松茸的刺身吃法(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催生了高端鲜品市场;以野生食用菌采集、休闲、观光为主题的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产品实现了种类多元化,除传统的鲜品、干片、盐渍品外,增加了速冻、冷冻干燥、即食食品等。产业链的延伸拓宽了市场需求,提高了价格。

(4)野生食用菌的采集方式和去向。野生食用菌作为非木质林产品,除部分鸡㙡和蘑菇属种类外,基本都来自森林。全国85%野生食用菌属林地自由采集,云南约占70%,其中自采自食为10%~15%,销售为85%~90%。云南野生食用菌发展较好的地区通过林地管护采集(包括承包管护和林地到户自己管护)提质增效,全国林地管护采集的面积小于15%,云南小于30%,管护林地野生食用菌99%都用于销售,产品包括松茸、干巴菌、牛肝菌、块菌等,从目前林地管护采集和产菌林面积看,以林下野生食用菌采集为主的林地管护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1.3 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地域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作为全国野生食用菌最大的产区和交易地,云南形成了香格里拉和南华为松茸的主要集散和贸易地,南华为美味牛肝菌鲜品和干片的集散地,昆明为鲜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和输往省外的主要通道等优势区域格局。相关的交易会、文化节、饮食节,日趋规范,影响增大。

野生食用菌作为大自然的馈赠,其采集利用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多民族饮食文化造就多元化资源利用。日本的松茸,欧洲的块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无不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我国东北的榛蘑和云南的白参、干巴菌也一样。

多数少数民族都有采集食用野生菌的习惯,同一少数民族在不同区域对食用菌的采集、利用、食用方法不同,但同一区域不同民族对食用菌的采集、利用及食用情况大体相似。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的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以采集销售松茸、羊肚菌、冬虫夏草、牛肝菌为主;西盟、沧源、孟连、勐海等县的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傣族、哈尼族以采集利用大红菌、鸡㙡、木耳、香菇、白参和乳菇为主;大姚、屏边、新平、景谷的彝族、哈尼族、傣族主要以采集利用松茸、牛肝菌、香菇、鸡㙡、木耳、香菇、干巴菌、青头菌、乳菇类为主。

白参(裂褶菌)是世界广泛分布的真菌,但只有云南地区有食用的习惯,且只有云南产出的白参才有较好的口感。云南不同地区和民族食用白参的方法有所不同:沧源县的佤族、拉祜族和汉族炖鸡蛋、舂干巴、煮烂饭,云南麻栗坡的壮族、苗族、傣族、汉族和瑶族蒸肉、蒸鸡骨、炒食,西盟县的佤族则炒鸡蛋或凉拌。

我国各地对野生食用菌的认知、利用水平不一。同一种菌不同地区称谓有差别,如美味牛肝菌在楚雄称为核桃菌、白牛肝菌,在洱源称为泡粑菌。不同地域对同一种食用菌的认知和利用有较大不同,野生马鞍菌,有的地方视为美味珍稀菌,有的地区则认知和利用度极低;多数地区认可的乳菇和红菇类食用菌,在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等地区认知度和利用度极低;松茸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在滇中少数地区被认知和食用,之后由于巨大的商业价值,才被有松茸的地区广泛认知和利用;大红菇2000年以前在云南基本不被利用,后由于沿海一带有市场需求,才被广泛认识和利用。

2 影响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

管理问题。传统上,野生食用菌属于公共资源,没有明确的产权,政策和法律不完备,多数地区采集属于自由行为,资源保护、有效利用、可持续利用意识淡薄,存在因过度采集而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部分种类如块菌、鸡㙡、松茸等的采集行为破坏了植被等生存发育环境,造成5%~30%以上减产,对块菌和鸡㙡甚至可以导致绝产。有的地方采集松茸变“采”为“挖”,大量价值较低的小松茸被采集的同时,也对菌塘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食品安全。食用野生菌中毒原因:一是误食,可食野生菌中混杂有毒野生菌,城市农村都有可能发生;凭经验误采食野生菌,主要发生在农村;二是食毒种类加工不当。

植被变化。近年,受禁牧和农村煤电代替的影响,林间人畜活动减少,乱砍乱伐现象基本杜绝,但次生植被过于茂密,反而不利于野生菌生长;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外来生物,如紫茎泽兰、飞机草等的入侵提供了便利,导致野生菌适宜生存的植被条件改变。

