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 丽 邓文萍
(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标准的生命在于实施,标准实施可以理解为在社会服务、人文交流、科学发展等活动中使用标准,是提高标准质量的必要手段。标准实施评价的目的是深化标准化体制改革,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实现标准制修订、标准实施、标准反馈及评价的闭环管理[1]。探索标准实施程度和效果的衡量依赖于对标准实施进行科学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是标准的贯彻落实程度,以及标准实施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的结果[2]。实施效果评价能够及时发现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标准体系的完备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对标准的实施情况有效监督,并及时通过标准实施反馈,调整标准实施策略和方向,以及制定新标准或对现有标准进行修订来不断完善标准体系,进而保证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标准评价和计算结果作为标准化规划、计划项目的依据,将会不断推动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主体上,标准化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分别就各领域内指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等相继展开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在对指南评价的相关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以《中医内科常见病指南》[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系列部分内容(包括《暴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窦道中医诊疗指南》等)、《中医共识临床诊疗指南》《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等为代表的指南应用情况和效果评价,突出说明了各类指南也是实施效果评价的对象之一,且以指南为评价对象的研究成果中,其行业主要集中在中医药领域。
针对具体标准评价的文献研究中涉及到了各种标准类型,包括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系列国家标准[4]、《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GB/T 27917.1~3-2011)、《工业硫酸》(GB/T 534—2014)、《银锭》(GB/T4135-2016)、《乌龙茶》(GB/T 30357)、《井用潜水泵》(GB/T 2816-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5]等国家推荐性标准开展评价研究,是对具体标准进行实施效果评价的主体部分。《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 26345-2010)、《食用盐碘含量》(GB 26878-2011)[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7]、《胶合板》(GB 9846.1~9846.12-88)[8]、《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在评价研究对象中数量次于国家推荐性标准。此外,还有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评价研究,包括《钩虫病的诊断》(WS439-2013)[9]、《疟疾的诊断》(WS259-2015)、《丝虫病诊断标准》(WS260-2006)等行业标准,《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305/T 40-2017)、《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用天然山泉水》(DBS 44/001-2011)等地方标准。
通过对所搜集文献中标准类型的汇总整理可知,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对象中国家标准占极大比例,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强制性国家标准都有开展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其次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其中在中医药领域,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工作较少,常见为对中医临床指南的评价以及对特定病种的行业标准的实施评价,缺乏对中医药行业内的国家标准目前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的调查与评价研究工作。
对指南和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发现,国内学者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大部分学者不只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更多是以对标准质量或技术性的评价,结合对标准实施后的效益或效果两者进行综合评价;或者是以对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标准实施后的效益或效果两者进行综合评价;或者是以上述三种共同组成评价内容,充分考虑影响标准实施效果的全面因素。标准的质量评价需要通过实施评价进行检验,标准实施是提高标准质量的重要手段,标准实施能力是标准化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综合来说,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内容主要覆盖了三个方面,即对标准本身质量的评价、对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以及对标准实施后的实施效果的评价,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嵌套。
在工业领域、环保领域和企业技术领域等普遍都是从适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先进性、系统性等方面展开评价。标准适用性一般评价标准制定的目的与标准实施过程中目的的实现之间的配套情况,标准先进性是将评价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较,对比关键指标得出结论,标准科学性与规范性在大部分文献中主要说明标准文本的严谨程度,标准系统性与标准协调性强调评价标准与其他标准之间的不一致以及协调程度。
包括调查评价标准宣贯情况、推广情况、标准被引用情况等。例如张超等将技术标准实施过程划分为标准信息准备、标准识别、实施计划及准备、标准实施、实施监督、评估改进及归档等6个主要步骤,基于主要步骤进一步细分出关键环节,由此组成基于技术标准实施流程构建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10]。张建华等人为保证标准有效实施,利用PDCA循环法的基本思路从标准方案制定、贯彻实施、效果评价和分析总结4个方面建立农业标准实施评价指标体系[11]。张博等人从标准宣贯、标准实施、标准实施效果、标准质量的全流程构建海洋标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综合权重[12]。在对标准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的研究文献中,体例没有很大差距,均是从标准制定到实施情况总结的整个流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均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组成,均利用层次分析法等确定其指标权重。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具体环节的划分稍有偏差,但对于构建指标体系并无影响。
产品标准或技术标准的顶层评价内容大部分都包含生态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例如在农业领域内,陈菁、彭成圆、刘洋洋等人都从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生态效果构建了农业标准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13]。此外,胡梦婷、叶青、陈志田等人均以上述三种标准实施效果作为评价内容[14-16]。在服务类标准或中医药领域的标准评价中,主要包括社会标准和经济效果,例如高艳玲等人在标准质量与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中,将标准效果评价分为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评价标准实施后带来的各种影响力的大小[17]。经济效益主要调查标准实施后对于产品的生产效率或成本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产品质量变化的说明,生态效果主要调查产品或技术对能源消耗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带来的变化说明,社会效果是对标准实施后带来的社会影响的调查,包括对行业或机构的知名度的影响、客户对于标准实施后变化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对服务水平和公众利益的影响。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是基于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调查等手段,评价标准实施后引起的社会效益等,因此遵循合理严谨的评价原则是科学评价标准实施效果的必要前提。以田川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需要充分考虑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系统性、简洁性和针对性。可操作性原则要求评价机制以及评价程序依托于标准实施现状制定,评价指标的选取需要有可获得的资料来源和数据支持。遵循简洁性原则可避免复杂繁琐的工作程序,评价流程和指标设计都需强调过程简化、指标数量少且具有代表性,结果计算方法合理易算。系统性原则旨在说明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价,统筹兼顾标准化的基本特征,客观、全面地体现标准实施全流程的真实情况[18]。此外,根据各领域标准具体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评价的首要条件。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科学评价标准实施情况应遵循基于数据和基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效果评价应该注重发展的逻辑,强调基于测评数据作为评价结论,体现评价的根本追求,旨在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提高标准质量[19]。