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2021-10-14 19:42丁统祥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各民族紧密团结,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保障。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人文学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以及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探索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9-0115-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普及历史知识,培育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开始历史学科的系统学习,尤其是在学习中国史的部分,能够从课程中直观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从逐鹿中原到经略边疆,从分裂混战到民族交融,再从共御外辱到血脉相连,这些内容对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开发运用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1]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历史资源不仅是反映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更是为我们披荆斩棘、开创未来提供了重要启示。开发和运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巨大作用。在开发和运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作为总体指导,对国家课程资源及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以从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开发整理以及校本历史课程的实施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内容的开发及运用

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史部分所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历史知识和丰富史料,为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提供了可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选择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提炼,立足于现行统编版初中教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中国古代史部分

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为例,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中学,在小学阶段并未系统学习历史课程,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在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其中的子目部分明确提到“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通过对史料以及图片的探究和分析,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明白,新疆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基本的事实,中原王朝对新疆的经略和治理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以前,当今的中国版图是各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奠基和发展逐步形成的。再例如第四单元的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中的课后活动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通过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在魏晋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3]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可使学生认知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了民族的交流与融会,民族心理得到了自觉的认同,民族意识也在逐渐得到唤醒,“中华民族”整体意涵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而不断地具象化和多元化;北方民族在历史长河里一次又一次大规模地进入中原农业地区而不断地为汉族输入了新的血液,使汉族壮大起来,同时又为后来的中华民族增加了新的多元因素。这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4]。这些因素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所囊括的各民族间的共同情感、共同意志、共同关怀和共同价值;而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已经随着历史的演进变得更加紧密,更加包容,已经形成了中华各族儿女的普遍存在的自觉意识,这个意识贯穿于历史课程学习的始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事件当中都有相同的体现。

2.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诗经·小雅·常棣》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中华各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发展,在近代国力羸弱之际迎来了真正的考验。屈辱的近代史和仁人志士的摩顶放踵、救亡图存的辛酸血泪,更能激起我们后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同样,在学习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御外辱的救亡史中,也能够唤醒学生对伟大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为例,“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繁荣发展。”[5]通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大力开展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战略措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推进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工程,如教材中所体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和“青藏铁路”等工程,在引用这些教材中所体现的内容同时,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时所讲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6]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明白中華民族多元一体的概念,明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族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二)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及运用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7]校本课程是打造学校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课程。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在开发和运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能力,也可以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德育目标。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以国家视野和全球视野进行编排和撰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和完善校本历史课程对增强学生多维视角看待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发乡土资源、编排校本历史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起到保护和发扬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来延展历史脉络,将地方历史融入到国家历史,将地方文化内嵌于国家文化,将地方精神融入进民族精神,积极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

1.精选历史资源,打造本土特色

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每个地区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印记和宝贵财富。一些资源是物质性的,例如建筑、名胜、文物以及古籍等等;还有一些资源是文化性的,例如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俚语、戏剧节目等等。

在内容选择上,学校在校本历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梳理和把握本土文化资源,既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凸显当地特色,同时要去除文化糟粕,有选择性的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编排。

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课堂讲授以及活动探究。教师在介绍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地域性的特点,将学生平时耳熟能详的当地事物,结合一定的历史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地介绍,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去引导学生通过课下小组探究,发现和认识这些资源得以传承和保留的历史因素和独特价值。最后的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再引导学生放眼于宏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国家历史文化资源的一部分,让学生主动形成社会心理的认同。

