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会 孙天航 连晓庆
[摘要]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面对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校内外合作主体意愿不足的困境,基于共生理论,深入分析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共生体系,提出构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生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共生理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兴会(1963- ),男,河北孟村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天航(1985- ),男,河南開封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讲师,硕士;连晓庆(1986- ),女,河南林州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A16028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9-0058-05
高校“双创”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自2014年起,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将向应用型转变”①。这类院校区域性、应用性的典型特征要求其在“双创”教育中势必采用差异化的策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为此,探索能够有效组织、整合各类为“双创”人才培养服务的主体和支持体系,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共生体系,提升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不同合作主体在“双创”人才培养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利益诉求,探索构建适合“双创”人才培养的体系及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一、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困境
“‘双创教育不是某类或某种教育,不是局限在某个阶段或领域的教育,而是整个教育的整合性产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②,而系统的稳定性则要求系统内部各合作主体在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上呈现出最优状态,否则将会陷入发展困境。
(一)外部困境:校外合作主体意愿不足
意愿是行动的先导,合作意愿直接影响着合作效果。《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环境”。但综观近些年应用型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始终存在“实施理念碎片化理解、实施方式强制性割裂、实施过程松散性推进等问题”③,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合作主体的合作意愿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参与“双创”人才培养系统的各主体组织性质上的显著差异导致不同的利益诉求,一旦各自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系统内部便会呈现出松散的状态。比如,孵化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企业,通过为创业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以形成自身的持续竞争优势,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但一旦利益得不到满足,便不会主动参与。另外,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作为“双创”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场所,如果不能从与应用型高校的合作中弥补自身资源的匮乏,也不可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
其二,政策的合力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为大力促进高校“双创”教育,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上述提到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的《关于做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通知》等。但是这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并没有形成一股合力。因此,也就导致需要参与到“双创”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各类主体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
(二)内部困境:校内资源建设能力有限
应用型高校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具有能够培养高质量“双创”人才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双创课程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开拓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等方面,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其一,课程的融合度和延续性差。一是“专创”课程融合度差。“双创”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应用型高校“双创”课程的建设必须做到“专创”融合,即将专业和“双创”融合。但实际上,应用型高校“双创”课程的开设主要体现为以创业为主的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并未和专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如此就使得课程的开设仅是以创业性思维为主,缺失了创新的源头。二是课程无延续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一个企业的发展与成长轨迹包括发展、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这就表明创业并不是一个“点”行为,而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对创业者而言,需要具备丰厚的知识体系。但在调研中发现,现有的“双创”课程仅截止到创业公司的开办,而关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和产品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并未涉及,出现了“断头”现象。
其二,专业性师资队伍匮乏。应用型高校当前的专任教师可分为专业理论课教师、专业实践课教师、公共类理论课教师三种,其中,教授“双创”课程的教师被归为公共类理论课教师行列当中,并未作为一个专业性的团体来看待。同时,创业作为一种行为性极强的活动,要求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均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尤其是实践课教师。但调研发现,应用型高校中教授“双创”课程的理论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基本上没有创业的实践经验或企业的管理经历,并且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致使专业性师资队伍严重匮乏。
二、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879年,德贝里(Antonde Bary)最先提出了“共生”的概念,之后逐渐被多个学科领域所借鉴和运用。从一般学术表征来看,“共生”一词更多意义上陈述的是“多元化主体间的共生关系”,其核心是“多元化共生单元所型构而成的共生关系”。“共生的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单元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环境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所构成的环境;共生模式,亦可称为共生关系,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④应该明确的是,任何共生关系都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共生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分析不同共生单元的利益诉求,以期达到内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应用型高校“双创”生态系统的共生单元
从共生单元的组织形式上看,抑或是个体或组织;从性质上看,营利性、非营利性组织均可。但不论是何种组织或何种性质,作为共生单元的双方(多方)旨在通过不同共生关系的构建实现各自的目标。置入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中,其共生单元应该包括应用型高校、产业、政府、孵化器、投融资机构和用户等六个共生单元。各共生单元在组织性质和定位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应用型高校和政府是非营利性组织,产业、孵化器和投融资机构是营利性组织,用户则是作为消费者的角色存在。
具体而言,应用型高校是“双创”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提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场所等资源;产业的功能体现在与应用型高校联合开发课程体系、提供“创业”团队支撑和帮助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政府是作为一个制度供给主体存在的,一方面为应用型高校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成果的创业过程提供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供给;孵化器通过为创业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创业融资等一系列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此处主要指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融资机构主要指为成果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风险投资、合作投资入股等资金支持的机构;用户主要指创业产品的消费者,其对创业产品的青睐或喜爱决定了创业成功与否,同时其需求也是促使创新产生的源头和灵感。
(二)应用型高校“双创”生态系统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所构成的环境。”④应用型高校“双创”生态系统的共生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基于创新的环境。该环境旨在通过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其创新方式主要为实践创新,而实践则必须有特定的场所,这一场所便体现为产业,即应用型高校通过和产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故此环境中的共生单元主要为应用型高校和产业,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则为政府。创新的环境是影响“双创”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境。
