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芳
摘 要:统编教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创作水平,推动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良性师生互动中促进语文学科发展,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在作文教学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统编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找准创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考验的是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意境通常都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受到影响。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环境丰富见闻,重视学生独特感受,不断积累素材,确保写出的内容具体、真实和富有真情实感。要真正达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创作质量,教师需要对统编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坚持教学创新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分析编排体例,把握写作特点
在对统编版教材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教材专门设置习作单元,这样的单元每册一个习作重点目标,强调在习作训练方面循序渐进,便于教育实践中的贯彻落实,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操作性,这无疑是教学中的一次重要创新。围绕专题组织写作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专题学习中走向深入,并获得透彻而又深入的理解。比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属于习作单元,文章编排的是说明性文本在文本的设置方面坚持由浅入深、由读到写、从积累到应用的一个渐进过程,所以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成效。这个单元的前两篇是非常经典传统的说明文《太阳》与《松鼠》,这样的文本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说明方法。接下来的交流平台栏目主要指出说明文的作用、创作手法、语言特征等,以便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良好的认识。然后编排初试身手,要求学生任选周围事物,用多种不同方法说明其特征。这仍旧没有过渡到最终的写作过程,而是给学生呈现经典说明文《鲸》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策略,为学生正式步入文章写作打下基础。通过对教材编排体例进行分析,可以顺利掌握写作教学特征,为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推进写作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推动了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素养发展。
二、合理利用教材,实现读写结合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着手实现读写结合,提高创作质量是教师必须把握的一种教学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影响着学生投入作文活动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想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就要灵活运用教材文本,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探究和积极解读,使学生能够把握文本内容,初步掌握思想情感的同时,对文本当中的素材进行合理化利用,为学生写出优秀文章打好基础。促进读写结合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阅读范文可以让学生的写作事半功倍,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找到自主创作的突破口。教材当中的内容经过了精挑细选,所以是非常宝贵的写作范文,很多的技巧方法值得学习借鉴。例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结尾处提炼中心主旨,正确理解“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不过作者在表现主题和对珍珠鸟的情感时,并没有选用直接表达的方法,而是在字里行间进行情感的渗透,明显提高了表达的细腻性和真挚性。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出饱含情感的语句,说出作者的创作思路与创作顺序,让学生在梳理文章技巧方法与情感体会的同时,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借鉴。
三、坚持拓展创新,引导新颖写作
统编教材在对单元进行实际编写的過程中,选取差异化题材、角度、年代的作品,运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集中体会思想情感,也能够深化学生的个人感悟,其中的内容内化成为个人情感,为思路延伸和情感丰富创造良好条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思路和角度选取材料和表达情感,试着对语言和文章结构进行创新,改变过去模式化的写作策略,不再拘泥于三段式写作、凤头豹尾写作等,把写作变成一个真情实感的抒发表达过程,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宣泄表达当中实现创作过程的创新。例如,在引导学生写作20年后的家乡时,针对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深入探究:观察周围生活,如今的生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0年后家乡变化当中,你自己可以给家乡做出哪些贡献?这样的启发会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把自己对家乡和国家的爱融入字里行间,实现对写作技巧方法的无痕渗透,提高表达质量。
挖掘统编教材之美,促进作文教学改革创新是课程改革,也是教师与时俱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必要条件。对统编版教材进行创新运用,要求学生深层次感受中华文化,锤炼语言的运用,从教材当中吸收营养和创作方法,为学生独立完成作文增添光彩,充分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统编版教材内容的研究,在深入解读当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消除学生写作中的抵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