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练、评”课堂模式下的比赛存在“脱离对象”和“蜻蜓点水”两个问题,提出了“因材施赛”和“保证时间”两个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给一线教师带来思考。
关键词:课堂模式;问题;因材施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8-0036-03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学、练、评(赛)”一体化课堂模式。在该课堂模式中,单一身体练习是学和练,组合练习是复习,游戏或比赛是再复习。三者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学练赛。“学、练、评”一体化课堂模式因为组合练习和游戏或比赛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在该模式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赛”,在实践中出现各种问题,比赛效果不佳。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几点思考。
一、问题
(一)“脱离对象”的赛
脱离对象的“赛”包括脱离运动项目特征、学生实际和“单一身体练习”的比赛。“脱离对象”的赛实质是一种“形式主义”,缺乏内涵,效果较差。
1.脱离“学生实际”的赛
部分教师组织比赛忽视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在比赛中只有失败的体验,享受不到比赛的乐趣。如,A教师上“传切配合的运用方法”,在主教材快结束时,他组织学生进行3v3比赛。为了突出传切配合在比赛中的运用,教师规定,凡是采取传切配合得分的算5分,其余得分为2分。由于学生基础差,大部分组都做不出传切配合,教师反复强调也无济于事,最后比赛不了了之。
此外,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单元的每次课都安排同样的比赛,学生对比赛逐渐失去兴趣,比赛没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如B教师执教“鱼跃前滚翻单元计划”,单元每次课都是组间比赛。前面两次课学生兴趣较高,到第三次课后学生的比赛兴趣明显不足。
2.脱离“项目特征”的赛
部分教师不了解项目特征,随意组织比赛,缺乏内涵,效果较差。如,C教师上“鱼跃前滚翻技术方法”,在主教材快结束时,他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学生在跑动中做一个鱼跃前滚翻,然后跳过3床折叠海绵垫。由于比快,学生忽视了鱼跃前滚翻技术,而且练习场面险象环生。
3.脱离“单一身体练习”的赛
部分教师由于不理解“单一身体练习”内涵,组织的比赛脱离“单一身体练习”,赛与学练不在同一维度,中心不突出,比赛成了摆设。如,D教师执教排球“垫球+传球练习方法”。单一身体练习:“两人一组对传球练习”“两人一组对垫球练习”和“两人一组传垫球”。组合练习:“移动+垫球+传球”。比赛:“分组传垫比赛”。方法:教师将学生等分为若干组,分别在几个简易的排球场上进行垫、传球比赛。大多数学生直接将球传或垫给对方。该比赛未体现“垫球+传球”的动作组合。
4.“蜻蜓点水”的赛
比赛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体能,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比赛时间要合适,否则比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E教师执教“篮球传切配合练习方法”,在主教材快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学生一听比赛,非常兴奋,积极性很高,但教师只让学生练习了4分钟,马上进入“课课练”环节,学生意犹未尽。
二、对策
(一)因材施赛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笔者借鉴该概念,创造了“因材施赛”,意思是针对项目特征、单一身体练习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比赛。这里的“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运动项目特征,二是学生,三是单一身体练习。
1.因“学生实际”施赛
为了保证比赛符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建议,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二要设计符合學生实际的比赛。了解学生是设计比赛的前提,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比赛。在课堂中,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通过观察就能了解学生会技术的程度,然后根据学生会的程度设计比赛。
比如在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横箱分腿腾跃动作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知道三分之一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横箱分腿腾跃动作,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保护与帮下完成动作,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保护下过山羊。针对学生会的情况,教师可设计三个层次的组内比赛。
又如在会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快速跑练习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男女生跑的能力有区别,即使是同类男生或女生,个体之间跑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教师先按性别分组,然后在同类性别中再异质分组,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竞速的比赛。
再如在开放式运动技能的“传切战术运用方法”教学中,A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v3比赛,效果不佳,主要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假如教师了解到学生会各种篮球的单项技术,也基本会传切配合的纵切战术,也了解到部分男生篮球技术较好,女生技术较差,更了解学生在真实的比赛情境中运用传切配合需要一个过程。在此基础上把学生按性别分组,接着按能力分若干组,最后异质分组。同时,教师再设计了分层比赛,让水平高的组进行3v3的比赛,让水平一般的组进行消极防守下的3v3比赛,对于水平差的组,进行4v3的比赛,并且特殊规定:凡是通过传切配合得分的为5分,其余得分为1分。通过设计分层、降低难度比赛等措施,保证了比赛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比赛的效果。
众所周知,游戏和比赛是学生喜欢的内容,但每节课都安排同一个游戏或比赛,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兴趣。比赛的形式有很多,如单项赛、团体赛、挑战赛、组间赛、组内赛、技术提高赛、真实情境赛等。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计划的进度设计合理的比赛和游戏。比如“鱼跃前滚翻单元计划”,我们可根据学生会的程度安排比赛。单元第一次课,我们可组织学生进行所学动作的评比,比比谁的动作标准,第二次课可进行组内赛,即比比小组内谁的动作漂亮,第三次课进行组间赛,每组推荐一个学生出来比赛,教师打分评价,第四次课进行挑战赛(学生之间的挑战赛,与教师的挑战赛),第五、六次课创新赛,比比哪组创编的组合动作最合理。即使是组间赛和挑战赛,我们也可以进行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的比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单一身体练习的展示评比。这样的比赛形式丰富,内容多样,满足了学生的求“变”心理。
