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面对媒体融合的时代命题,广电融媒体工作室作为现阶段既能发挥传统媒体核心资源优势,又能激发内部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自我革新的一种可行性融合方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安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与分析,从理念思路、體制机制、内容资源以及生产流程出发,探索融合新模式,以期为融媒体工作室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广电媒体 融媒体工作室 媒体融合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方向持续推进,传媒生态发生巨大变迁,广电媒体由此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成为融合转型的当务之急。融媒体工作室作为现阶段既能发挥传统媒体核心资源优势,又能激发内部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广电媒体自我革新的一种可行性融合方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安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与分析,以期为融媒体工作室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
一、广电融媒体工作室构建的逻辑基础
(一)时代之需:提升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实需求
当下中国的舆论表达格局是一种多元化的舆论表达格局,“信息杂芜、人声鼎沸”成为舆论场的常态。①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重塑媒体产业形态,“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此背景下,如何成为舆论压舱石、社会黏合剂、价值风向标,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作为主流媒体的时代职责,也考验着其深度融合发展的能力。“不日新者必日退”,广电融媒体工作室的建设正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传统广电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抢夺舆论引导主动权、主阵地、主战场,提升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实需求。
(二)行业之变:传统广电媒体融合向纵深方向持续推进
从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升级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与国家行动推动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发展。②在媒体融合“深水区”,传统广电媒体要想延续专业性、权威性,应对行业之变,占领传播制高点,就必须不断创新,转型升级。在此进程中,中央以及各省市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体制机制障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决定了媒体融合的向度与深度。在此背景下,融媒体工作室的成立正是基于行业之变,从体制机制改革出发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尝试。
(三)未来之道:全媒体传播体系与融媒新生态正在形成
传统广电媒体推进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一场倒逼的自我革命,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形势所迫。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传播格局、舆论生态、受众需求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融媒新生态成为一项既着眼于现在又放眼未来的重大课题。传统广电媒体要想适应新趋势、把握新要求、达到新目标、挺进“主战场”,就必须深入研究全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广电融媒体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平台,具有“小、快、灵”的特点,传统广电媒体以成立融媒体工作室为契机,重构顶层设计、创新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运行机制,对推动内部机制创新,快速融入市场,从而转型新型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电融媒体工作室实践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思维固化导致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不明确
一直以来,传统广电媒体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权威性,深得广大受众的信任和依赖。但与此同时,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广度和深度被无限扩展和延伸。在此进程中,传统广电媒体并未充分认识到用户的传播自主权,依旧停滞在被动接受、单一策划的“闭门造车”模式。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成为阻碍其创新发展和深度转型的关键。从发展的维度来看,广电融媒体工作室大多是原来节目组或制片人模式的“翻版”,仅仅是为内部频道提供节目的独立生产单元,延续之前单一“采编播”的生产流程,导致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和探索性不强,特别是工作室采编人员对自身职能和传播对象认识不清,生产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除此之外,对未来规划模糊不清,也是工作室发展的一大难题。这意味着广电媒体不能做媒体融合的局外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找准发力点,拓展受众相关性需求与不确定需求,时刻把握立体化传播格局,打破思维桎梏,明确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
(二)改革不充分致使组织架构僵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传统广电媒体在深度融合的道路中依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最直观体现就是改革不充分、不彻底,从而导致组织架构僵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一方面,传统广电根深蒂固的旧有组织架构成为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阻力。配套措施与服务管理欠缺,工作室与省台的主体关系不明,单位性质含糊不清,以及内部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体系和规划方案,导致组织架构僵化。另一方面,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改革不充分、不彻底的主要表现。工作室制作为频道制的延续,导致各组织在新闻资源利用、节目引进和广告经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竞争,可能出现为了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极易造成总台内部的恶性竞争。③广电融媒体工作室要想持续发展,基于传统广电运转的“采编播”组织架构必须建立起良性的动态机制,促进系统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估、审批、竞标、生产机制与体系,并采用灵活的奖励激励机制。
(三)生产驱动力不足引发用户需求掣肘和内容建设乏力
广电融媒体工作室由传统广电媒体演变而来,在顶层设计和流程再造中创新力度不强、视野较为狭隘,难有宏观的视野纵览全局,在生产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在生产方面,新媒体对“两微一端”平台有着较强依赖性,但由于自身传播平台整体影响力较弱,传播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个别工作室甚至会出现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的现象。伴随用户生产场景与传播习惯的变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种种因素导致广电融媒体工作室的“燃烧动力”不足、生产发展创新性缺乏、原创性内容严重不足。为此,广电融媒体工作室必须摒弃因循守旧的思维,坚持“内容为王”这一理念,明确传播的目标群体,推进生产动能持续发力,把如何实现内容的垂直化发展作为融媒体工作室建设的当务之急,从而扭转用户需求与内容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体制壁垒导致产业赋能不足和传播效力欠缺
