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论何时何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域传播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本文通过文献调查与实地调研的方式,以黔西北彝族自创的“口头歌”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其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这种具有本民族自身特色的传播方式,不仅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为有力,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的传播呈现了“网络状”的传播效果,无形中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的影响力。因此,探讨这种模式,对今后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黔西北彝族;口头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152-03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影响力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贵州是备受各界关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域内少数民族种类多、聚居性强、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力丰富,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播更受到各级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
现今学术界对彝族聚居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与传播路径研究颇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以彝族聚居区域为研究对象;二是以彝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研究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正面关系;三是从彝族群体入手,研究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目前,学界对彝族聚居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传播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各地学者都意识到了彝族本民族的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正面关系。从新时代彝族群体本身自创的文化载体入手,研究其对提升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作用,却稍显不足。
一、黔西北彝族“口头歌”的创作背景与内容
黔西北地区,从现代行政区划上,主要指今贵州省毕节市的毕节、大方、纳雍、威宁等地及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县的广大地区。在此区域聚居的少数民族中,以彝族群体数量最多。
彝族历史源远流长,其有碑刻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蜀汉的“妥阿哲”时期[1]。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彝族群体也创造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彝族群体作为传承千年的族群,拥有强大的族群聚合力。这种族群聚合力,也是黔西北彝族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并未因历史变迁而放弃族内文化继承,始终保有文化独有传承体系与方法的根由。正因如此,黔西北彝族现今仍使用彝族族内传承千年的“古彝文”,并以此为载体,创造了内容多样、形式多变,兼且传播方式灵活的“口头歌”。
黔西北彝族“口头歌”数量极大,本研究所收集到的“口头歌”就有200余首,内容丰富多变,如反映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路遥知力量》《开天辟地》等;反映普通民众的思想和日常生活的《劝嫁歌》《孝敬父母》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彝家儿女紧跟党》《不管山多高》《芦虹高原之歌》等。彝族群体还创造了多首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口头歌”。这些“口头歌”以“歌谣”形式出现,用“彝文”唱诵,唱诵场合则不一而定。
譬如在彝族传统“火把节”中,多以弘扬祖德的歌谣为主;在婚嫁中,多以带有对婚姻主体的祝福为题;在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则以反映彝族群體对党和国家的绝对认同为主。这些形式多样的口头歌,不仅反映了彝族群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彝族群体与时俱进的内在创造力,更反映了彝族群体将国家主流意识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不凡动力。
二、黔西北彝族“口头歌”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
上文提到,黔西北彝族的“口头歌”不仅反映了族内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反映了其对国家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首先,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上,就有诸多“口头歌”提到了这方面。例如在《放牧》中,就提到了“牛壮羊儿肥,牛羊肥壮了。牧人赶着牛,心里乐哈哈,我们彝家人,生活比甜蜜,感谢共产党”[2],这就是彝家人在生活富强之后,对党和国家发出的衷心感谢。《喝凉水也甜》中提到了“亲戚相往来,心里乐滋滋,主人不看礼,客人不看吃,心与心相连,喝凉水也甜,心与心想通,吃蔬菜也香”[2]。《美酒敬客人》中,提到了“彝乡的美酒,彝乡的美酒,敬客人,敬客人,噢噢啰嗯噢”(酒在彝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大节日和招待客人上,酒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不仅反映出了彝族儿女的善良与好客,更反映了彝族人民在精神内涵上的建设要求。
其次,在彝族自创的“口头歌”中,就有许多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例如《欢喜酒》中,提到了“亲戚朋友来喝欢喜酒,来喝欢喜酒,好玩的人家,哪个不欢喜,阿表姐敬烟,一支接一支,阿表哥敬酒,一杯接一杯”[2]。《月夜来相聚》中,提到了“见朋友如同见太阳,见亲戚如同见月光,下旬无月光,好久不见你,八月十五月儿圆,今夜好好唱一夜”。《亲朋好友难相遇》中,提到“走走到亲戚地方,喜喜心理如此欢喜,喝一口唱一首”[2]。在这些歌中,无不充盈着彝族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平等的重视。这种平等,不仅是体现在亲戚之间的平等,更体现在对朋友之间的平等。
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上,就有诸多“口头歌”提到了这方面。例如《芦虹高原之歌》中,提到“啊家乡,美丽富饶”“啊芦虹,彝家天堂”“坚决跟党走,幸福乐无疆”;在《不管山多高》中,提到“各民族团结起来”“各民族喜盈盈,朋友们,大家唱,大家唱”;《九十九座山》中,提到“毛主席毛主席,彝家跟着您,山水听安排,建幸福家园”;《彝家儿女跟党走》中,提到了“彝家咯彝家呀,真心走正道呀,听毛主席的话,世代不变心也”[2]。蕴含丰富内涵的“口头歌”,在收集到的材料中是极多的。