2.因“项目特征”施赛
运动技能分为开放性和封闭性两大类型。根据主导能力的不同,封闭性运动技能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体能主导类包括田径、游泳等,技能主导类包括体操、武术、健美操等。开放性运动技能包括篮球、足球和排球等。不同的项目特征要求教师组织不同的比赛。
开放性运动的球类项目,我们要多创设比赛的情境让学生练习以突出运用。比赛情境包括片段比赛情境和完整比赛情境。所谓完整比赛情境的就是正规的比赛,如篮球的“5v5比赛”,所谓片段比赛情境是指完整情境中的某个片段。如篮球进攻队员面对防守者做运球急停跳投动作就是一个片段情境。初三和高中学生技战术水平较高,笔者建议课堂中多采取完整的比赛情境。小学生和初一、初二学生技战术水平较低,笔者建议多设计片段情境。如,小学生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教师可以组合学生进行原地运球与投篮比赛。通过片段情境巩固技战术,体会技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积累比赛经验,为以后的完整比赛奠定基础。
体能主导类的田径和游泳等项目,我们要多设计比快、比远、比高等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团结,体验竞争。对于技能主导类的项目,我们组织比赛时尽量比动作优美,让学生展示动作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C教师的“鱼跃前滚翻”课,我们可以设计组间展示赛,即每个组推选一个学生上来展示,教师打分并评价。展示比赛诱导学生关注技术,符合技能展示类项目特征。
3.因“单一身体练习”施赛
《纲要》提出“学练三个一”,即单一身体练习,包含单一身体练习的组合练习、游戏或比赛。《纲要》之所以强调组合练习和比赛必须以“单一身体练习”为中心,是因为组合练习和游戏或比赛的环节设置,让学练有了真实的情境,具备了一定的挑战性,促进了学生用单一身体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目前,部分教师设计比赛不包含单一身体练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不知道“单一身体练习”内涵。部分教师以为“单一身体练习”就是单一动作,当教材内容为组合动作时,教师误以为单一身体练习就是其中的单个动作。如,“垫球+传球”组合动作为教材内容,案例中的D教师认为单一身体练习就是垫球或传球,于是,在设计比赛时就选择传球或垫球比赛。其实,词典中关于“身体练习”的解释是:身体练习是体育手段的基本组成单位,通常称为动作,它既包括单个动作,又包括组合和成套动作。从概念得出,“单一身体练习”可以是单一动作,如跳投,也可以是组合动作,如“垫球+传球”。
二是不知道“组合动作”教什么。通常,当组合动作作为教材内容时,其中的单一动作肯定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如果我们还是把其中的单一动作作为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就会出现偏差。如“垫球+传球”,案例中的D教师以为该组合动作就是教传球和垫球,于是,教师在比赛中就设置了不包含“传球+垫球”的组合技术。其实,对于组合动作,我们主要教动作之间的衔接(教垫球的准度和转体传球)。按照此思路,练习步骤应该这样设计,单一身体练习:“垫球与传球”组合练习;两人一组,自抛球垫球给同伴,同伴转体90度传球。要求:垫球高度在同伴头部上方,同伴转体90度传球;两人一组,持球者抛球给同伴,同伴将球垫回,持球者转体90度传球。组合练习:两人一组,持球者抛球给同伴,同伴将球垫回,持球者转体90度传球,垫球者拨球。2v2比赛。方法:两人一组,进攻方一人自抛球垫球给同伴,同伴传球,垫球者拨球过网,如果对方未接到过网球或接球失误,则进攻方得分,进攻方继续按此方法进攻,如果对方将球垫起或者传起,也需要将球垫或传给同伴,同伴再拨球过网,否则失分。特殊规则:球过网前必须经过两人之间的垫传球配合。
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三个原则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在选择比赛内容时要根据三个原则进行优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择的比赛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真正体现比赛的综合效果。
(二)保证时间
比赛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但比赛时间不足,比赛就会“蜻蜓点水”,比赛后学生意犹未尽,效果自然难以如愿。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灵活安排“课课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每节课安排5~10分钟的“课课练”。“课课练”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能,可以弥补主教材的运动负荷之不足。但我们不能“一刀切”,要灵活处理。笔者以为,如果主教材练习密度低,负荷小,我们可以采取“课课练”提高课的运动负荷。如果主教材运动负荷大,对身体的某个部位刺激较深,为避免伤害事故,我们可以采取“课课练”调整负荷,避免受伤。如果主教材练习密度合理,学生又喜欢主教材的内容,我们没有必要安排“课课练”,特别是球类项目的战术课。比如E教师的“篮球传切配合练习方法”课,因为有真实情境下的“3v3”比赛,我们就不必机械地安排“课课练”,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练习热情,又能巩固战术配合,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多种体能,一举多得。
2.合理安排“学、练、赛”的时间
部分教师忽视教材内容的难度,忽视单元课次的侧重点等,机械地平均分配学、练、赛的时间,导致比赛时间过少,学生学了很多技术,但不会比赛。从技能学习的递进性考虑,三者之间的时间比应该从学习内容的性质、学习的阶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整个教学的主次分明,让学生学得好、练得实、赛得准。在一个单元内,对于“动作(技术)方法”课,学和练的时间长,练和赛的时间稍短;对于“练习方法”课,学的时间短,练和赛的时间长;对于“运用方法”课,学和练的时间短,赛的时间长。此外,同为新授课,技术难度不同的教材内容,学练赛的时间也不同。技术难度大的内容,学的时间长,练和赛的时间短,技术难度低的教材内容,学的时间短,练和赛的时间长。
3.比赛的方法尽量简单
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主教材的时间20~30分钟,在主教材教学中还有学与练的时间,这样赛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比赛的方法、组织要尽量简单。如果比赛方法实在不能简单化,建议教师课前摆放好场地器材,将学生提前分組,课前将方法适当渗透。如果是公开课,可采用多媒体演示方法,这样就能减少组织比赛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比赛的乐趣,提高比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