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川 李悦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已在我国高校中广泛实施,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应用型双创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及典型案例研究,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程中,存在与学科专业教育脱节、缺少有效指导等现实问题,并从突破学科本位、整合多元化资源和组建项目团队三个角度给予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28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大学生凭借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等优势成为双创人才的优质力量。创新创业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新方向,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机会、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的工作重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其“教育教学—训练实践—项目孵化—初步创业”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学以致用的双创人才提供了探索的契机。
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创计划”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模式和框架,存在着与传统学科专业教育脱节、项目缺少有效指导打磨、学生团队组建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校“大创计划”难以持续孵化出高质量项目,并影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面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这一现实问题,占中国高校大比例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应当如何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以“大创计划”为抓手培养高层次的双创人才,成了该类学校新的研究课题。
2 “大创计划”的必要性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并重;在能力结构方面,注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创计划”作为探索实践的重要方式,鼓励高校基于专业教育课程,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按照学以致用、以用为本的思路,进一步对能力突出、态度积极的学生进行长期培养,从而提高双创人才质量。
2.2 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需要
在应用型本科以产业和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校与企业、社会机构的合作必不可少,創业项目立足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区别于以往的高校、企业牵头项目,“大创计划”在此基础上做出模式创新,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寻找切入点并开展项目,为项目开展提供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3 “大创计划”训练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训练计划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联系
当前,教育部门及各高校正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与学科体系、知识结构的深度融合,是“大创计划”项目研究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大创计划”更多地被划分为第二课堂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方式,孤立于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纵向延伸。这一定位的局限性,微观上导致学生在自身学科专业上缺少实践探索机会,难以将“大创计划”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实现对自身学科专业的新知探索及创造;宏观上导致项目方向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通识教育、创新发明方向,而创业实践、校企合作等方向鲜有涉及。究其根本,是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上未形成科学、清晰的框架,从而实现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方针的有效指导。
3.2 与训练计划匹配的高质量资源不足
作为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大创计划”为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实施提供了实践机会,但外部资源支持缺失、外部资源与项目本身不匹配等问题长期存在。不少学生以“大创计划”为契机,提出了可进一步挖掘的初步项目构思,但外部引导的缺失造成其构思仅停留在想法层面,未能最终形成系统的、完备的项目方案;而相对成熟完备的项目方案,多数也因创业导师指导、项目资金等创业必要资源的缺失,而无法真正得到孵化并落地。这一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是“大创计划”管理机制设计得不合理及扶持条件的缺席,高校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项目检查及考评上,而对于提高项目的可实现性、引入高质量的匹配资源等工作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项目最终流于形式。
3.3 学生团队人员构成上存在学科壁垒
现阶段的多数“大创计划”训练项目,是以社会或行业发展前沿、热点或痛点为主题的创新训练项目,无疑这对团队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与兴起的背景下,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团队成了项目高效开展的基本要求。但就已有的训练项目来看,项目团队的组建往往基于成员自身的交际关系,多数项目的成员大多来自同一院系,同一团队的成员均来自同一专业的现象更是不在少数。这一方式难以将高素质的学生选拔出来组建优质团队,也不符合“依据项目需求及分工选拔成员”的原则。团队成员学科背景的相似,造成项目思路难以发散并形成系统框架,缺少多元化知识和理念的融合,从而难以高效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应用型本科“大创计划”探索建议
4.1 优化双创顶层设计,突破传统学科本位
“大创计划”是以学科专业教育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需要高校完善相关机制,以此为契机探索两种教育方向实现有机融合的路径。高校在项目立项时应当为师生进行针对“大创计划”的全面、专业解读,并指导院系以“大创计划”训练项目为推手,通过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探索以学科专业教育为基础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培养体系。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其关键不仅在于传统学科本位的突破,还在于注重应用型本科人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将“大创计划”训练项目作为第一课堂课程的纵向延伸,观念上要摒弃“专业教育既知识灌输”的想法,学生需要在掌握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并探索问题,甚至专精于某一细分领域,弥补学科专业教育面对产业发展的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