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2021-10-09 08:35贾鹏孔祥清
颈腰痛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前路脊髓椎体

贾鹏,孔祥清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济宁 272000)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较常见的脊柱损伤类型,脊髓损伤率较高,颈椎三柱均可能出现损伤,损伤形态差异较大,因此,其手术入路的选择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2]。对于损伤情况较为复杂,脊髓前后受压、脊柱前后柱均存在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够进行脊髓腹、背侧减压以及脊柱前后柱的重建,手术疗效更加可靠[3]。本院近年对3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21~67岁,平均(38.98±6.02)岁;合并脊髓损伤28例;单侧关节突交锁19例,双侧17例;累及节段: C3-44例,C4-512例,C5-611例,C6-79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7例,坠落伤13例,摔伤6例。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影像诊断确诊为单节段下颈椎(C3-7)骨折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7d;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脊髓前后均有压迫和/或脊柱前后韧带撕裂。排除标准:经牵引可复位的轻微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等具有手术禁忌证者;经评估仅需单侧入路手术;合并颈椎肿瘤、结核等疾病;ASIA分级为A级。

1.3 手术方法

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行后正中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骨膜下进行椎旁肌剥离并采用撑开器适当撑开。对关节突交锁进行撬拨复位,撬拨复位难度较大者,考虑切除部分下位椎的上关节突,直至成功复位。在脱位椎及上位椎以及下位第二椎采用Magerl技术[4]置入侧块螺钉,即以侧块中心点稍偏内侧为进钉点,矢状面保持螺钉方向与关节突关节平行,冠状面外倾约25°,先在脱位椎及上位椎置入连接棒并将螺帽锁紧,在脱位椎下位第二椎进行压棒,置入连接棒并将螺帽锁紧,完成后路复位。以术前影像检查结果为参考,根据后方压迫情况进行减压。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留置2根引流管,逐层缝合后路切口。改仰卧位,作颈前横向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沿舌骨下肌群以及胸锁乳突肌的间隙进入,将内脏鞘、颈动脉鞘间筋膜切开,并用颈椎拉钩牵开,椎前筋膜沿纵向切开。若仅脱位而无椎体破损,脱位椎及下位椎采用Caspar椎体撑开器进行纵向撑开固定,切除椎间盘后,椎间采用Cage支撑植骨;若脱位伴椎体受损者,采用撑开器纵向撑开固定骨折上位椎以及下位椎,次全切除骨折椎体进行椎管减压,随后采用钛网支撑植骨。植骨后选择规格适宜的钉板系统固定。透视确认各内置物位置良好后,彻底止血,冲洗创口,留置1根引流管,缝合切口后包扎。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1~2d,给予神经营养、镇痛药物。结束引流后可佩戴颈托下床活动,逐步开展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指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评价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5]、VAS评分[6],术前、末次随访采用ASIA分级评估脊髓功能[7]。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用时(124.11±24.81)min,术中出血量(451.73±37.81)ml,住院时间(9.66±2.01)d,随访(20.45±4.07)个月;术后发生1例脑脊液漏,经调整卧位,给予降压药后停止;1例切口感染,经消毒、清创、抗感染治疗后康复;1例声音嘶哑,未做特殊处理后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ASIA分级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

表2 术前及末次随访ASIA分级比较

3 讨论

下颈椎遭受压缩、屈曲-牵张、旋转等爆力损伤时易出现骨折脱位,下颈椎骨折脱位三柱损伤、脊髓压迫等往往较为复杂,普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压、椎体重建或内固定等。既往后路手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运用广泛,近年随着前路复位技术的进步,该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逐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术者通过单纯前路手术也实现了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减压、复位以及椎体重建[8]。但有报道称,约5.6%~19.4%的患者在单纯前路手术后发生了内固定失败或颈椎畸形,需面临翻修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此外,对于脊髓后方存在致压物或后柱损伤情况严重者,单纯前路手术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9]。因此,对于损伤情况较为复杂的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能够保证确切的减压、复位以及椎体重建效果。

本研究36例中,合并脊髓损伤28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脊髓前后均有压迫和/或脊柱前后韧带撕裂,若前路手术则无法有效解除脊髓后方致压物,无法进行后柱重建;若单纯后路手术,也同时存在上述缺陷。因此,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ASIA分级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升颈椎功能以及脊髓功能。但本研究手术用时(124.11±24.81)min,术中出血量(451.73±37.81)mL,住院时间(9.66±2.01)d,提示其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等不足。

结合既往文献以及手术经验,笔者总结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势,有以下方面:①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够在后方直接复位关节突解锁、进行压棒复位,配合前方撬拨复位实现骨折脱位的完全复位,恢复颈椎序列;②能够进行前后方减压以及椎体复位减压,获得环脊髓减压效果,促进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③能够实现前方支撑重建以及后方旋转中心、锁扣链以及张力带重建,获得三柱重建效果,为颈椎提供即刻稳定,有助于实现远期稳定;④脊髓获得360°减压,颈椎完成三柱重建,为受损的神经及脊髓提供了修复空间以及局部稳定环境,有利于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虽然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也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可能出现前路及后路手术并发症等不足,因此拟定手术方案前,应充分评估颈椎损伤情况,把握前后路联合手术的适应证,切忌盲目选择前后路手术,以免增加非必要的手术创伤、手术风险以及医疗费用。

猜你喜欢
前路脊髓椎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前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