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伟,王朝君,刘永强,徐凤周,白国芳,刘志奇,李云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可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创伤应激,加速术后康复[1]。自ERAS引入国内后,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2-3]。目前,ERAS在脊柱骨折后内固定取出手术的具体应用尚少见报道。笔者采用改良Wiltse入路微创技术行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同时应用ERAS先进理念指导围手术期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拟行胸腰椎骨折置钉术后内固定取出术的100例患者,男、女各50例;年龄18~59岁,平均( 33 ± 5.52)岁;内固定取出距初次固定手术时间:9~52个月,平均(15.19±5.27)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体重、术前恢复程度、手术节段、骨折分型、接受术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胸腰椎首次骨折后行常规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治疗(4钉2棒),骨折已愈合,后期需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取出;AO分型属于A型;单椎骨折。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患者全身麻醉,采用改良Wiltse微创入路,取胸腰椎原手术切口长约7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腰背筋膜,于棘突旁约2 cm处寻找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术者手指感应椎弓根钉帽位置,血管钳有限性钝性分离钉帽相应部位肌间隙,分离约1cm小口(改良切口为够容纳改锥即可;原术式多为头~尾钉范围之间肌间隙全部打开,长约7cm),以显露并依次分离取出钉帽,肌间隙下穿行抽出连接杆,最后依次取出螺钉,彻底冲洗钉道并制作明胶海绵花生米填塞,两侧间隙各置入引流管各1根,全层缝合(注意皮下不要留有死腔)。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干预,暂不赘述。研究组由骨科负责,营养科、麻醉科及康复科协助共同制定详细的ERAS干预措施:①术前健康教育:入院时,由主治医师及护师协助患者介绍Wiltse微创入路优点,快速康外科、实施具体措施等,改善其紧张、焦虑状态及睡眠情况。术前1 d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超前镇痛,术前一晚服用0.4mg阿普唑仑镇静。②饮食管理:缩短禁食水时间,术前禁食约6 h,禁水2 h。术前晚10点口服高浓度(约10%)糖水约300~500 mL,术前2 h再口服上述糖水约250~500 mL(糖尿病患者改为术前晚10点口服牛奶约250 mL、术前2h口服温水约250mL)。恢复室清醒回病房后,开始少量进食水。③输液量:此术式失血一般低于50mL,术中麻醉及术后病房严格控制输液量,控制在总量1500mL。④术前半小时内静脉滴注配有1g氨甲环酸的100mL生理盐水。⑤术中全身麻醉,尽量减少麻醉药物量,基本掌握术毕患者自然清醒。80%高浓度吸氧,注意维持体温、保暖。⑥管道管理:麻醉完成后再置入尿管,全麻术后尽早拔除留置尿管,一般不超24 h。腰部引流量小于50mL时,术后24h内拔除引流管。⑦镇痛:手术结束前给予0.25%稀释罗哌卡因约20mL切口周围局部封闭。术后除自控镇痛泵外,依据疼痛程度可临时肌注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术后3 d内静脉注射氟比洛芬注射液(50 mg/次,2次/d)后改为口服塞来昔布直至拆线。⑧抗凝:术后12h开始予以低分子肝素钠肌肉注射,应用约3~5d;⑨术后康复锻炼:科室合作,骨科常驻专业康复师1名,由康复科协助专业康复,回病房后即刻开始双下肢被动活动,包括康复师指导家属按摩、被动伸屈曲关节、气压泵治疗;清醒后康复师指导自行翻身方式,锻炼腹肌及腰背肌;拔除引流管后,佩戴腰围,下地主动活动。
①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②开始下地活动时间;③观察患者术后6 h、24 h、48 h、72 h、7d、14d的VAS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证明疼痛感越高;④恶心呕吐、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血肿及感染发生情况;⑤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⑥术后14d进行患者主观评估生活质量(Barthel量表[4])及总体治疗满意度(Likert量表[5])评价。
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断钉、断棒现象。研究组1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0%;对照组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2例,恶心、呕吐4例,切口周围脓肿2例,发生率16.0%。上述并发症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6 h~7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4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康复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患者满意度Likert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各项指标比较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脊柱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起到稳定脊柱高度、维持生理弯曲、间接椎管减压等作用。目前有不少学者建议,术后骨折愈合后,应尽早取出内固定物,以避免异物反应刺激、组织腐蚀、迟发感染、置钉松动及断裂,甚至加速相邻椎体椎间盘退变等问题[6,7]。Wiltse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具有显著优势,此术式不需剥离肌肉,手术操作位于肌间隙中,术后瘢痕少;保留了多裂肌在棘突及椎板的止点[8],可达到出血少、恢复快目的。本研究中,笔者将此入路进一步改进,术中只选取钉帽周围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有限打开,即可完整取出钉棒系统,有效保护了椎旁肌及神经分支,减少出血的同时也减轻了失神经支配引发的麻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VAS评分降低,术后腰背痛不明显,肌肉无明显萎缩,对治疗效果评价较高。
虽然内固定取出术操作相对简便,但患者因首次手术的不良体验,对二次手术行内固定取出可产生畏惧心理,临床应重视充分沟通,术前健康教育要做到位,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此外,由于脊柱手术对骨膜、关节外组织的损伤,导致周围瘢痕组织形成,患者术后常伴肌肉痉挛,引发持续性疼痛[9]。疼痛刺激作为主要应激源,会引发患者多脏器生理代谢紊乱,甚至造成不良心理应激[10]。因此,在围术期给予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体验,均具有重要意义。
ERAS理念最早于1997年由丹麦医生Kehlet[1]提出,作为一整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优化措施,可减少患者生理、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本次研究中引入了ERAS,通过加强骨科、麻醉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协作,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干预措施,结果证实,ERAS在Wiltse入路行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术后6 h~7 d的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达到轻度疼痛甚至无痛状态,保证患者能够更早下地活动,进而消除患者紧张苦恼情绪,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卧床并发症发生率。此外,依据ERAS围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推荐:术前30min内静脉滴注1g氨甲环酸,使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切口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前缩短禁食水时间,补给能量及水分,能尽早缓解饥饿状态,确保重要脏器的能量需求,提高机体抵抗力;术中、术后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可减轻麻醉应激,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术中维持患者体温不低于36.0 ℃,高浓度吸氧,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减少补液可减轻细胞水肿,心肾负担,避免肠麻痹,利于患者康复;术后由康复科专业训练指导,早期主动活动,可正确锻炼腰背肌,可促进肠蠕动、改善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下,通过多学科医师的ERAS协作,优化术前、术中及术后干预措施,可减轻手术痛苦,提高围手术期的体验,提高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