这样的创作形式,从对国家认同感上来看,是对国家高度认同的体现。众所周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黔西北彝族群体受其历史因素及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的影响,生活质量始终不高,一直处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传统农耕社会。1949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彝族群体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物质条件的改善,必然带来精神内涵的丰富,引发人们对物质改善根源的感恩,也就是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
与此同时,从族群内部意识的角度上来看,是彝族群体自身长期的内部认知体系建设的结果。据《大定县志》记载:“雍正乾隆之际,民多愿约俗尚淳庞,士人读书,崇重师儒,砥砺名节,冠婚丧祭亦如古礼。”[3]足以证明,当地群体的内部认知体系建设是极早的。现阶段所反映出来的“热情”与“好客”等优秀的精神层面,也是族内悠久的文化传承。从这方面来看,彝族群体能创作出体量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优秀的“口头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从上述两者的关系上不难看出,黔西北彝族的“口头歌”是一种融合了家国情怀和其族内传统特色文化的特殊方式。彝族群体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之后,善于用独属于自身的表现方式——族内“口头歌”,表达对党和国家这个“恩人”的感激。虽然,就某些“口头歌”的体例来看,部分“口头歌”稍显口语化,然而,正因如此,才真正体现出了其族内文化的特点,这也是其文化外显的重要标识。
三、黔西北彝族“口头歌”对提升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作用
黔西北彝族的“口头歌”,不仅在内容上体现出了家国情怀——对党和国家的感激,还融合了族内独有的文化传承与特色。在传播方式上,也显示出了独有的族群特点。
(一)身具族内特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显有力
黔西北彝族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口头歌”,原为彝文,是当地彝族以“彝族歌谣”的形式创作的。从创作体例上看,十分符合彝族普遍传唱的歌谣特点。虽然内容看上去并没有直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然而,就内容实质上来看,歌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从族群特色上来说,带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口头歌”在传播上更为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传播方式更像在特定场合下发生的扩散传播[4]。这种扩散传播所具备的明显特点就是,能够极快地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并与当地人民自身的文化相结合[5]。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当地彝族人民所创作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的传播显得更有力。
(二)重大场合下的“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网络”状发散
黔西北彝族在创作了体量如此之大、具有族内特色的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口头歌”之后,从族群自身的角度来说,可能并没有想到传播的问题。它们的诞生,有可能是当地人民兴起之作,有可能源于其他目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歌谣在传播上,因其体例的特殊,受众更为广泛。
据本研究调查可知,在黔西北彝族的重大节日中,所必备的两项节目,一是唱歌,二是喝酒。这也彰显了豪迈好客的族群特色。
在重大的节日中,如火把节,因其举办时间较长、参与人员众多,且由政府参与主导,成为这些歌谣传播的良好载体。这些参与活动的个体,在活动结束之后,会成为另一个传播主体。这就形成了一个以“群体加重大集会加群体”的扩散性网络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的传播更为广泛。
从上述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黔西北彝族的“口头歌”一方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的传播显得十分广泛,另一方面,这种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步上升。从当地族属与所处的环境上看,这种影响力,更倾向于“内化于心”的价值引领,而非“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然而,可贵之处就在于,身处其中的族群个体,能自觉地以这些歌谣的内容来规范、引领自身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口头歌”的存在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黔西北彝族自创的“口头歌”,从内容上看,虽然无法直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然而,深究之后不难发现,“口头歌”内容反映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同的价值导向。因其创作体例的特殊性,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口头歌”彰显出了彝族群体的特点[6]。本研究相信,在彝族群体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只要不断传承与创新这种传播模式,一定能将在当地稳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实现“国富民强”的家国梦想。
参考文献:
[1] 王坤. 明清时期水西彝族传统观念解析——以彝文碑刻为例[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16-17.
[2] 李家委. 阿西里西之声:彝汉对照[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7:224-241.
[3] 趙顯國,等,修,李芳,纂. 大定县志(石印本)[M]. 1926.
[4] 张宁宁. 宁德妈祖信仰的传播方式探析[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81.
[5] 宋经同,王明雯. 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15(04):2.
[6] 陈颜. 彝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02):95.
(荐稿人:麻祺,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本文是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基金课题“新时代贵州少数民族‘口头歌’对提升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作用研究——以黔西北彝族为例”的成果(课题编号:QNYZ201933)。
作者简介:王坤(1988—),男,硕士,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学生科讲师,研究方向: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