在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整体研究方向上,陈志田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以下几条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坚持立足国情并兼顾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坚持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原则、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原则、坚持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不断创新与不断改进的原则[20]。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与标准制定、标准推广应用、标准信息反馈等环节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模型,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才能得到相应的评价效果[21]。以宋毅为代表的学者将评价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是衡量标准化的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直接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方法论等[22]。另一方面,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开展评价方法研究,宏观角度上运用实测法、网络信息采集、文献调研、现场访谈等方法收集评价指标相关内容,微观角度上针对标准实施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抽样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客观量化评价。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需对特定领域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运用多阶段抽样或者简单随机抽样收集标准实施前一定期限内的状况作为基准点,与标准实施后的数据内容进行比对,得出中医药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整理了以下几种我国对标准实施效果常用的评价目的。
专家访谈是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征询某一领域相关学者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充分分析和梳理专家访谈结果,能够为推进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提供一定数据支撑。面向专家进行访谈,需要根据评价内容拟定适合、完整的调查提纲,设计访谈提纲时,提问问题需要紧密围绕评价主题和访谈目的,问题数量应为适中,表述准确简洁。访谈对象主要为对该领域标准实施情况较为了解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访谈人数不宜过多。受访谈对象是行业内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对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情况有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收集行业内专家就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核心问题的观点和评价意见,将为进一步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问卷调查是通过制定一份问答形式的文本,在相关行业内广泛收集被调查者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看法和观点,是调查研究目标现状以及收集数据资料的常用工具。根据研究领域的范围大小,进行问卷调查时可选择多阶段调查或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是研究假设和解决待研究问题的有力支撑材料,因此调查对象的选择、问卷的收集以及结果的分析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特定领域内进行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的问卷设计,应该考虑调查主体及标准的特殊性,并从标准制修订到实施等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的角度设计问卷。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首要工作是全面了解和掌握该领域内标准的实施情况,即调查该行业内相关人员对标准化建设的认可度,掌握标准实施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等。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对获得准确客观的研究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标准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的常用方式,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内标准进行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时,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成熟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特定领域内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需要借鉴多个学者在多个领域内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建立适用于该领域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反复多次进行试验进而寻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整体来说,目前尚未形成统一、适用于多领域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各研究领域内的学者就该领域标准固有的特色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行业内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需要考虑的所有影响因素而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强,变化范围小,应用领域狭窄。同时,由于标准的独特性,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不适用于对所有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以及不同标准采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施效果评价时,所构建的指标不尽相同。因此,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工作开展的基调,是在对所搜集文献中各个研究领域中的评价指标进行汇总整理,找出所有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共同之处,将大概率出现的评价指标分类整理,进而重新组合,构建成一个新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这种对于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方式,是通过面向对象思想进行分析和设计。借助面对对象分析思想构建中医药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步为确定对象和类,对象是数据的抽象,类是对多个对象共同属性的描述,一个具体标准可以是一个对象,由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标准集合就是一个类。第二步是确定结构,结构是对连接关系的描述。第三步是确定主题,主题是对总体特征和框架的描述。第四步是确定属性,属性是对对象存储内容的描述,能够在图形中体现。第五步是确定方法,方法是在对象的存储中指定。
构建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研究思路,是由对所有通用标准进行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工作的案例中来。因此通过总结所有关于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分析标准自身属性以及产生标准实施效果的全流程,划分标准的生命轨迹,即标准实施前、标准实施中、标准实施后,来共同构成对标准实施产生的各种效益的综合评价工作,具体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工作旨在解决标准制定后实施程度不够、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滞后和标准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高识别问题的准确性,对标准的更新修订以及有效执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反馈实施情况,能够不断推进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达到以评价促改进的目的,提升标准应用能力和水平。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将为评价各领域标准实施效果建立完整、科学的全流程闭环结构、提高标准质量提供方法和工作机制方面的支撑。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中医药领域内标准实施机制和程序还不够完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相关文献研究较少,缺乏有效地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因此,解决标准冗余和信息滞后情况等问题迫在眉睫。为保障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和推广应用工作顺利进行,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的首要工作是围绕标准实施情况、实施效果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机制展开研究,评测中医药标准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发现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反馈和维护修订现有标准,提高中医药标准的应用水平,保障中医药标准化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