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韩语第二外语课程设计分析

2021-10-09 01:00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韩语外语教学外语

许 菁

(成都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1844)

韩语第二外语教学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但在具体实践中,韩语第二外语教学存在教学单一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韩语语言表达能力。以高校韩语第二外语教学背景为切入点,提出立体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韩语第二外语课程目标、教学流程等进行细致设计,对提升韩语第二外语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背景

第二外语是针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通过第二门外语的学习,拓展自身知识面,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最终使自身能力更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提升高校第二外语课程质量具有现实意义[1]。虽然高校韩语第二外语课程设置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但各高校的韩语第二外语课程开设时间、课程设计等不同,所以在韩语语言能力培养等方面水平不均。同时,部分高校的韩语第二外语课程设置均为精读课,与专业外语相关联的听力、会话等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难以推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另外,部分高校教师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在韩语第二外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单词记忆、理解等重视程度不足,且教学方法过于机械化,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立体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

立体式教学,即相对于单一式教学而言,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特点,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教学方式。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在立体式教学理念导向下,兼顾听力、泛读等韩语第二外语课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精读课程,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2]。另外,教师应基于立体式教学模型(表1所示),构建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夯实基础。

通过该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教师可有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以更全面、有组织的实施教学,从而使学生“听得懂、听得会、说得出”[3]。同时,在多样化、丰富化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更高质量的提升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综上,基于立体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设计韩语第二外语课程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三、高校韩语第二外语课程设计

(一)高校韩语第二外语课程目标设计

由于韩语第二外语课程面向非韩语专业学生,所以韩语第二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韩语专业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区别,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韩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立体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对高校韩语第二外语课程目标进行阶段性设计,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韩语第二外语课程阶段教学目标

(二)高校韩语第二外语教学流程设计

1.课前准备阶段设计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4]。例如,在讲解韩语外来词时,教师应明确学生的第一外语为英语,并将韩语单词与英语单词进行联系,列出相对应的词汇:

如果父母禁止儿童自己去探索事物,他们就失去了获得对自然和事物感性经验的途径,其好奇心也会失去成长的土壤。所以父母不能禁止儿童的探索行为,应主动为儿童创造各种良好的环境,借此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强儿童在探索过程中的适应能力,保护儿童探索的自主性、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激发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通过韩语单词与英语单词的联系分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找到英语知识与新知识的共同点,在帮助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学生深度理解韩语外来词含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课堂教学阶段设计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结合立体式韩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兼顾听力、阅读课程设计,注重听说读写的精读课程教学设计,以提高韩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4-5]。

(1)听力与阅读方面,教师应对课时进行划分。

例如:将每学期的64课时分为听力课8课时;泛读课4课时;精读、听力与泛读综合性课程52课时。

(2)听写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开展针对性听写练习,并逐渐加大难度,促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写作能力有效提升[6]。泛读课中,教师应考虑到课文内容的局限性,通过阅读内容的扩充,不断提高学生阅读量,在加强学生词汇掌握能力和语句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开阔学生视野[5]。综合性课程中,教师应将听力课和泛读课视为有效补充,并结合具体教学目标,立体式规划课程内容,在兼顾教学趣味性、保证教学方式灵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6]。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造句拓展、口头转换、微课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应用韩语知识进行语义表达,并在表达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和应用,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精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韩语知识逻辑思维体系,以达到固化学生知识基础的目的[7]。

3.教学评价及课外延伸设计

基于立体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韩语教师应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综合性设计,并对课外延伸内容进行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在评价内容思考和课外延伸内容中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8]。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节日的韩语单词和语法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节日”为主题,应用已学韩语知识,写一篇作文,同时让学生保证作文内容的原创性和内容鲜活性。以此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写作能力[8]。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结合评分制或谈话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8]。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评价方式,应用韩语句子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为学生提示正确的语言学习方向,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第二外语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不断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进一步提高高校韩语第二外语教学效果,教师应基于立体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模型,从多个视角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立体式设计,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对课前、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及拓展等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在夯实学生语言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猜你喜欢
韩语外语教学外语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情境教学在韩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