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伍
河南西华县人民医院骨科 西华 46660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膝关节置换术(knee arthroplasty, KA)以手术范围小、切口小、可有效清除病变间室软骨,疗效可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常用的手段[1]。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单踝置换术(unicondyle knee replacement,UKA)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单间室KOA的两种手术方式[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6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单间室KOA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比较UKA与TKA对单间室KOA患者的疗效。
1.1一般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中关于单间室KOA的诊断标准。(2)均为单侧病变,首次接受手术。(3)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排除标准:(1)因腰椎病、髋关节疾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者。(2)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3)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KA组(40例)与TKA组(38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手术方式UKA:全麻,患者仰卧,患侧下肢外展35°,屈曲45°,大腿根部放置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取髌骨内侧切口,进入关节腔,清除增生的骨赘和磨损的软骨,注意保留半月板前角及有关韧带。屈曲膝关节,外翻髌骨。胫骨髓外定位截骨,保持冠状面与胫骨长轴垂直,矢状面保持后倾10°~15°。修剪软骨面,确定间隙合适、试模测试后,植入假体,使用骨水泥固定。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具体手术方法参考文献[4]。TKA: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30°屈曲,驱血成功后使用气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沿髌骨内侧缘进入关节腔。清除关节腔内的骨赘、脂肪垫、半月板,注意保留后交叉韧带。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安装试模合适后,利用骨水泥将假体固定安装。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具体手术方法参考文献[5]。2组术后48 h内将引流管拔除,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
1.3评价指标(1)围术指标: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恢复至90°用时、总住院时间。(2)并发症:术后康复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假体松动、感染发生率。(3)术前、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制定的HSS膝关节评分表[6]评估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6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反映膝关节功能越好。
2.1围术期指标UKA组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恢复至90°用时、总住院时间均较TKA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并发症发生率UKA组发生假体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TKA组发生DVT 1例、假体松动3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40)。
2.3HSS评分术前2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时的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其中UKA组评分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分)
KOA是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膝关节疾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单间室KOA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及压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大、僵硬、积液,以及活动度下降等。最终导致关节无力和功能障碍而影响患者正常行动和生活质量[7]。传统胫骨高位截骨术虽可矫正下肢力线,但难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手术适应证有限,远期疗效不佳。TKA治疗单间室KOA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在恢复病变间室的同时易损伤正常关节间室,增加术后修复难度;且其术后易发生DVT、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故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8]。而UKA仅对病变间室进行置换,且经微小切口实施手术,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同时将病变软骨截除,彻底清理增生骨赘,故有利于缓解疼痛感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此外,由于UKA术中切除骨量较少,且可保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进而利于维持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促进其功能恢复[9]。
本研究结果显示,UKA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恢复至90°用时、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TKA组低或短,HSS评分较TK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研究的结果一致[10],效果肯定。但UKA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与髌骨关节对病变间室关节软骨压迫性、膝关节韧带完整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术前需采用膝关节镜详细检查,从而正确选择手术方案,保障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