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兆麟
摘 要: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时代的变迁必将带来新的课堂模式,课堂似乎正进行一场“以学定教”,以“核心素养”中心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课堂正不断改进和转型,在新型的课堂模式下,思维性的课堂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作为音乐教师,如何打造思维型音乐课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音乐; 思维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2-022-002
最近,学校对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要进行抽测,我所教的是三年级的音乐,为了迎接这次抽测,我给学生梳理了本学期的所有知识点,并将其整理成了复习提纲,分发给每一位,供他们复习、迎考。经我几番抽查,提问,几乎三年级所有的学生都能说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等各种音符的名称,他们甚至还能说出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等更复杂的音符名称。可考试的试题中却并未直接让他们写出音符的名称。试卷中的题目是:以“3”为例,请你写出一个八分音符。看似很简单的一道题目,换了一种方式,换了一个问法,大部分被抽考的学生却无从着手,有的只是把复习提纲上的“X”照搬不误地写了上去。写对的学生几乎寥寥无几。看到他们答题,我真想冲上去只问他们:题目中的“以‘3为例”是要来干什么的?对于题目,你们真正动脑精思考了吗?
课堂教学形式的活跃不等于有效和高效。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的形式,在花样上下功夫,在提问的数量上下功夫。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缺失了思维这个课堂教学的灵魂。
既然只有思维参与的课堂,才是真正快乐充实丰富高效的课堂。那么,在音乐课上,如何让课堂教学盛开思维的花朵?
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归纳适度、激发思维
在教学中,必要的归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些知识,你总是习惯性地去帮孩子们整理好,归纳好,孩子就不会再去思考、整理了。就像上面所说到的这次音乐知识抽测,如果我能改变自己的的教学方式,不是在每学期末将所有的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复习提纲,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名称,而是在平时的歌唱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下歌谱,看看歌谱上出现了哪些音符,再找一找歌曲中比较复杂的节奏性,说一说它又有哪些音符构成,再将节奏打一打……设想一下,如果我每节音乐课都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从来不帮学生整理任何书面的复习材料,而是在每节课上都激励他们自己去动脑、去思考。例如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掌握,我们完全可以游戏的方式出示几条节奏练习,分小组去比一比,或变成具有情境性的声势练习进行小组间合作,那么无论今天的题型如何改变,对他们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了,因为他们懂得去思考,他们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更确切地说,他们一直在思考着。
其实音乐上,许多审美体验也是靠经验去逐渐积累和提高的。所以有的时候,教师帮助归纳了,学生渐渐也就失去了感知和归纳的能力。例如一年级歌曲《小鼓响咚咚》,大多数教师只会按自己的要求去指导学生演唱,第一段如何演唱,力度如何?第二段又如何处理?那为什么我们不试着把归纳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演唱时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从而自己去思考如何演唱呢?他们甚至可以想象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小鼓,说说应该怎么去上?当然,他们的回答可能千奇百怪“小鼓会吵到小宝宝,所以要轻一点”“小鼓很可爱主人公非常喜欢”“歌词的内容非常滑稽可笑”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对他们的话语进行引导,并融入歌曲的表现中,那效果显然是不同的,而这些,不正是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思维型课堂么?
二、扎实基础,教透教实
许多老师可能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于经常做到的题目表达方式,学生做起来很熟練,可一旦将题目稍微变一变,或结合上一些去年学过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就会无从着手;数学书上的规则、定律,学生可以倒背如流,可以一看到题目就想起它们,可又有几位同学记得这个定律是如何产生的呢?许多年轻老师在上一二年级的音乐课时,为使课堂保持活跃,经常会省去唱谱的环节,或轻描谈写地一带而过,可当学生演唱时不够准确时,却要求学生反复聆听,不断思考。可是要知道,这些连“do”“re”“mi”都混淆的孩子又怎么会有音高的概念,又怎样去思考和辨别演唱中的错误呢?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使学生们对音乐的灵性得以充分展现,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在课改的实践中,形式丰富了、兴趣提高了,气氛活跃了,“双基”却被逐渐淡化了。许多老师只为一味地追求“以审美为核心”“重视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刻意地淡化、避让相关的知识,甚至丢弃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不敢涉及音乐知识,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等基本练习也被舍弃了。但是,结果呢?他们在强化审美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舍弃了知识与能力。部分教师过于淡化“双基”,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意境、活动氛围的创设上,或创编、或律动、或探究,人浮于课,到最后,学生玩过了,有趣过了,真正收获的却甚少甚少。
当然最基本的东西也需要用思维的火花去建构,就像歌曲的识谱教学,如果我们每首歌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唱谱,那课堂固然枯燥乏味。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习呢?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音乐课时,在学生整体聆听歌曲之后设计了“让音符回家”这一环节,他把乐句的尾音拿了出来,让学生边跟琴轻唱歌谱,边给音符“找家”,学生边思考边唱谱,在扎实基础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的能力,课堂效果非常不错。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科中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认真钻研教材,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更是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参与的过程中去教透、教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真正理解透,掌握透,切不可依赖大量的习题去巩固它,扎实它。因为一旦你少许变化,学生还是不会答。思考过了,才能将基础掌握透测;掌握透彻了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思维与基础本身就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做了几十遍,讲了上百遍,一旦稍许变化,还是做不出来,教育的价值又何在呢?
