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英 曹传明 李森
摘要:从我国全面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出发,分析了作为人才强国主力军的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结合新时代留学归国人员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现状,提出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建议:提升对统战工作重视程度,强化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引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化沟通交流平台;不断提升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党的领导;留学归国人员;高校留学人员;统战理论;统战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3;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2原033原03
基金项目:沈阳市2021年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研究”(SYTZ2021059)。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留学归国人员这一群体作为人才强国的主力军,正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近5年数据来看,我国留学归国人数逐年递增,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趋势显著增强。据统计,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较2016年度增长了11.74%,首次突破60万人次。[1]与此同时,留学归国人员也有了大幅度增加,达到48.09万人,其中有22.74万人获得国外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位。2019年归国人数达到58.03万人,2020年突破了80万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高校留学归国人员。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具备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情怀,又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擁有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他们是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智慧创新和对外交流等重要任务,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领域起到关键作用,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新动力。与此同时,随着留学归国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支持和关心这一群体,使其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特点
(一)思维活跃,理念新颖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呈现出思维更加活跃、理念更加新颖的特点。在国外留学期间,他们不但汲取了先进的专业知识,其思维也会受到国外氛围的影响。在国内外思想和理念冲击下,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更倾向于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去完成一些工作,其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更具有国际视野。他们能突破传统的中式思维,实现中外思想的融会贯通。他们见多识广、思维活跃、理念新颖,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和创造新潮流和新事物。
(二)知识层次高,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高校留学人员呈现出高知性和年轻化的趋势。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81.1%,博士研究生占12.5%。由此可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中知识层次明显提高。此外,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中,26~30岁的人员比例达到71.34%,这意味着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海外求学结束后,选择了学成归国,这也反映出祖国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具有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
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普遍具有浓郁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繁荣局面来之不易,深刻认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祖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更懂得“月是故乡明”的深刻寓意,深知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听从祖国统一安排,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通过国内外防疫形势的鲜明对比,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
(四)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强烈
留学归国人员有着参与社会活动的强烈意愿。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不仅其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他们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拥有更清醒的判断能力和更热切的表达欲。他们有强烈的意愿要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教育部国际司还设立了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2]
三、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对统战工作重视程度亟待加强
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时间较长,回到国内后,会在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出现不适的现象。[3]他们容易受到国外媒体一些不实报道的影响,对国家政策产生误解和心理困惑。而一些高校对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不够的情况,缺乏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党建引领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导致他们的困惑没有被解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阻碍了贯彻落实爱国统一战线的进程,也不利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统战工作政策体系和制度等亟待更新
从统战工作开始之初,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服务留学归国人员的政策,这些政策为鼓励留学人员归国工作,加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既有的政策和制度已无法有针对性地适应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缺乏针对性的背景下,导致了一些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处于无的放矢的状态。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变化,有关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体系、制度等亟待更新优化。
(三)现代化交流平台亟待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统战交流平台是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讲座、培训和座谈等传统的交流形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需求。现有的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交流平台多数只用于传达文件和通知,这种信息共享的效率偏低,平台的职能和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不能满足新时代统战工作互动交流的新要求。因此,新的现代化交流平台亟待建立和完善。
(四)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社会地位有待提升
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效力,希望自己在政治和生活上能够被完全信任,能够拥有更多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机会,但由于建言献策的渠道并不完善,人文关怀不到位等问题,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回国之后无法得到预期的社会地位,造成“水土不服”,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統战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对统战工作重视程度,强化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引领
坚持党对统战工作和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绝对领导。高校应引导留学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通过不同的组织平台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培养,确保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可以及时学习到党和国家的新思想。[4]此外,要积极发挥统战部门和团体的作用,例如,通过欧美同学会、侨联等组织和团体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培养。同时,应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一方面要强化高校统战部门对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要增强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人文关怀,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加强他们的政治立场,积极鼓励他们报效祖国。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面对新时期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回流的浪潮,完善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回流政策体系和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服务保障建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实际工作和眼前工作上,实现一站式服务。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在政策落实、职称评聘、发展平台等方面给予倾斜。立足现状,考虑到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特殊性,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为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建立合理的晋升通道和评聘标准。继续推进并实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归国的资助计划,大力发展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落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自主创业政策等工作[5]。
(三)建立和完善现代化沟通交流平台
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搭建现代化的线上、线下沟通交流平台。现代新媒体的兴起为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部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6]统战部门可以借助新媒体建立网络版的交流平台、参政议政平台、服务平台和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统战”模式,建立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专属网上家园APP,使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与内部及外部间的沟通更加畅通。有效地对留学回国人员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他们当前所关心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并举的方式,保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沟通交流的顺利进行。构建这些载体时,不仅要满足归国人员内部之间的交流需求,还要保证归国人员与组织交流的顺利进行,确保他们对外民间交流的无障碍。通过建立这些平台,可以提升其沟通交流的效率。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平台的有效性、实用性以及时效性。
(四)不断提升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社会地位
应充分尊重和关注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扩大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建言献策的渠道,通过网络座谈会等形式,为他们搭建无障碍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鼓励他们为社会的发展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此外,要对具有重大贡献的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奖励,树立优秀典型,从而影响到更多的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党和国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媛.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探析[J].新西部,2019(11):103-105.
[2]吴洪宝,曾学敏,伍厚炽.留学回国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32-36.
[3]陈晓晖,李佳奇.新时代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27-31.
[4]王一清.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0(3):35-38.
[5]张俊杰.新时代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78-84.
[6]徐烨.重庆市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院王绍阳