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向健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天门 431700;2.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湖北 天门 4317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存环境改变影响,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若未积极接受治疗,可对患者皮肤、浆膜、心肾组织、血液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或误诊,因此,探寻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辅助诊断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补体C3、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3 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50 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20~63 岁,平均(48.60±7.55)岁;病程1~10 年,平均(4.30±2.10)年。对照组男26 名,女24 名;年龄18~65 岁,平均(47.06±7.06)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受检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可接受随访调查;实验组患者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无实质性脏器功能异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肾、心、肺等实质性脏器功能障碍;伴其他凝血功能或免疫功能障碍;伴其他传染性、血液性疾病,需隔离治疗;伴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法配合调查工作开展;并发其他急慢性疾病。
1.3 仪器与方法
1.3.1 检测仪器和试剂 生化分析仪购自瑞士罗氏公司(型号:cobos c501);IIF 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欧盟医学实验诊断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F131010UD);ELISA 试剂盒购自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ED130908);线性免疫分析试剂盒购自德国TMTEC公司(生产批号:300030)。
1.3.2 检测方法 抽取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使用无菌干燥试管收集,常规离心分离血清后等待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谱指标,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和C4水平,操作过程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使用说明书操作。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清中补体C3、C4 水平;比较两组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包括ANA、抗ds-DNA 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分析实验组不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比较 实验组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比较(x±s,g/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complement C3 and C4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g/L)
2.2 两组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实验组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 抗体和抗核糖体P 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utoantibody positiv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实验组自身抗体和血清补体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结果比较 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联合检测漏诊率低于单独自身抗体和单独血清补体检测,敏感性高于单独自身抗体和单独血清补体检测(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自身抗体和血清补体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结果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and serum compl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at of single detection(%)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发病多与遗传、激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多伴有机体免疫调节紊乱,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局部或全身组织器官损害,若诊治不及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免疫学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伴有B细胞功能亢进,以及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产生,还可呈现补体消耗现象,受经典或旁路途径激活后,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下降,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补体,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指标[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血清补体C3、C4 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与Marta Mosca等[6-7]研究结果一致。补体C3、C4水平与人体体内抗体数量密切相关,当检测结果下降时提示体内抗体数量增多,这说明机体有免疫激活特征,也间接反映机体可能有潜在发病风险,这主要与补体介导的毒性作用有关[8]。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正常人群,提示患者机体其他抗体增多,免疫功能紊乱,这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重要特征之一。表明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ANA、抗ds-DNA 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 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参考指标。ANA、抗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主要是因为ANA 是一种具有各种细胞核成分的抗体,可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通过检测其滴度高低以及核型分析,能初步诊断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0]。但有研究[11]指出,单独ANA 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无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同时期均可出现,需配合其他抗体检测进行综合诊断。抗ds-DNA 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标志性抗体之一,对疾病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低于ANA,不能通过单独抗ds-DNA抗体检测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12]。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抗核抗体谱中本身包含多种其他类型抗体,与ANA 及其他抗体联合检测在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效果显著[13]。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项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是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组织液、血清中的一种活化蛋白质,具有酶活性及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溶血和免疫溶菌作用。近年来,检测补体水平已成为临床诊断免疫疾病的重要手段,多项临床研究[14-15]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水平降低,与病情进展恶化程度密切相关。补体C3 主要起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作用,补体C4 具有防止免疫复合物沉着、促进吞噬和中和病毒的作用,在各类传染性疾病或炎症疾病患者中数量增多,机体合成能力下降或消耗过多时下降[16-17]。
综上所述,补体与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降低漏诊率,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对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