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路军
郑州博爱眼耳鼻喉医院麻醉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耳鼻喉短小手术是耳鼻喉科常用手术,需要麻醉给予配合。靶控输注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输注模式,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程序调节目标药物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深度,从而提升了麻醉的可控性[1]。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靶控输注(TCI)可用于外科手术[2],能提升麻醉安全性。依托咪酯可用于麻醉,但要注意其具有的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如使用不当会引起机体代谢异常。因此,本文对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耳鼻喉短小手术的患者进行BIS-TCI输注依托咪酯麻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耳鼻喉短小手术的患者75例。纳入标准:(1)对麻醉药物不过敏患者;(2)18~75岁;(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麻醉禁忌证患者;(2)妊娠期、哺乳期患者;(3)近3个月接受耳鼻喉手术或脑部手术患者;(4)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2.03±10.09)岁,体重48~88kg,平均体重(50.01±4.58)kg;疾病类型:鼻窦炎18例、声带息肉10例、慢性中耳炎4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2.47±10.07)岁,体重42~87kg,平均体重(50.07±4.59)kg;疾病类型:鼻窦炎18例、声带息肉11例、慢性中耳炎2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方法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入室后常规检测心电图、血压等,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0ml,国药准字H20055488)100ml/(kg·h),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l∶50mg,国药准字H20031037)0.05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5μg/kg,依托咪酯(江苏恩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l∶20mg,国药准字H20020511)0.3mg/kg进行全麻诱导,泵入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规格:2mg,国药准字H20123421)0.1~0.2μg /(kg·min)。观察组患者采用BIS-TCI输注依托咪酯效应室浓度模式进行全身麻醉,术中根据BIS监测结果将依托咪酯效应室浓度控制下0.6μg/ml,等待效应室浓度达到预设值后,进行气管插管,术中需要维持依托咪酯效应室浓度不变。两组患者的耳鼻喉短小手术和麻醉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
1.3 评价指标 (1)生命体征:在入室前、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监测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依托咪酯总用量: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托咪酯总用量。(3)血清皮质醇指标:麻醉前、术毕、术后24h和48h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ml,离心处理留下血清,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皮质醇水平。(4)苏醒情况:密切观察患者,准确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评定定向力恢复情况,计算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评定:以患者清醒时为准,患者能根据指令指鼻。(5)不良反应: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和MAP出现波动,其中观察组患者较平稳。两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MAP水平较入室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HR较入室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HR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依托咪酯总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依托咪酯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托咪酯总用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24h和48h血清皮质醇水平较术毕更高,且观察组患者术毕、术后24h和48h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苏醒情况比较 比较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苏醒情况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5.203,P=0.022<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耳鼻喉短小手术常用于治疗鼻窦炎、声带息肉、慢性中耳炎等耳鼻喉疾病,其疗效好,手术安全性高。但耳鼻喉短小手术围术期的生命体征稳定情况、麻醉恢复情况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是麻醉医生关注的焦点。生命体征不稳定、麻醉后不良反应和延迟苏醒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3-5]。因此,为了保证耳鼻喉短小手术安全,麻醉医师致力于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依托咪酯属于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物,主要用于静脉输注。以往研究发现[6],依托咪酯经静脉注射后起效较快,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后可在短时内将脑部血药浓度达到一定峰浓度,从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7]。谭彬彬等[8]认为,依托咪酯因为输注半衰期较短,尤为适合单次给药或连续静脉输注,因而能在麻醉维持和诱导方面获得更强的安全性。同时,依托咪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小,与其他静脉麻醉药物相比,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轻微[9]。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依托咪酯能够降低心脏耗氧量,改善冠脉血流量。同时,依托咪酯对呼吸系统影响较轻,既能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又不引起组胺释放,故而扩大了麻醉受众人群[10]。
BIS-TCI与以往开环靶控输注不同,属于是一种自动控制技术。BIS-TCI自主通过反馈信号来控制输注速度,较完美地将脑电双频谱指数和靶控输注技术相结合。麻醉前或麻醉中通过自动或麻醉医师设定的BIS值对比调整TCI浓度,从而保证了患者麻醉深度,保持平稳状态[11-12]。耳鼻喉短小手术在外科中的应用虽然能满足了创面减少、便于患者康复的要求,但是操作过程中鼻内镜会引起患者剧烈的不适和痛苦,从而影响手术进程。这就提高了耳鼻喉短小手术限制性,同时为了保证顺利进镜,术中需要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因而常规麻醉方法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最近几年,以依托咪酯为主要的深度镇静麻醉方法得到临床推广。深度镇静有效地抑制了外科医生操作和器械导致应激反应,进而保证了手术顺利实行。
在耳鼻喉短小手术日常手术中,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能够避免患者生命体征波动,但仍然难以完全达到手术的要求,而BIS-TCI静脉麻醉方法显得更为有效。本文结果显示,进行BIS-TCI依托咪酯麻醉的观察组患者在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MAP水平高于常规麻醉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术毕HR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依托咪酯总用量明显减少。BIS-TCI根据手术刺激大小调节依托咪酯用量和浓度,以达到预设好维持的BIS值,保证了麻醉深度,从而使麻醉可控制性更强,进而稳定了生命体征,减少了麻醉药物总用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毕时皮质醇水平明显下降,而术后24h和48h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率发生率较少。证实BIS-TCI依托咪酯安全、有效,可促使患者尽快清醒,并能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BIS数值本身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前额和枕部BIS值不同,会导致BIS值不同。这也会影响BIS-TCI系统反馈,导致依托咪酯错误输注,进而影响麻醉效果。(2)阿片类镇静药物影响BIS数值,当伤害性刺激气管插管时和切皮存在时会阻止BIS数值的升高。(3)疼痛会影响BIS数值。
综上所述,BIS-TCI依托咪酯效应室浓度模式能够减少耳鼻喉短小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促使患者快速苏醒,稳定机体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