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浩宸
◆摘 要:倪瓒笔下的“空亭”意象平淡、简约,是画景既定,兴致未已下的选择,代表着倪瓒对于世俗社会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念。而目前对于倪瓒“空亭”意象研究集中为三个层面,一为对“空亭”意象成因探析,从个人经历与儒释道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二为对“空亭”意象的构图及情意的分析,分析“空亭”意象在画中的画眼功能及其背后的情感意蕴;三为对“空亭”意象的美学诠释,结合诗文与亭下无人的特点,分析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倪瓒;空亭;意象;研究
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画风格平淡天真、清新萧瑟,与其他三家相比,独有脱离纵横习气的逸气,自明代董其昌力推以来,其绘画思想、绘画风格、人格品质等方面历来得到广泛关注,而“空亭”意象的关注则显得暗淡。对于目前“空亭”意象研究,主要从“空亭”的成因、画眼与情意传达,以及美学诠释三个角度分析论述。
一、倪瓒“空亭”意象成因分析
倪瓒笔下的“空亭”意象以数量众多,简约平淡的风格特点区别于其他亭意象的刻画。根据朱仲岳的《倪瓒作品编年》与楚默的《倪云林年谱》中对于亭画的记载来看,直接以亭命名的作品不少于13幅,如《林亭春霭图》《松林亭子图》《林亭远岫图》《溪亭山色图》等,此外还包括以亭或者空亭为主的画作不少于9幅,如《东冈草堂图》《秋林野兴图》《西园图》《容膝斋图》《枫落吴江图》等等。可以看出,“空亭”意象成为了倪瓒笔下的固定符号,在弃家漂泊后,空亭”意象便逐渐固定位空旷简单的小茅亭形象。
倪瓒的“空亭”意象是在对生活经历与体验自然山川的基础上创构完成的,“空亭”意象的演变受到倪瓒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范雪梅在《浅析倪瓒画境中“空亭子”的符号意义及价值所在》中,根据风格演变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在早期,即倪瓒三十岁之前,生活富足,向往安静归隐的生活,这一阶段是“空亭”意象的孕育阶段尚未形成。在三十至六十岁的中期,因战争动乱被迫弃家,漂泊异乡所产生的孤独感促使“空亭”意象的产生。六十岁以后的晚期,“空亭”意象以及画面更加萧瑟,平淡,反映出追求超脱、虚静的心态。朱良志也在《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中对“空亭”意象的不同时期进行了区分,提出“空亭”意象是不断纯化的过程。同时吴丽燕在《倪瓒山水画中“空亭”的符号内涵》一文中以苏珊·朗格的情感符号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空亭作为一种艺术符号,是经由倪瓒的主观创造而成,是对情感的提炼与升华。”突出了在“空亭”意象的形成过程中情感的推动作用。
除了情感因素的解读以外,董梅在《从儒释道思想看倪瓒“空亭子”的精神内涵》一文中,从倪瓒的《立庵像赞》所提出的“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的观点出发,分析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于“空亭”意象的影响。文章认为“空亭”意象中传达出的简、静、平淡等意味与道家的“虚”“无”观念相关联,以“心斋”“坐忘”的态度逃避世俗,转向自然,渴望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禅宗也强调“空”,“亭的空,更接近于禅宗所强调的物我同化、心物合一的境界。”以“空”来表达与世俗绝缘,内心趋于一种超脱的平静。而儒家思想作为思想之源根植于倪瓒的精神深处,是“空亭”意象产生的前提。
通过对以上两篇文章的梳理,人生经历、情感的变化与对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推动“空亭”意象的形成。在具有对“空亭”意象形成整体、概括认识的基础上,仍欠缺在时代背景、情感、思想中发掘对“空亭”意象更为具体而又直接的影响。
二、倪瓒“空亭”意象画眼功能及情感表达
倪瓒的山水画多采用“一河两岸”的三段式构图,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中景为河流,远景为远山,近景为坡石。坡石与远山相望,形成一種平稳,缥缈的构图,近岸上突显的“空亭”被普遍解读为画眼,引导画中气韵的流动,同时点出画中的情感。
关于“空亭”作为画眼的论断,最初来源于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对倪瓒画中空亭的解读,“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萃,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集的处所。倪云林每画山水,多置空亭,他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名句。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抄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宗白华将原本提供驻足,休憩的亭,升华为调节山川灵气流动的场所,以倪瓒画中的“空亭”意象尤为突出,起到收纳景色,推动气韵流动的作用。
