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方法实践

2021-10-09 08:58陈志猛
文理导航 2021年27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小学数学课堂

陈志猛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开始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阶段。数学思维是以对学科的正确理解为基础的,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问题中,很多学生由于不能较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而导致解题时犯错。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深入分析了影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解能力;课堂

一、小學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建立起独特的数学思维模式,进而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进而实现良好的知识内化,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重点都放在成绩提升上。而很少有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的数学阅读情况。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且辅以教材内的一些简单阅读材料,就可以了。因为在大部分数学教师眼中他们普遍认为,数学教材比较抽象,趣味性较差,教师辛勤的教学有很多学生无法学习,让学生去阅读就比较困难,也难以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多进行一些有助于数学思维培养的阅读内容,恰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特殊的数学思维训练,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并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数学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长期进行坚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形成良性师生互动格局

数学思维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陪伴着,学生不再是命令的执行者,而成为积极参与者,不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人。在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因此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及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有效培养。师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无障碍沟通互动。

二、影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存在着误区

语文阅读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之间难免会因为阅读的内容、方式等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而面对这种种的差异,就要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阅读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但对数学阅读的理解依然不够深入。虽然数学思维是一般阅读的特殊形式,然而对一般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对数学思维教学策略研究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启示意义,对数学思维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要求与指导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及思维的建立。这样的方式显然效果不够理想。而新课改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是由于教育界并没有对数学思维培养制定相关的规定,因此,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并未对数学阅读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对教材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很大一部分教师单纯的将教材视为习题集,教材的使用往往是“翻开一页,完成一道题”。在教学实践中很少为学生设置阅读的时间。教学实践中教师也极少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教材阅读,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部分置之不理,最终导致教材作为习题而不是阅读课文(包括课文描述和例子)。

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中,过度的讲解削弱了学生阅读课本、自主获取知识及学习方法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关注点集中于口头表述及动手操作上,阅读指导中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注重理解技能的培养。由于教师自身对数学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理解的影响,对学生的数学理解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需要更深入的思维参与。因此,当没有人被“刺激”时,孩子们往往对阅读兴趣很低。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数学思维类书籍是闻所未闻的。也有一部分家长在教师的建议下会进行一些数学阅读材料的订阅,资料到手后就基本置之不理了,更不用说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以及给孩子一些阅读指导了。

(三)数学材料缺乏

学校为学生提供数学教科书、数学补充练习和其他练习材料。对孩子来说生动有趣的数学书籍远不如儿童文学那样“丰富多彩”。课本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过于生硬,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些数学题目的阅读材料是有趣的,但因为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三、提升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数学思维是以对学科的正确理解为基础的。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才会有显著的进步。

(一)读题和审题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并不多,对于数学题目阅读起来很困难,所以一年级的练习或试卷,我们是以图案等直观的题型为主,对于文字较多的题型,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但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从几个测试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有阅读理解障碍,导致读题后不能明确把握题目的意思,从而导致解题错误。例如在一次的数学练习中(题目:农民伯伯有2筐苹果,其中一筐有31个,另外一筐卖出了18个,里面还剩15个,请问今天农民伯伯一共挑了多少个苹果来卖?)

生1:31+15=46(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

生2:31-18+15=28(个)答:农民伯伯一共有28个苹果

(以上两人简单看了看题目后,快速做题完成)

生3:……看了很久不敢下笔

很显然,答案都不对,学生们都只是简单的理解了剩余的苹果,没有考虑到最后的问题是最初农民伯伯带来的苹果数量。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欢乐的课堂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