三、联系生活,活化知识
对于课堂,我们并不陌生,短短的四十分钟,学生需掌握教师预先设定的专属于本课时的所有知识内容。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我们往往会按照一个传统的框架进行教学,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巩固。我们片面而狭隘地把课堂中的某个环节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图片、视频、提问……然而,要知道,这样的联系生活只存在于一种形式。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因为缺失思维的参与而不被充分调动,情绪感受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在这样的课堂中,只有丰富的形式,缺失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显然是紧张而沉闷的。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地联系生活?怎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怎样的联系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活力呢?
或许我们也应该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例如三年级的歌曲《游子吟》,以前我的课堂经常是这样:先用诗句《游子吟》导入歌曲,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对歌曲的背景和大意进行讲解。接着就是传统的教唱环节了,待学生唱熟后,用图片和范唱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有感情地进行演唱。整堂课下来,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甚至有的能够做到深情地进行演唱。可是整堂课的气氛,我们是可想而知的。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听范唱,在听了几遍,近乎于能哼唱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讨论。只要是关于这首歌曲的,什么话题都可以,比如说这首歌是有一首诗改编的;这首歌速度比较缓慢;这首歌表达了……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由发言和交流。这样的发言与交流,因为有了学生思维的参与,不经意间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歌中孟母对孟郊的这种慈母情怀及诗人孟郊要报答母亲的这份决心。学生在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意蕴后再去学唱歌曲,或者最后还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模仿孟母在油灯下为即将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的情境。试想一下,如果按这样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整堂课都将会因思维的参与而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也更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赞科夫在《教育新理念》中指出:“学生的课堂生活,不是指让每一个人单独去苦思冥想。孩子们是在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这里面有游戏的成分,有开玩笑,也有笑声……当然,学生的课堂生活,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换一种方式,让课堂真正联系生活,换回的也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有效课堂。
四、巧用媒体,促进思维
近些年来,多媒体的应用可谓是把教育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学,给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不可否认,多媒体的介入的确给课堂注入了不少生机与活力。对于音乐课,一门听觉的艺术,多媒体的应用似乎已成为我们每堂课的必备。然而,“必备”不等于“依赖”,“运用”不等于“滥用”。曾听过一位新教师的音乐课,一堂课基本完全是依赖于多媒体的,歌曲的导入,录音的范唱,节奏的律动,歌曲的介绍等完全是由电脑中的视频或声音来完成,甚至连“答对了”、“好极了”的评价都是电脑里的声音完成的,偶尔还会传出雷鸣般的掌声。一堂课下来,没有老师亲切地范唱,也没有与老师切切实实地交流,感觉不是老师在上课,而是电脑在上课。
我们需要多媒体,但却不能让它喧宾夺主,我们可以运用一些“闯关”、“夺宝”等趣味性的环节和场景吸引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却不可以让这样的环节冲淡了音乐课各个环节所需要掌握,练习,交流的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欣赏的乐曲的每一乐段都列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对每个板块分别进行反复聆听,辨析、思考,却不可一味地只有这“反复地聆听”;我们可以让学生聆听录音中的范唱却不可丢失学生最想听到的老师真实而亲切地范唱,让学生从更真实地角度去思考和感受歌曲如何更好地表现。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只能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需要我们合理地运用好。只有当多媒体的运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时,课堂才能真正有效,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才真正有意义。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音乐课堂的改革在不断进行中,创建思维型音乐课堂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要。这无疑对我们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时代需要进步,教育也需要发展。只有当我们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才真正构建思维型课堂,才能真正打造出学科素养为核心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彬.课堂密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3-P45)
[2]曲琳.追問“核心素养”——一位学科教师的视角[J]辽宁教育(P36—P38)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