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后龙,赵宝源,朱传胜,沈颖洲
(1.和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安徽马鞍山 238200;2.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结肠息肉为结肠表面向肠腔内凸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是结肠癌的重要病因[1]。结肠息肉早期可不存在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等,早期诊治对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结肠癌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2]。消化内镜是结肠息肉治疗的主要方法,传统术式以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为主。近年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在消化道平坦型病变治疗中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以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价了EMR 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MR 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EMR 组患者男性18 例,女性22 例;年龄27~70 岁,平均年龄(42.7±9.1)岁;单发息肉25 例,多发息肉15 例,40 例患者共计61 枚息肉;息肉直径11~18 mm,平均直径(14.2±2.6)mm。对照组患者男性16 例,女性24 例;年龄28~72 岁,平均年龄(43.1±9.3)岁;单发息肉26 例,多发息肉14 例,40 例患者共计57 枚息肉;息肉直径13~20 mm,平均直径(14.6±2.3)m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息肉数量、息肉直径分布等基线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内镜、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息肉;②单发或多发息肉,无蒂;③息肉最大径<20 mm;④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肺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肠镜检查与治疗禁忌证者;②合并恶性血液疾病者;③既往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④消化道畸形者;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者;⑥息肉表面存在瘢痕或溃疡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及肝肾功能检查。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术前停药1 周,进行术前沟通。术前1 d 进流食,晚饭后禁食,术前6 h 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长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034,规 格:13.125 g×6 袋)2 袋+二 甲硅油乳剂(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302,规 格:6 mL/ 支)40 mL 溶 于3 000 mL温水中,嘱患者于2 h 内服完,排清水样便后开始手术。EMR 组患者均采用EMR 术式进行治疗:经肠镜活检孔道插入注射针,达到病变部位将亚甲蓝(江苏济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4827,规格:2 mL∶20 mg )20 mg,0.9%氯化钠溶液注射至息肉边缘1~2 mm 位置,息肉呈对称隆起后采用套扎病灶基底位置,同时收紧圈套器,采用德国爱尔博(ERBE VIO 200S)高频电交替电凝(40 W)与电切(50 W),缓缓收紧圈套器,收紧过程中进行切除操作,一次性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行多层次圈套电切,创面出血时给予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止血,钛夹封闭创面。切除后采用网篮或异物钳将息肉取出后送病理检查。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采用圈套器套扎病灶基底,收紧圈套器,采用ERBE VIO 200S 高频电交替电凝(40 W)与电切(50 W);缓慢收紧圈套器,进行切除,一次性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行多层次圈套电切,直至将息肉完全切除,创面出血患者给予APC 止血,采用钛夹进行创面封闭。切除后采用网篮或异物钳将息肉取出后送病理检查。两组患者术后均禁食12 h,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腹痛、便血、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给予对症处理。术后逐步进食流质与半流质食物,术后2 周开始进食软食,期间禁止剧烈运动,术后1 年进行肠镜复查,如病理检查提示患者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告知患者于术后1 年内每3 个月进行一次肠镜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②切除情况:术后将切除获取的息肉标本进行固定,内镜医师对零碎的标本进行重组,仔细检查息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如果切除息肉的横向边缘被正常组织包绕,且垂直方向边缘不存在瘤组织,则可认为达到完全切除。③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包括便血、穿孔、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olonic polypectomy coagulation syndrome,PPCS)、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EMR 组与对照组达回盲部时间与总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32±1.83)d 与(4.57±1.36)d,EMR 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切除情况比较 EMR 组40 例患者共计61 枚息肉,对照组40 例患者共计57 枚息肉。EMR 组与对照组患者息肉完全切除率分别为88.5%(54/61)与73.7%(42/57)。EMR 组患者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EMR 组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均未见穿孔的发生。EMR 组与对照组术后出血、便血、感染、PPCS 累计发生率分别为7.5%与25.0%,EMR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结肠息肉依据内镜下表现可分为有蒂息肉和无蒂息肉,其中后者恶变的风险更高,早期发现并切除对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胃肠道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工作的推进,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也不断上升,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逐年增加。早期发现结肠息肉,通过内镜技术进行切除,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内镜随访,可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4]。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利用高频电进行组织息肉切除,切除过程中可促使血管紧缩,进而达到止血效果[5],是早期结直肠息肉切除常用术式之一。EMR 通过黏膜下注射促使病灶与黏膜层、肌层分离,再通过高频电进行病灶的彻底切除。EMR 术中切除过程中出血的发生率更低,主要原因在于动脉性出血主要来自于固有肌层的损伤,EMR 通过黏膜下注射可使病变与肌层分离;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则无法准确控制病变切除的深度,导致出血风险增加[5]。此外,EMR 术中在黏膜肌层与固有肌层之间注射亚甲蓝0.9 %氯化钠溶液,使电凝强度处于适宜范围,可显著降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而高频电凝圈套切术易出现电凝过度,损伤深部组织,在焦痂脱落后形成溃疡,导致迟发型出血甚至穿孔。此外,EMR 在病变切除的完整性上也体现出一定优势,库水萍等[6]的研究显示,EMR 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息肉完整切除率分别为88.7%与72.7%,EMR完整切除率较高。本次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本次研究显示EMR 组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提升了病变切除效率,同时降低了切除、电凝操作对患者的创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降低,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在EMR 中,黏膜下注射溶液形成较好的液体垫对保障切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黏膜下进行亚甲蓝0.9%氯化钠溶液注射,可使黏膜隆起维持较长时间,且成本较低,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7]。但需注意的是,亚甲蓝0.9 %氯化钠溶液的容量应控制在5 mL 以内,如超过5 mL 仍未得到满意的隆起状态,则提示进针过深,或患者存在病变与黏膜下肌层粘连,手术失败的风险较高[8]。操作者应将注射位置选在息肉的对侧,以避免近侧息肉向侧端凸显,影响切除操作。
综上,EMR 在结肠息肉切除中具备一定优势,其可提升病变切除效率及安全性,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