2.结合国家课程,做好知识延伸

校本历史课程应配合国家历史课程的需要,延伸本土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着重在把握国家课程内容的大方向上,紧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但在难度设置上不宜超过国家课程所呈现的难度,同时要和国家课程的总体结构和知识体系相适应,在把握趣味性的同时,拓展学生探究能力,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在校本历史课程的课程评价方面,教师应制定灵活多样的参考标准,不宜进行只注重结果的一刀切行为,也不能完全放弃结果导向,使学生在考核阶段没有成绩,或是让学生都得到几乎一样的成绩,没有优劣。在评价标准上面,教师可以选择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综合衡量作为最后评定总成绩的依据;根据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程度、重视程度、理解程度,对团队合作的责任贡献、探究结果、完成质量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的参考因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方面,可以单独制定相应的综合评定标准,围绕“五个认同”意识逐个展开。在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和认真钻研校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学生在加强民族认同意识的基础上,与国家认同观念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程趣味

在当下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多媒体运用的不断普及,校本历史课程的教学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技术层面,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授课任务需要,对历史教师展开信息化教学能力专项培训,比如在实施情境教学中,培训教师掌握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的能力,为学生构建逼真的历史情境;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建立可视化的历史发展模型,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教师和学生可以合作进行电子版作业的开发,例如“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人口迁移数据模型”“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电子展厅”等。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既可以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直观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又能提升教学质量,摸索并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对历史课堂的限制。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建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成为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也不能成为片面的文字沙化主义教育,而是多维途径摄入,自觉成为心理认同[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心理的自觉意识,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化来进行宣传,也不能发展为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这几个方向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途径。

(一)使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置身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情境中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单元内容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例如七年级上册的三、四单元,其单元主题分别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再例如七年级下册的二、三单元,其单元主题分别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些内容围绕民族的融合、发展、巩固来逐步地推进,对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若只用单一的讲授法来进行教学,会增加学生的认知疲劳,甚至把正确民族观的塑造作為知识结构而非自觉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心理上的认同。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增加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相应的历史情境,不但可以巩固相应的知识,加深对课程学习的印象,还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认同,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新疆、内蒙古、台湾等地的风景名胜来进行导入,让学生结合空间概念,分析清朝统治者在经略边疆、处理民族关系中所做出哪些贡献,怎样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加深对我国当今版图的奠定的历史因素的了解,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五个认同”的意识。

(二)设定探究问题的教学模式,完善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在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从来不能以固化和僵硬的记忆模式作为历史学习的主要模式,这样会限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活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习内容的效果。有效的历史学习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9]。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繁荣的历史事实,更要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找到民族认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塑造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价值取向。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关于单元主题“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宋元繁荣的都市文化与经济重心南移、城市繁荣、民族交融等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从教材以及史料中进行合作探究,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在合作交流中获取不同的角度,得到更加丰富的答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单元主题的视角下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优化课堂形式,促进学生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初中历史课堂的组织形式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以设定问题导向,让学生搜集民族交流融合的史料实证,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故事、文化特色、民风习俗、地域分布等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项拓展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随机领取一份“任务包”,每个“任务包”里包含不同的任务类型。如“丝绸之路任务包”,其中包含有小组成员搜集我国境内丝绸之路的路线,梳理丝绸之路的开辟、繁荣、没落以及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历史沿革以及重大事件,搜集丝路沿线区域的民俗文化、风景名胜、土特产等等。甚至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可以全班共享的旅游攻略。通过这些活动,在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意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实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了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教师不仅要在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体系的大方向上,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要注重从不同途径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国家意志和民族意识。意识的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培育而非强行灌输,注重探索方法而非被动模仿,注重长效落实而非急功近利。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中坚持以正确的目标为导向,以科学的方法为助推,完成好初中历史课程的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土族,2019(04):4-6.

〔2〕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0.

〔3〕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5.

〔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中国民族,2019(04):80.

〔5〕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0.

〔6〕“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深情中有深意[J].中国民族,2020(06):4.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8〕赵英.新时代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4):14-20.

〔9〕叶小兵,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Course Stud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DING Tong-xiang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key important task to build up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for the nationality work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all nationalities to unite closely and unite together to realize the great dream. As an important humanities subject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cours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building the 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can explore ways and methods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from the aspects of textbook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簡介:丁统祥(1993-),男,河南南阳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