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美芳(广丰区中医院,江西 上饶334600)
随着麻醉学、手术缝合材料等医学研究进步,剖宫产术已发展为产科领域中重要的手术之一,是挽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手段,但术后产妇生殖、消化等系统功能处于缓慢恢复过程,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产后恢复效果欠佳。产后综合康复护理以产妇为中心,从心理护理、伤后护理等方面为其开展针对性产后护理措施,以促进产后恢复,并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1]。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剖宫产产妇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其产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的26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的34例产妇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3~34(28.49±1.47)岁;孕周37~41(39.31±0.25)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28.51±1.49)岁;孕周37~41(39.29±0.28)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足月、单胎;(2)新生儿健康;(3)临床资料完整;(4)均具备剖宫产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2)严重心、肾等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干净舒适,叮嘱产妇勤换衣物,定时清洁会阴,饮食以均衡、清淡等为主,针对母乳喂养问题向其讲解和指导。
1.3.2 观察组 采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实施办法如下:(1)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与产妇进行积极主动交流,采用科普小视频形式向其讲解产后注意伤口清洁处理、母乳喂养等重要性和好处,并密切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及时予以疏导,采用听轻音乐、看电视等方式帮助其放松心情。(2)子宫、乳房按摩护理:向产妇说明按摩的重要性和效果,分别在其双侧乳房敷上45℃湿毛巾,并涂抹凡士林,以产妇可耐受力度,用手掌侧面对乳根、中府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侧持续3min,3次/d;完成后告知产妇排空膀胱,完成后协助其取平卧位,开始按摩子宫,将适量凡士林涂抹在产妇腹部子宫上,将手掌放在宫底部,以小鱼际肌掌侧作为用力点,顺时针环形按摩,6min/次~8min/次,3次/d,并指导产妇学习相关按摩手法。(3)产后伤口护理:密切留意产妇切口缝合处有无感染、裂开等风险,定时用温开水清洁伤口,叮嘱其饮食、咳嗽时用手捂住伤口,且动作应轻缓。(4)早期活动指导:产后,依据产妇实际情况,指导体征稳定产妇在床上进行翻身、扩胸、产褥期体操等主动活动,帮助产妇进行肢体屈伸运动;产后24h~48h拔除导尿管,鼓励其自主排尿,离床适度活动;指导产妇进行骨盆肌肉功能、阴道收缩康复锻炼,并在出院后制作锻炼视频叮嘱产妇模仿练习。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泌乳始动时间。(2)记录并比较两组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于产妇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服务态度、心理疏导、操作技术、康复指导4个维度调查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6,重测效度为0.866,每个维度均有5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总分100分,得分高表示产妇对护理越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泌乳始动、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s,h)
表1 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s,h)
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对照组n 泌乳始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 26 t P 18.16±2.12 24.78±3.79 8.591<0.001 16.13±2.07 22.51±4.16 7.784<0.001 14.63±3.24 20.19±4.15 5.831<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n 服务态度 心理疏导 操作技术 康复指导 总分观察组对照组34 26 t P 22.37±0.58 20.56±1.02 8.685 0.000 22.42±0.49 20.43±1.15 9.087 0.000 22.54±0.51 20.68±1.13 8.543 0.000 22.46±0.53 20.64±1.17 8.067 0.000 88.96±3.24 80.52±3.72 9.376 0.000
剖宫产术后,由于多数产妇对基本产后康复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术后泌乳、体形恢复等过程中易发生诸多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问题,严重影响其康复效果[2,3]。因此,探寻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积极意义。常规护理以疾病康复为中心,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但护理措施缺乏全面性、针对性,难以及时满足产妇多样化护理需求,导致产妇在护理过程中未获得优质化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欠佳。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泌乳始动、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剖宫产产妇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产妇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深入病房,积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加强对术后伤口清理等康复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能够加强产妇及家属对产后保健的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其自我效能[4,5]。通过使用规范、轻柔手法对产妇子宫、乳房穴位进行按摩,有利于疏通乳腺管,促进产妇乳房胀痛得到较好缓解并进行早期泌乳,还能够刺激子宫,促进子宫肌肉兴奋性增强,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较好改善,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子宫复原。术后密切关注切口有无感染、裂开风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切口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工作,能够降低切口感染风险[6,7]。根据产妇生命体征稳定情况及恢复情况,鼓励其早期进行床上、离床运动,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指导产妇进行骨盆肌肉锻炼,并在出院后制作成小视频叮嘱其学习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力,降低产后尿潴留等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8]。
综上所述,剖宫产产妇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利于产后快速康复,可缩短泌乳始动、下床活动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