气候变化[1-3]。受全球气候变暖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区域小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云南水稻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导致人工准湿地面积减少,地表水有效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下降,区域性干旱缺水时间延长,影响了野生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温度、降水量的变化,导致野生食用菌栖息环境变化或寄主转移,分布区域、品质、子实体产量、出菇时间和持续期等均发生变化,出现夏菇春出、夏菇秋出、秋菇初冬出等现象。

3 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技术

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影响野生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有:(1)气候或空气因子,如光、温、水(含水量、空气湿度)、降雨、空气(O2、CO2、风);(2)地形,如海拔、山脉或山谷的方向、坡度;(3)土壤理化性质;(4)植被条件,如树种、林分密度、树龄等。

作为可再生的限量生物资源,野生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护性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根据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有效的措施,即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图2)。

图2 环境生态因子对野生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3.1 林地管护与保育促繁[4]

林地管护:对出菇的林地实施封闭式管理,对野生食用菌进行有计划的采收。保育技术:出菇期间,对幼菇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如去除枯枝落叶、遮阴、喷水等,使其处于相对较适宜的环境条件,并在商品价值最佳时采收。促繁技术:通过人工手段,包括人工接种和生态环境干预等,达到增加野生食用菌菌塘数量从而提高产量的目的。

虽然保育与促繁的前提都是林地管护,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技术概念,保育是林地管护后实施的第一项技术方案;促繁则根据研究成果的成熟度逐步应用推广,其需要保育技术作支撑,简单地通过促繁技术增加菌塘数而不实施保育,也难达到可持续。生态微干预是有效的促繁技术,包括针对不同的种类调整腐殖质厚度、调整郁闭度、掘塘、人工加湿等,具有增加野生食用菌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优点。目前尚缺乏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技术规程,如何保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难点。

3.2 采集方法

合理的采收方法和采后处理,可以保证野生食用菌生境不被破坏。(1)干巴菌。干巴菌分化成片状且子实层开始变褐色时可采收,采收时用竹片或木片在基部土层下1~2 cm处切断,轻轻拔起子实体并压实土壤,清理干净枯枝落叶。这样可以避免伤口污染,同一出菇点每年可采收2~3次。(2)松茸。松茸喜腐殖土,未露出时应避免采挖,待露头后根据成熟度适时采收,采收时用竹片从一侧顺菌柄轻轻刨开,到菌柄基部时轻轻切断基部菌索,采后反方向把刨出的土回填。这样菌塘不会被破坏,中青年菌塘同一位置可连续出菇5年以上,出得早的位置一年可能出2次。(3)块菌。本团队的研究表明,块菌喜含一定有机质的熟土,但不喜腐殖土或熟土太厚,采集方式对其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严禁大面积或反复挖采,对有“火烧圈”(草本植被死亡)的地方用齿径小于0.5 cm、长度小于10 cm、齿间距大于10 cm的耙轻轻耙松熟土,之后徒手寻找采集块菌,采后耙平压实。这样菌塘不会被破坏,产量还会有所增加。(4)鸡㙡。鸡㙡生长的地表土一般为生土或浅熟土层,采收时用尖锐的木棍从一侧开挖,柄明显变细时切断,采挖后反方向回填挖出的土并压实,避免采挖处积水渗入蚁穴。据调查,正常的鸡㙡菌菌塘在不被破坏、不老化的情况下出菇可达30年以上,基本可保证每年出菇,同时还会在周边形成新菌塘。

3.3 疏林技术[5]

疏林可以改变树林的生长速度,对真菌特别是菌根类食用菌的多样性及产量有明显影响。疏林后在一定时间内可明显增加子实体,子实体数量与树木年轮呈正相关,产量与树木两年的年轮宽度成正比,即菌根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与寄主植物生长速度正相关。

3.4 成熟林接种促繁

成熟寄主根际接种外生菌根菌所用菌种,可以是液体菌种、固体菌种、子实体匀浆液、子实体块,从目前看,以固体菌种和子实体块较有效。成熟林接种促繁技术具有缩短出菇时间、节约成本的优点,但对场地、寄主、菌种的选择要求较高,否则效率较低。成熟林接种技术包括(1)林地选择:寄主、树龄、土壤、大型真菌背景值(种类和数量)、接种种类产量情况;(2)地表整理:去除选定寄主植物周边部分次生植被,挖沟或掘塘;(3)接种:接种固体或液体菌种;(4)日常管理:防人畜践踏,防过多杂草;(5)出菇管理:减少人员来往,实时采收,留部分成熟子实体,杜绝带入其他菌根类食用菌。

3.5 适度放牧促繁技术

对坡度较小的产菌林地,牲畜(主要是牛)的活动可以增加透光率,减少次生植被而有利于野生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控制牲畜数量、适度放牧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促繁技术。

