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中国精神”党史墙体手绘设计研究与实践

2021-10-13 08:53:46刘思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墙绘中国精神美育

刘思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建设(简称党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信仰,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准则,还可以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最高理想,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它同时也很单纯,狭义上既可以是一次精彩的演讲,也可以是一堂好课,还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一首诗。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从业者,以党建为引领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以红心树人为本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两个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用“中国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列宁曾经说过:教育好比一条船,划得快固然重要,方向正确更是前提。优秀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组成与外在表现,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前沿力量,它肩负着树人立德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走向,通过对师生进行深刻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艰苦创业等精神教育,可以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深入和久远的。

二、校园文化凝练精神,助力课程思政的实施

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前导,其精神内涵应该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与革命性为神,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体,以爱国主义为形,以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种德行为准则。同时校园文化也是活态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能继承传统又能前瞻未来,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凝结成不同时期的外在显像,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女排精神”等为传承脉络,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气节和民族自豪感,用先进文化滋养人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种多维度的校园文化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反哺党建教育,使党史学习变得更加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三、校园文化的释义与美育的功能性

校园文化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以亭、台、楼、阁等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这种物化形态的硬件环境为承载,一种是以凝练的学校的传统、校训校规、学风校风、人际纲常、集体舆论、心理氛围等无形内在软环境为结点。本研究所侧重的墙绘艺术(壁画艺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依托校园硬件环境,内容上则为软环境的外延,是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凝结点和集中呈现,是可视化的文化符号,它囊括了学校的文化沿袭,历史传统,内容的呈现上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为主要方向,反映着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体现着科学发展观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可以说,高校校园墙绘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呈现,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是党建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宣传栏。

2019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意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由此可见,党建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及校园墙绘的历史地位,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四、紧靠“中国精神”,弘扬“中国力量”

历史,总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给人们更多迸发创造力的机会,给人们更多一往无前的激情。2021年是祖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节点,这样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的红色新时代,作为高校教师和艺术工作者,能够利用墙绘这一专业技能讴歌和颂扬“中国精神”是一种怎样的自豪与激情。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墙为例,该墙面为学校西门内部围墙,总长度近200米,如何在这么巨大的一面墙上绘制以“中国精神”为题的系列组绘,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是一个比较有征服感的课题。

图1 “中国精神”墙绘组图

图2 中国精神百米墙绘之抗洪精神

图3 中国精神百米墙绘之中国梦

图4 中国精神百米墙绘之抗疫精神

图5 中国精神百米墙绘之工匠精神

团队主创人员以学生毕业设计创作和学生社团活动为研究基础,发动学生光荣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团队在对百年党史大事记的图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提案后,对经典图案进行了分解重构,保留了代表性和主题性文化符号,加入一定新时代艺术语言的融合,初步凝结和形成了“中国精神”系列长卷草案,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时间线,借用图像的力量和色彩的语言,利用手绘的形式,表现建党100年以来中华大地的重要事件与人物,突显华夏大地的沧桑巨变,形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女排精神”等视觉形象。

五、用热情谱写青春的记忆

该组露天墙绘,头顶蓝天,背靠拥有着63年历史的常州纺织学院,在落笔的那一刻就备受全校师生与地方媒体的关注,更有自媒体播客全程直播、录播创作过程,如此有分量的命题,如此有深刻的立意,如此巨大的工程,特别是该活动作为纯公益化项目,在常州地区乃至整个江苏省的高校中,都是较为具有代表意义的行范。团队师生顶着盛夏的烈日,挥汗如雨进行创作。为了抢进度,争在七一之前完成组绘,许多学生自发利用晚上的时间,利用手机照明加班加点进行绘制,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全力倾注在墙绘的创作中,虽然,学生们的绘画技法与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重在过程,这个活动本身就是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训“进德、立业、敏学、笃行”最好的诠释,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党和祖国的无比崇敬之情。

走心的作品必会受到真切的评价,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指导组吴建华组长巡视“中国精神”百米壁画后,充分地肯定了主创团队“学习党史弘扬中国精神”的活动形式主动,亮点突出,是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和探索。该组墙绘被视为一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表达和体现,展示了一个学校独特的精神风格与样貌。熠熠生辉的墙壁,使得整个校园都活跃起来,述说起来,用图像陶冶感染学生,它既是一门美育课,又是一门思政课,还是一首无声的诗词,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从而为深入党史学习和实现中国梦注入无穷生机和活力。

六、结语

党建引领下的党史学习教育,重在把红色基因注入血脉,重在把中国精神植于人心,内化为人生准则和思维方式,外化为奋发图强和积极进取的热忱,这与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同辙同辕的。本文中所提及的案例,只是全国千万个案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次尝试,当然这只是一个起点,在党建引领下,校园墙绘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墙绘中国精神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墙绘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数码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0 12:42:52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中国梦的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延续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6:23:51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3:18:49
中国文化元素对现代油画艺术的影响探究
美育教师
餐饮环境墙绘设计
大众文艺(2016年12期)2016-09-03 01:31:47
南京:百米民国风情墙绘惊艳亮相
中国连锁(2016年9期)2016-05-14 1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