其二,基于创业的环境。该环境旨在通过营造一种“双创”的氛围去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和“双创”的能力。创业不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因此,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将与创业相关的外部环境变成一种有利因素。该环境涉及较广,只要是影响各共生单元参与“双创”人才培养的技术环境、投融资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都可视为创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三)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共生模式
根据共生理论,一体化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最优的共生模式。而要达到这两种理想化状态,各共生单元之间必须依靠共生环境的支持,实现资源互补上的优势。应用型高校理想化状态下“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必须要在创新和创业两种共生环境内部各自形成最优化的共生模式。一是服务创新的共生模式。主要表现为应用型高校和产业之间就“双创”人才培养所达成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各共生单元处于最佳的共生状态,各自的优势高度互补,能够实现彼此的利益诉求。比如,产业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兼职导师,与学校合作开发课程;应用型高校则为产业提供人力资本支持、技术类相关服务等。二是服务创业的共生模式。创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技术、资本、管理、人才、信息、用户需求等多种因素,并且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创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服务创业的共生模式主要表征为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孵化器孵化、投融资机构资本支持、用户需求和效用反馈,来共同实现“双创”人才培养。
三、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
共生基礎是各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共生单元的共生基础,即在满足各自利益诉求的同时,寻求一种稳定的共生模式和适宜的共生环境。
(一)构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生模式
应用型高校联合企业开办产业学院,本质上体现为共生单元之间的一种共生模式。对企业而言,之所以有意愿参与其中,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自身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能够充分弥补自身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产业学院使得应用型高校和产业双方均能够满足自身利益诉求,因此可视为双方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一种共生模式。
其一,搭建“双创”孵化库。孵化库的作用旨在为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服务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升创业成功率。不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最终能否投入生产(实现运营)都要经历“小试—中试—大试”这一基本过程,此过程风险性极高但又必不可少。比如,一个新产品在实验室环境中可以投入生产,但是放到实验室之外的工厂环境未必可以。因此,在正式大规模投入生产之前必须要经过孵化,这就需要有专业性的孵化基地。应用型高校联合企业开办的产业学院,由于具有企业的全方位参与,所以能够为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的孵化提供全周期的指导和帮助。
其二,提供專业化的创业实践教师队伍。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规定了产业学院的遴选条件为“参与的企业主体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相关企业主体参与的兼职教师人员中,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数量不低于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这些规定表明,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企业具有产业链上的明显优势,并且未来参与应用型高校教学的教师队伍具有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优势。因此,依靠产业学院内部企业的优势,可以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创业导师队伍。
其三,打造“专创”课程体系。当前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基于普适性的理论教育,并未和专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所以导致当前对创业的模式存在认知上的偏差。比如,把开办一个超市或洗衣房当作是创业,这是一种离开创新土壤的创业,实质上并不能作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结果。“双创”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体现出专业的特色,而产业学院的产生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产业学院可谓是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共生的基础,以此为载体,双方可以共同构建“专创”课程体系,可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
环境对组织或个体的行为可以产生激励、规制和潜移默化等多种影响。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需要打造一种多元化的共生环境,使各共生主体在此场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
其一,制定正负互为补充的激励性政策。激励性政策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正激励和负激励措施来促进共生单元参与“双创”人才培养。正激励是通过奖励或财政手段来引导组织或个体的行为,包括建立在财政分成基础上的激励和围绕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拨付等形式的激励;负激励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来规范组织或个体的行为。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政策类型上,需要同时考虑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层面,对于积极参与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则给予一定的惩罚。
其二,增强政策合力,加大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考核。增强政策的合力即是要加强政策制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旨在保障政策内容能够共同服务于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而政策执行效果表征的是政策的发挥成效,会直接决定政策受体的行为方式。共生环境是否适宜共生单元的生存,归根结底要看现有的“双创”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国家相关部门是政策的制定者,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是政策的执行者,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考核关键在于地方相关部门在推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力度以及所制定的配套考核机制。为此,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者在颁布政策时需要同时配套相关的监督和考核政策,考核对象主要为地方行政及相关部门,而地方行政及相关部门也需要制定与政策受体相关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其三,营造共生文化。共生文化是共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共生单元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由于需要不同利益组织的参与,因此在共生文化的营造上要突出价值认同精神、容错精神和合作精神。价值认同精神旨在使参与“双创”人才培养的各共生单元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容错精神是对创业失败的一种包容,创业的高风险特点决定了必须要有容错的精神,如此方能使得共生单元有意愿参与其中;合作精神是团队精神的一种体现,各共生单元在“双创”人才的培养中体现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合作精神。
[注释]
①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
13)[2021-07-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
content_5365341.htm.
②李亚员,牛亚飞,李畅.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的成效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21(4):116.
③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双创”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66.
④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8.
[参考文献]
[1]孔栋,余艳,左美云.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提供的创业能力支持服务——单案例研究[J]技术经济,2019(8):71-77+107.
[2]马倩,杨德林,邹济,等.智能制造孵化器的核心能力构建研究[J].技术经济,2021(5):146-158.
[3]魏景容.政策文本如何影响政策扩散——基于四种类型政策的比较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87-95.
[4]BRUNEEL J,RATINHO T,CLARYSSE B.The Evolution of Business Incubators:Comparing demand and supply of business incubation services across different incubator generations[J].Technovation,2011(2):110-121.
[5]SORENSEN E,TORFING J.Enhanc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J].Administration&Society,2011,43(8):84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