3.6 野生食用菌干预促繁及保育实例

(1)干巴菌微生态干预促繁及保育。干巴菌生长中易干死,易将松针等枯枝包裹在子实体内,根据这一特点,原基显现后用剪刀和镊子清除原基周边的杂草和枯枝落叶,清理后用枝条或竹片搭建小拱棚(图3),在多日不下雨时采取喷水措施。结果表明,干预后干巴菌产量增加45%,每千克价格提高300~500元,效益明显。

图3 不处理(上)和进行保育处理(下)的干巴菌生长表现

(2)块菌原基形成期增湿和保湿促繁技术。根据块菌发育生活周期,4月初至5月初是原基形成期,春季的降雨量对块菌的产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冬春旱是云南大多数地区的共同特点,监测地温和土壤含水量,采取增湿和保湿措施,增产效果明显(表2)。

表2 加湿和保湿对块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3)野生菌加湿提前出菇技术。在出菇区域清除杂草和次生植被,林间修水窖,利用雨季储水;架设喷灌设施,根据地温和空气、土壤湿度情况,适时加湿。结果表明,当地温高于16 ℃(地表10 cm处)时开始给水,牛肝菌、青头菌等可提前20~30天出菇(图4),提前出菇的价格为丰产期的4~10倍,增效明显;地温低于16 ℃时不建议给水,给水会使地温降低,导致出菇推迟。

图4 人工喷雾加湿后美味牛肝菌、兰茂牛肝菌、干巴菌提前出菇

4 发展对策建议

应夯实基础,提高对资源认识,发展菌文化;做强后盾,规范合理采集;保护资源,加强野生菌管理,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下食用菌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控制腐生食用菌种类的人工栽培;加强市场建设,安全生产和优质生产,实现安全消费。

4.1 食品安全是基础

野生菌中毒事件带来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产业发展。通过加强对城乡采集者、加工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宣传,加强对市场管理、野生菌的初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建设,制定野生菌经营的准入制度和规则,对野生菌加工企业、进出口企业、野生菌餐饮企业等实行准入制度,在经营范围、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技术限制和培训,可预防和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既能有效预防野生菌的集体中毒,又能促进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2 资源调查

主要野生食用菌产区,特别是新产区应开展以大型真菌种类和资源量为对象的考察和调查,进一步查清资源家底:(1)科学考察种类和分布区域,考察新物种、探索新用途、评估珍稀程度;(2)调查资源种类、丰富度和分布特点;(3)普查大宗资源(商品价值)、特色资源(科学和开发价值)和珍稀资源(科学和开发价值)。

4.3 规模化规范生产

安全生产和优质生产,从采集开始解决有毒种类的混杂和低品质产品的混杂现象,无论鲜品、干品、冻品还是盐渍品,都要分级,做原产地认证,增强品牌意识。

4.4 加强管理和宣传

充分发掘种类资源,改变野生食用菌开发种类单一的局面;加强现代营销和市场理念培养,不断拓展野生菌的产业链(加工、饮食、旅游等),改变产业链低端占比高的局面;加强野生食用菌的食用安全意识教育,逐步减小安全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充分发掘野生菌的人文、民族、饮食等文化内涵,以文化促进产业发展。

4.5 政策性建议与技术探索

鼓励探索野生菌林地管护采收,并在林业政策上予以配套;鼓励探索生态微干扰促繁技术。鉴于生态微干预,特别是间伐、修枝、掘塘、挖沟、去除表层土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要综合研究干预的大生态效应,对确实有效的生态微干预技术,根据不同的大生态环境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然后有序推广。

5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饮食文化的兼容和包容度不断扩展,野生食用菌特别是高品质野生食用菌,包括珍稀名贵种类及高保鲜度的鲜品,需求会日益增加,林地管护采集野生食用菌将成为主要的趋势。未来市场价格变化将更加剧烈,菇农的采集意愿(收入比较等,影响市场供给)、气候(影响产量和质量)、物流成本、市场需求、加工能力与技术发展等将直接决定市场的价格趋势。

野生食用菌科研方面,未来有待借助大数据(气候、地理、出菇观察等)分析研究野生食用菌的分布范围变化和变化速度,分析野生食用菌是否真正改变了寄主或生境,速度和趋势如何?有待深入分析气候环境因子与食用菌子实体形成之间的关系,即出菇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

猜你喜欢
牛肝菌松茸出菇
牛肝菌菜谱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常见野生牛肝菌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姬松茸当松茸卖是不是售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