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娴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能够帮助深化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朗读有正确的认知,充分意识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引导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重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传递的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针对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希望能夠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重要作用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朗读常常被小学语文教师忽视。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常常在课堂教学之中将朗读部分略过。只有少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学生进行朗读,但是缺乏对朗读的正确认识,只是让小学生单纯朗读课文。这样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小学生产生了朗读枯燥和乏味的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和价值。
一、朗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朗读,是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渠道,通过朗读,小学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也能将朗读的内容和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品质,成为自身的学习工具[1]。小学阶段,小学生会接触和学习很多优秀且精彩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真挚的情感,通过朗读,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登鹳雀楼》为例,古诗相对于文章而言晦涩难懂,教师则可以引导小学生朗读并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境,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诗词中的情境,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境。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看着夕阳伴随着山峦慢慢沉落,黄河波涛汹涌地流向大海,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但是,千里外的景色却需要更上一层楼,不仅能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更是通过景色表现出了诗人的胸襟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朗读的过程亦是小学生理解作者心境、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情感内化的过程,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朗读有利于深化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朗读,有利于深化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够让小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记忆[2]。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朗读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让小学生能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的思想。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朗读文章内容。组内由小组长安排或者投票,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一人担任旁白,其余的每个小学生需按照所扮演的角色带感情朗读。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小学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还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小学生思考所扮演的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想要传递出怎样的思想和理念,应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进行相关内容的朗读,从而通过思考与朗读有效深化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朗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均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朗读中,小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词句,也会学习到很多语言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3]。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组织小学生进行拼音规范、音节拼读、字词朗读的训练。通过有效的训练,能够将训练所得转化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葡萄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训练小学生的字词朗读、拼音规范,让小学生能够形成标准的发音之外,还应着重引导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欣赏文章的优美语言,想象文章所描写的情境,体会文章中“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在朗读中欣赏和感悟文章的优美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能够帮助小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奇妙之处,并学习和借鉴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标注出来,在课下可以将喜欢的词句积累下来,以便日后所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对朗读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充分意识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小学生的朗读引导,充分发挥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深化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小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情感的感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5):187.
[2]吴晓琴.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幸福生活指南,2019(3):73-75.
[3]曹兴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水平[J].华夏教师,2019(1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