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丽
摘要:在目前开展小学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得劳动教育成为了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并且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只有加强劳动,才能让社会得到有效的进步。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劳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的劳动热情得到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劳动的过程中,从而让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得到有效的树立。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有效策略
对于劳动教育的含义,就是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纠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以此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的促进。在小学阶段,正视培养学生品格的重要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中,需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需要重视语文知识的讲授,还需重视把劳动教育有效地结合其中,从而才能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的推动。
一、劳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分析
对于劳动教育和小学语文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能够懂得劳动的重要意义;对于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整个劳动生产史,劳动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意义,是根本性的;除此以外,还需让学生能够明白,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并且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能够热爱学习和热爱劳动,从而给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1、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年级,从而制定教学的方案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结合劳动教育,还需和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把劳动教育进行有效的拆分,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分散式的教学得到有效的开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节课程的时候,这是部编版二年级的课程,所以,教师可以在其中有效地结合劳动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劳动的行为,重视分享劳动的心得和体验。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课堂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劳动经历进行分享,再和其他学生谈一谈自身的劳动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需要让他们的劳动观念得到有效的形成,并且让学生热爱劳动,从而就达到了教学开展的目的。同样,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因为这是小学高年级的课程,教师在对课程进行安排的时候,可以在其中有效地加入勞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其中结合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以此让学生能够对劳动的认识得到加强,从而把劳动教育提高到理论的层面中。语文老师在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周恩来读书时候的勤奋刻苦,其次是在建国伟业中的坚强奋斗,以此可以让学生明白脑力劳动的重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还需针对不同的年级,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此才能让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2、在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中结合劳动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劳动教育,还需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在内容讲解的过程中结合劳动教育。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其中有大量的教材内容和劳动有关,比如《落花生》等,在这些文章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劳动教育,所以,教师还需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合劳动教育。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落花生》这节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制作关于课文的PPT或者小视频等,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农民从播种花生开始到收获花生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的劳动热情得到有效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适当地在劳动的方面给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作者在文中进行种花生的劳动,给了你什么感受?”,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此外,如果教师自身有过务农的经历,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从而给学生讲述开展劳动的场景,以此可以让教学更加贴近于生活,让教学的趣味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语:
在目前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不断地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重视结合劳动教育,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教育部15年所颁发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其中明确地指出,在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劳动教育的结合和开展,并且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劳动教育,目前还处于发展和探索的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广大师生还需在这个方面加强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给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旭.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C]∥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