在此基础之上,楚默在《倪云林研究》中将画中空亭放入“一河两岸”的构图中进一步解读,认为“空亭,作为一个观察点,能观看天地万景。许多景画上不画出,心中能显现,真可谓无中生有。”画中空亭作为画眼,既是展开画面全景的一个观察点,也是引发观者无限想象的空白点。正是因为“空亭”意象中的空白,以静衬动,引发想象让观者感受到山川灵气的流动。
刘茂斌在《空亭非空——论倪瓒山水中“空亭”的审美意蕴》一文中也论及“空亭”在构图中作为画眼的作用。除了在宗白华论述的基础上分析“空亭”引导的气韵流动外,从视知觉的角度来分析“空亭”意象的布局在观画过程中对视觉的影响,认为“空亭”意象影响周围的画面,形成一种空间模式。正因为这种空间模式,“空亭”吸引着观者的目光,从而引导视线在画中浏览与调节画面的气韵流动。
“空亭”意象是对倪瓒个人经历的反应,其中蕴含着对于生活的诸多感受。在渤海大学于芳的学位论文《倪瓒亭房题材山水画研究》中,将其归纳为“释放忧愁”与“寻求归属”两个情感层次。赵启斌在《七月炎熇如流火,一声冰玉出空林——倪瓒“空亭”意象考释》一文中,认为“.....云林的空亭正是他胸襟、意绪的反映。这种反映中含有幽淡、宁静、冲漠、纤细的精神气息,有着淡淡的精逸空灵情调。”后者不同于前者对于倪瓒“空亭”意象离别愁绪与念家的情感解读,而是从静谧的“空亭”之中品读出脱离尘世之外的精神自由。
对于“空亭”意象画眼功能的探讨与背后情意的解读,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窥见倪瓒心中隐逸脱俗的精神世界。然而,画面的逸气风格并非取决于“空亭”意象,是意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营构的氛围,因而,在聚焦于“空亭”意象自身的特点中,也仍需要加强连接远山、河流、枯树等意象之间的联系。
三、倪瓒“空亭”意象的美学诠释
倪瓒画作风格迥异,无人烟世俗之气,清净萧瑟,被明人董其昌赞为“无纵横之气”,推为一代逸品。同样,“空亭”意象因空旷、简约的草草小亭形象,不免与逸气相结合,将其视为展现逸气风格的代表,内含幽远、广阔的意境。因而,“空亭”意象的美学诠释则更引以关注。
“空亭”意象的美学意义的解读,集中在对《蓬庐诗并序》一文的分析。倪瓒总结数十载的人生经历,感慨道“人世等过客,天地一蓬庐耳。”在此基础上,“空亭”意象首先被看做对倪瓒生命的反映。朱良志所著《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中认为“云林将人的居所凝固成一个江边寂寥的空亭,以此说明,人世匆匆过客,并无居所,漂泊生命没有固定的锚点。”诚然,从“空亭”意象中能明显的提炼出弃家后的离愁与悲痛的情绪,进一步来看,“空亭”意象是倪瓒个人在画中世界的化身,正如于秋立在《倪瓒“空亭”图像的精神指归》中点出,“空亭”意象是倪瓒深层意识的指归和潜意识的物化。其次,“空亭”意象以小见大,打破个人与自然空间的隔阂,相互连接,暗示着对人世的逃遁。同样是在朱良志的著作中以及崔莉莎的《“亭”泊——读倪云林山水绘画有感》一文中认为,将小小蓬庐放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比较,空间上,犹如一粒尘埃,时间上,人的存在不过一瞬间。从亭子的“小”逃脱到天地自然的“大”,实则是对倪瓒当下困苦生活的超越。
除了诗文对于“空亭”意象的解读外,回到画中形象,亭下空无一人的形象也是对亭与人“在场”与“不在场”的讨论。孙伟伟在《“缺席”与“召唤”——倪瓒“亭下无人”的美学诠释》中聚焦于“空亭”意象中所呈现出亭下无人的空旷,即人的暂时退场。文中对此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本真的呼唤,扫除对生命的遮蔽,让生命自在呈现。二是,对观者的召唤,隐藏人物形象,以空白画面形成“召唤结构”,吸引观者的加入。三是,对于主客二分的突破,有意营造无人观察的山水世界,让世界本真自然呈现。
无论是放于天地间的蓬庐,还是亭中无人的“不在场”,对其美学意义的探索的核心无疑是亭中的空白空间。一是以诗文为基础,作为对“空亭”意象的说明,对空亭作为主体生命的象征提供了依据。另一是则以图像本身为根,揭示出亭中的空白意味着人的退场,“空亭”意象得以自在呈现。
四、结语
通过对倪瓒“空亭”意象研究的文献整理,涉及到的著作2本,期刊论文9篇,学位论文1篇,以此看出对倪瓒的“空亭”意象得到了专题性研究有限,主要从“空亭”意象的成因,画眼功能和情意解读以及背后的美学诠释来看,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碍于研究的文献数量和对“空亭”意象的关注度,仍存在诸多的研究空白。一方面,“空亭”意象的成因研究与时代背景联系不足,尚未发掘民族等级压迫等社会现状与“空亭”意象的联系。另一方面,对“空亭”意象演化与发展的分析尚浅,应对不同时期“空亭”意象的差别的梳理与考究。总的来说,“空亭”意象对于倪瓒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但仍具有概括而论的特点,需要接下来更为深入的解答。
参考文献
[1]吴丽燕.倪瓒山水画中“空亭”的符号内涵[J].大众文艺,2018(22):122-123.
[2]董梅.从儒道释思想看倪瓒“空亭子”的精神内涵[J].中国艺术,2013(03):118-119.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72.
[4]楚默.倪云林研究[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64.
[5]赵启斌.七月炎熇如流火 一声冰玉出空林——倪瓒“空亭”意象考释[J].中国书画,2003(11):38-43.
[6]倪瓒.清閟閣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48
[7]朱良志.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