伴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分布于各行政区域的广电媒体逐渐升级成为“广电融媒群落”,但体制壁垒问题依然突出,导致产业赋能不足和传播效力欠缺,从而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广电媒体内部机构设置是系统运行的核心环节,但省级的广电总台与融媒体工作室的关系一直处于“藕断丝连”、模糊不清的状态,人才引入和激励机制也未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体系,致使在体制机制上仍存在种种弊病。与此同时,融媒体工作室由于自身发展并不完善,通常需要借助其他商业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导致其受限于各平台规则,产业赋能严重不足,整体盈利效果较差,无法实现与社会市场资源的有效对接。基于此,融媒体工作室亟需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为传统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广电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以转变理念思路为前提,坚定融合战略思想
融合发展,理念先行。作为主流媒体探索转型升级的产物,广电融媒体工作室依然属于新生事物,特别是工作室在建设平台运行中发生新问题新情况后,依据传统广电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思维难以解决,也无法适应当今“受众即用户”的互联网思维。从技术融合的维度来说,融媒体的“融”可以通过信息的一次采集和多元编辑,生成各种形式的海量内容,再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多渠道分发,与用户实时互动。从“人的融合”来说,需要工作人员克服传统广电的惯性思维,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从而通过技术与人的融合促进媒体的全面融合。安徽广播电视台坚定媒体融合战略,打破传统思维桎梏,在“采编播”生产流程中采用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动能”,实现产品内容的多元化采集、智能化编辑与多渠道分发,从而打造立体化信息服务体系。在运营方式上摒弃传统“闭门造车”模式,采取“开放共融、兼容并包”姿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从而为传统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强大动能。
(二)以优化体制机制为核心,突破制度藩篱束缚
优化体制机制,突破制度藩篱束缚是广电融媒体工作室实现整体融合转型的必由之路。想要实现广电融媒体工作室的长期发展,不仅需要解决组织机制中的管理层级障碍,还需要积极打通市场各要素对接渠道,减少资源闲置与资源浪费。在组织管理方面,广电融媒体工作室要增强与其他层级或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合并重组相互“内耗”的工作室,打破各部门及平台之间的资源壁垒。在人事方面,要用人才盘活机制,真正做到把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调动起来。为优化体制机制,安徽广播电视台成立融媒体工作室领导小组,出台《安徽广播电视台关于大力促进融媒体工作室发展的管理办法(试行)》,从工作目标、总体要求、享有权利等8个方面构建了融媒体工作室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对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跨岗位跨部门组建融媒体工作室,同时将事业体制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赋予工作室选人用人权、自主运营权、资金支配权、资源使用权等,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三)以整合内容资源为基础,开发特色融媒产品
内容差异战略是传统广电媒体“内容为王”的延续。④一直以来,作为专业性和权威性较强的传播主力军,传统广电媒体在新闻、法制、教育及娱乐等多个频道类型中深耕细作多年,具备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广电融媒体工作室的成立,传统媒体资源优势被逐步分解,主导地位及竞争力也会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既要打造垂直化、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又要整合内容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成为广电媒体推行融媒体工作室制必须解决的问题。安徽广播电视台制定了机构改革、新闻改革、节目改革和产业发展“四步走”的战略定位,通过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加强传统广电媒体系统与子系统业务的资源共享,主动寻求与同圈层下工作室及各大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合作,不断提升云平台、“中央厨房”等融媒体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除此之外,安徽广电融媒体工作室还不断开发专业化内容,走垂直化道路,相应的特色融媒产品也随之上线,既增强了内容个性化特点,也创新了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体价值整体提升。
(四)以重塑生产流程为关键,激发协同创新潜能
伴随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重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生产流程逐步提上日程。广电融媒体工作室借助“中央厨房”式的生产模式,对“采编播”生产链条的改造,其实质就是对传统广电媒体生产系统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以总台的全媒体采编中心为基础,通过对信息采集、编辑及发布的全方位整合,重塑产品生产流程,成为激发广电媒体协同创新潜能,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在此层面,安徽广播电视台明确“大中心、大融合、企业化管理”改革思路,打造“一中心、三平台”服务体系(即融媒体工作室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经营服务平台),通过业务、内容、技术三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提供服务保障,通过搭建协同发展平台以及“供给侧”改革,重塑传统生产流程,以此推动广电媒体建设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从而提高全媒体产业链的内容生产和协同发展能力。
四、结语
面对媒体融合的时代命题,广电融媒体工作室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应紧紧抓住时代、行业及未来的发展机遇,以转变理念思路为前提,以优化体制机制为核心,以整合内容资源为基础,以重塑生产流程为关键,探索融合新模式,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突破口。
【本文为2019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智媒时代安徽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及舆论引导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2019CX137)和2018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中央厨房的融媒体人才培养实践教學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8jyxm030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张涛甫.当下中国舆论引导格局的转型[J].当代传播,2014(02):36-38.
②漆亚林,孙鸿菲.媒体融合的逻辑理路与关键操作[J].青年记者,2020(22):49-50.
③陆平.城市电视媒体“一台多制”探析[J].青年记者,2011(18):25-26.
④全媒体语境下广电媒体产业困局与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5(07):20.
作者简介:王宇明,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编辑:文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