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进一融”育人模式的新时代物流人才培育路径探索

2021-10-11 11:42:50崔博文代湘荣
物流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进导师素质

崔博文,代湘荣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1 “三进一融”内涵解读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围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拓展三维目标,不断地探索新时代育人模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经过长期探索,正式形成“三进一融”育人模式,具体是指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三类导师协同发力,确保教育教学效果覆盖至每一个学生,渗透至每一个环节,厚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沃土。

“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中三类导师分别在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三个层面着力,其实质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指导思想在高职院校的具体举措。真正做到了在职业教育中,培育与弘扬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德技并修,对标全面发展。思想导师主要选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做好领航信仰、弘扬传统、涵养文明,以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引领青年价值认同。职业导师选配骨干教师和企业名师,做好树职业道德、明职业规划、助就业创业,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导师选配热心社团工作,个人特长突出的教师,做好五育并举、兴趣养成、人文关怀,以扩宽学生成才道路,打通学生晋升渠道。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文中下标“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2019年物流学院将“三进一融”育人模式引入到专业建设中,为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实现新时代“复合型、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科学探索与有效实践。

2 “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下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途径

2.1 新时代物流人才培育趋势

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突破300万亿。物流业已成为我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当下的中国物流业正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升级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以效率改进、创新驱动为出发点,以智慧物流为发展方向,向信息化、集成化、集约化的综合实体发展。然而物流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2025年,每年新增60万人左右的物流岗位需求,人才需求总量在300万人以上。培养什么样的新时代物流人、如何培养新时代物流人是物流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问题。

现代物流业是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服务行业,具有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新时期中国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物流知识扎实、物流业务技能熟练等素质,更被提出了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备献身精神、恪尽职守、创新创造等多方面更高、更深入的综合素质要求。新时期物流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显然已非单一专业教师教育所能成功,把“三进一融”育人模式植入目前物流人才培育体系之中,有效地构建思想导师、职业导师、素质导师三位一体联动育人模式,紧扣新时期物流人才职业价值认知、职业能力打造、全面发展素质培育的人才需求规格,全面推动物流人才培养。

2.2 思想导师进学院,思政赋能物流人才培养

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物流管理专业的思想导师,深化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在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学生价值引领,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但专业教师专注于日常教学科研,对政策理论研究不够深入;马院教师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功底,但对物流专业了解不深。“三进一融”育人模式指导下,物流学院聘请两位资深的思政教师做为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思想导师。两位思想导师直接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开展多次座谈、交流、研讨。思想导师为专业教师“思政赋能”:普及政策理论,挖掘专业思政教育元素,优化教学案例。思想导师和专业教师合力将新时期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思政元素提炼为五方面:

一是体现“四个自信”内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是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四是法制精神方面:学法用法、遵纪守法。

五是物流职业理想、职业道德领域:保障流通、降本增效、安全规范、精益提质、数字思维、绿色环保、工匠精神、协作创新。

物流专业思政元素的厘清,为物流专业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基础,为物流专业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物流人明确内涵,指明方向,为未来的物流人才储备了满满的正能量。

2.3 职业导师进班级,“五个一”工程夯实物流职业能力

安排专业课程教师担任职业导师角色,助力职业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教师奋斗在授业解惑的第一线,承担学生职业技能、基于素养养成重任。是贯彻德技并修,育训结合,育德于教的承担者。职业导师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奠定职业基础。在“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全体教师 在兼顾教学、站好三尺讲台同时,以班主任“导师”身份走进班级:参与班级的班会、团会,深入寝室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最真实的状态,解答学生专业发展的困惑。将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养成的空间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同时针对性地对职业导师提出“五个一”目标:

每学期开展一次职业教育,记牢一名工匠事迹。职业导师采用个人讲授与邀请企业工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讲座。通过一线岗位技术工匠成才的典型事迹、经历,引导学生崇尚一技之能,坚信技能改变命运,帮助学生树牢职业理想,加强职业认同。

每季度开展一次读书分享,细读一本经典书籍。职业导师为学生遴选阅读书单,内容涵盖革命文化、青春价值、立言励志、工匠精神等内容。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从读有字之书,延伸至读无字之书,筑牢职业理想、夯实职业道德。

每学年开展一次技能竞赛,取得一项技能证书。职业导师利用专业特长,加大学生对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意识的教育,以赛促学,以赛促长。让学生将专业所学在竞赛中得到检验与提升。动员每个同学参与一次院级技能比武,至少考取一项职业技能证书,建立职业自信心与职业荣誉感。

每周内开展一次劳动实践,养成“5S”职业习惯。目的是对标物流作业现场“5S”管理要求,职业导师加大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宿舍、教室与实训室、公共区域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工作,不仅强化物流学生作业现场管理能力,还能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青年风尚。

每生中开展一次就业创业帮扶,提供一个发展平台。职业导师通过“政策解读、信息推送、求职辅导、跟踪服务”四个方面的工作,利用与就业单位的密切关系,为每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为每位青年学子适时推荐一个岗位或提供一次创业指导,建立“一生一档”帮扶档案,帮助学生强化职业归属感与职业成就感。

职业导师进班级,“五个一”工程帮扶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了专业竞争力。学院物流专业学生流向主要由就业和升学两个构成。2020年物流管理专业升本率达到92%,就业率高达97%。学生们过硬的专业能力受到企业普遍好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得到了社会极高认可度,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招生人数都保持湖北省第一。

2.4 素质导师进社团,拓展物流综合素质培育路径

组建物流专业社团,配备个人特长突出、热心学生工作的素质导师,围绕物流专业技能提升、科技创新、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体育锻炼与竞技等诸多方面,设计内涵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贯通,为物流专业学生激活物流综合素质培育通道,促进物流人才全面发展。以2020级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精心设计的由素质导师承担的第二课堂活动见表1。

表1 2020级物流管理专业第二课堂活动

在素质导师带领下,物流社团成员将理论习融入技能竞赛,个人的沟通、协作等多项能力显著增强。一年时间里社团成员参加各类培训20次,赛事12项,物流社团被评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优秀社团,社团成员开拓了视野,斩获了优异成绩,面对未来自信满满。物流社团榜样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学生都以加入社团,带动了更多学生发展与进步。

3 结语

“提升了涵养,增长了才干,习得了本领”——这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三进一融”育人模式的实效的普遍评价。

“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促进了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内涵建设。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也对物流人才的培育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未来物流人才培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将思政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同步推进,不断创新育人的机制,逐步丰富育人载体,才能培养出符合中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的物流人才,进一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三进导师素质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藏垢纳污
棋乐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8:54
V eraW an g
导师榜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