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燕
摘 要:高年级小学生已经产生了自主阅读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自主化阅读教学指导,通过课内布置任务,教学推荐书目和丰富课外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主性,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化阅读教学的指导目标。
關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化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化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积极融入阅读场景中,在具体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
一、课内布置任务,实现自主阅读
课内布置任务是实现自主阅读的重要保证。高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阅读能力比较弱,阅读缺乏方向和目的,阅读整体效率和质量不高。通过课内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自主围绕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包括找出问题的答案,分析文章主旨、结构等,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
以《珍珠鸟》为例,阅读前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阅读并梳理文章结构找到珍珠鸟的突出特点。设置问题以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结合问题找到了“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然后又对文章梳理了结构,找出了一开始鸟儿害怕到鸟儿不怕自己,通过阅读学生梳理了文章结构,找到了小鸟与“我”的情感交融的核心内容。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学生自主阅读以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在交流中寻找第一部分记述了以吊兰垂蔓为装饰的温暖的鸟巢的内容以及第二部分以工笔拟人的笔触写了雏儿,写了小鸟与“我”的情感交融。通过交流的方式进一步对课文内容加深了认识,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学习的基本内容,对学生阅读理解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总之,渗透阅读方法,是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培养的基础内容。
二、教学推荐书目,鼓励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课外阅读资料,基于阅读的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推荐书目,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由来,拓展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少年闰土》为例,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引申性的问题:通过阅读我们看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那么想不想知道少年闰土长大以后呢?其实本课节选自小说《故乡》的一部分内容,在课下可以尝试阅读《故乡》对比长大后的闰土与少年闰土的不同。通过课堂教学推荐书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故乡》的内容。教学推荐书目是学生自主性阅读的重要方式,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了推荐书目,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浪淘沙(其一)》[2],在阅读指导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既然有其一,是否有其二、其三呢?还有没有关于《浪淘沙》的内容呢?通过在课内拓展的方式实现课内外群文阅读的效果,鼓励学生在课下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与拓展,寻找关于《浪淘沙》的更多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基于小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推荐的书目可以从作者、写作背景、名著导读等几方面入手,通过拓展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三、丰富课外资料,指导学生阅读
丰富课外资料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时应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课外材料,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实现自主化阅读指导的教育目标。
丰富课外阅读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是语文自主阅读的重要方式。基于高年级实际情况,教师应积极推荐符合高年级阅读实际的阅读书目,增加国内外的名著素材引导学生建立广泛的兴趣,同时利用阅读课等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口语交际课:聊聊书法,教师在单元教学前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一些书法内容,包括颜真卿等书法家的小故事和书法内容,通过提前推荐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广泛接触书法内容,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如针对草书有的学生认为草书非常酷,有的学生则认为其比较潦草不适合学生学习,在交流和学习中学生将自己阅读的知识与内容融合在一起,提升了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交流学习的动力。
总之,小学语文学生自主性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从课内到课外的逻辑。在课内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的意识,通过课内、课外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课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阅读的自主性,让阅读成为高年级学生的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肖笛.云平台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20(10):55-56.
[2]黄清吉.多管齐下,培养自主能力: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2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